首頁>科技>

俄羅斯人形機器人太空秀,十天結束國際空間站之旅。

作為俄羅斯首個進入國際空間站的人形機器人,俄羅斯Skybot F-850在進入太空後短短15天,進入國際空間站10天后就隨MS-14號返回艙回到地球,俄羅斯第一臺進入太空的人形機器人就像宴席上才被端上桌的大餐,大家都才看兩眼便被端了下去~

啟程

今年八月22日中午11時38分32秒,F-850機器人在哈薩克拜科努爾聖喬治教堂 太空神父Sergius Bychkov的祝福buff加持下,乘坐MS-14聯盟宇宙飛船奔赴國際空間站。祝福開光儀式作為俄羅斯飛機 火箭出廠首飛時不可或缺的環節(當然目前俄羅斯運載火箭也只能飛一次),當然能在發射場給火箭加buff人家也是專業的,Sergius Bychkov已經在拜科努爾發射場自1998年幹了21年。。

不僅僅是飛船上面的F-850人形機器人是本次發射任務重點,這次還是聯盟號載人飛船時隔33年的無人發射任務,也是首次無人駕駛前往國際空間站的聯盟號飛船,並攜帶660kg的科學儀器和醫療用品。

33年前發射的無人聯盟飛船為TM-1號,這是替代聯盟T系列飛船的TM系列首次飛行,成功與和平號空間站完成對接。這次MS-14也做了一定的升級,包括導航與推進控制系統,第二任務目標旨在測試無人版聯盟號在2022年後改為無人貨運飛船聯盟GVK的可靠性。

身材健碩的F-850

第三大目的是為了與聯盟2.1a運載火箭進行適應性測試,俄羅斯航天局希望聯盟2.1a運載火箭取代已經用了18年的聯盟FG火箭來發射飛船(因飛船和火箭都叫聯盟號,為避免把人繞昏,聯盟2.1a火箭簡稱2.1a火箭),9月25日發射的載人MS-15飛船搭乘的便是最後一枚聯盟FG火箭,從今以後的聯盟載人飛船搭乘的都是2.1a火箭。雖然2.1a火箭再次之前已經執行了16次發射任務,但在2015年4月發射的進步M27M貨運飛船由於發射過程中的振動問題而損壞,與火箭分離後不久就失去了聯絡。

2.1a火箭與貨運飛船存在匹配性問題,所以對於將要接替FG擔任載人飛船發射重任的2.1a型來說,還是以保守為好。經過對聯盟2.1a數年的技術排查改進後,希望發射一次無人聯盟號載人飛船來驗證改進後的2.1a火箭與載人飛船的相容性,即MS-14號發射任務。MS-14對接並不順利,24日第一次對接失敗後,花費三天才解決問題完成對接;故障源並不來自聯盟號飛船,而是國際空間站對介面的對接系統故障,俄航天局工程師可以放鬆了,2.1a型火箭經受住考驗順利接過FG型的重任。

安然躺下的F-850

俄羅斯人保持著將軍艦稱為"他"的畫風,這臺人形機器人的稱謂也是"他":FEDOR(音譯:費多爾,也有譯為費奧多爾)。看這滿滿粗獷畫風的外形也確實不合適稱為"她"。

費多爾並沒有'終結者'T-800那麼智慧,它本質上還是人機混合的遙控系統:宇航員通過VR裝置共享費多爾頭部攝像頭拍攝的畫面,穿戴類似人體外骨骼的裝置追蹤宇航員肢體動作,費多爾同步複製宇航員所做的動作,達到遠端遙控目的,同時還能自主執行一些語音命令。

F-850的本質當然不是復讀(是復做,笑)

該機器人的研發初衷主要是俄羅斯緊急情況部拿來作為救援機器人用,由中央機器人技術和工程控制研究所負責設計研發;2017年被俄羅斯航天局相中希望擴充套件到航天任務中,替代宇航員出艙執行空間站維修工作。最終將費多爾發展成一個機器人平臺,在其之上拓展其它功能。但是2017年俄羅斯航天局才公佈這個計劃,網上開始傳出費多爾F-850機器人的測試視訊,測試內容包括駕駛汽車、做俯臥撐、越過障礙、在人為干擾下保持平衡、雙手持槍打靶。

持雙槍射擊的F-850

按照恐怖谷效應:當機器人與人類相似程度超過一定程度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反應便會突然變得極其反感和恐慌,人類很自然會對人形機器人有一定牴觸,雖然F-850談不上特別模擬,但其軍事用途直接展現時,可以想象視訊傳出後引發的後果。

俄羅斯將人形機器人派往國際空間站的計劃隨即受到西方的反對,引發歐美宇航員擔憂,俄人形機器人進入太空後威脅他國宇航員安全,利用現在還處於實驗狀態的費多爾F-850訓練培養機器人的太空作戰能力。俄羅斯航天局當即表示自己沒在造終結者(當然技術上現在也確實造不出來終結者);儘管是這樣西方零件供應商還是給它斷了貨,最終西方的反對也沒起多大作用,費多爾F-850研製完成還是跟著實驗性質的無人聯盟MS-14飛船——聯盟2.1a火箭進入太空,大概是為了避嫌,否定其軍事用途,俄羅斯航天局給他起了個新名字“Skybot”,此次任務也十分短暫,隨MS-14號飛個來回。

因為整艘飛船隻有這一名"乘客",俄航天局讓費多爾坐在了飛船指令長的座位上,若干年後假如人們要追尋人類社會中第一名機器人飛船船長是誰的話,那費多爾可以去爭取一下這個頭銜了。

國際空間站的日本機器人Int-Ball

在8月24日進入國際空間站,身高180cm體重160kg擁有雙手雙腳的費多爾是人類第一臺進入太空的成年人體型的人形機器人,之前一臺與成年人大小的Robonaut 2(NASA簡稱R2)由發現號太空梭在2011年送入國際空間站,嚴格上為半人形機器人,平時並沒有下肢,僅在出艙行動時安裝一對畸形的攀爬腳。

NASA的R2機器人

畸形而醜陋的攀爬腳

簡稱R2為了追憶星戰裡的前輩?

而在人形機器人頗有建樹的日本發射的太空機器人只有球狀的Int-Ball和體型很小巧的機器人。擁有成年人體型的人形機器人費多爾在俄宇航員斯克沃爾佐夫的監督下在站內進行測試,嘗試在太空失重環境中抓握物品,插拔線纜,通過語言互動功能和宇航員溝通,開啟艙門,在艙內移動,通過10天的測試俄羅斯科學家發現:在太空失重環境中人形雙腿對於機器人來說並沒有什麼用,可以說反而不好用,總結來說費多爾並不適合在外太空工作。

被宇航員抓住拍張合影

俄羅斯中央機器人技術和工程控制研究所將參與到艙外機器人的研發,在空間站內小型機器人更加實用,大型機器人更適合在艙外進行一些維修工作,也沒必要完全仿照人形。他們曾經提出過在艙外活動的無腿機器人Cosmorobot,擁有四條機械臂,依靠抓取空間站外的扶手 索具移動,可在空間站外搬運200kg的儀器裝置,閒置時在俄羅斯艙段充電,最長工作時間達到6小時,然而在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資金缺乏的現實前,研發計劃被擱置。

裝箱封存

節省下的資金用在研發新的運載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在費多爾F-850這種人形機器人被驗證在空間站不好用後,艙外機器人可能會在Cosmorobot基礎之上繼續研發,計劃2020年後視情況再次前往空間站,不過那時候就不是人形而是機械的四機械臂艙外工具了。中央機器人技術和工程控制研究所打算將技術成果轉用在商業產品上緩解資金壓力。而人形機器人相對於外太空來說,更適合未來在建設月球基地火星基地時大施拳腳。在費多爾的背後,我們看見了俄緊急情況部 軍方 俄聯邦航天局的身影,在三方資助下,經費猶顯不足,費多爾在靈活性上仍與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有一定差距。

該所設想中的外太空機器人

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則在經費不足的現狀前,對新機器人的資源支援還有多少呢?根據2016年簽署的合同,"太空機器人"專案工程花費了俄航天局24億盧布,摺合人民幣2.6億元。而隨著人形機器人費多爾在空間站的表現被否決,如果拿不出足夠吸引人的艙外機器人方案,那麼可以預見在俄羅斯新運載火箭與載人飛船計劃完成前,"太空機器人"會被再次擱置,等待經費充裕後重啟。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誰都敢黑!Twitter CEO的賬號也慘遭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