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新的一年已經來了,21世紀已經過去了整整20年。
"網際網路本質上是個流量生意",過去20年,這句話可謂中國網際網路最精闢的一句總結。
入口網站、社交、電商、遊戲……大小玩家都在追逐流量。流量從哪裡來?——渠道。BAT之所以成為超級巨頭,關鍵一個原因在於掌握了流量渠道。搜尋你要用百度,社交繞不開騰訊,網購去阿里,他們自己都已經變成了渠道。
然而,隨著網民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強,人口紅利逐漸達到天花板,傳統的"渠道為王"正在遭受衝擊。即使能把使用者吸攏到一個優勢流量渠道,使用者卻不像以前那樣買賬了。
眼下正值春運,火車站是一個可以類比的例子。火車站在本質上是一個佔有話語權優勢的流量渠道。花費重金在火車站租下商鋪內的商家,相當於花錢買了流量、買了使用者,因此火車站周圍店鋪的商品,會比其他地方貴一些。
以前使用者沒什麼選擇,只能接受渠道的"安排"。但現在,火車站越來越先進,人們不需要紮在火車站一呆幾個小時、為了買張票排一晚上隊;從前10小時的火車現在只要3小時,帶瓶水就夠了。
所以一個結果是:火車站的生意沒以前那麼好做了。
背後反映出來的本質是:使用者的需求變了。單靠渠道,"框"不住使用者了。
讓我們把眼光再回到網際網路。這幾年中國網際網路湧現出了一個"超級新人"——拼多多,短短四年時間,在"最沒機會"的電商殺出重圍,吸引了5.36億使用者青睞、直追阿里。
拼多多做對了什麼?很多人認為是"便宜"。便宜固然沒錯,但便宜的原因在於拼多多打破了注重流量渠道的傳統玩法。
在傳統電商模式裡,消費者就像是去火車站的旅客,電商平臺就是車站。商家在電商平臺花費大量的金錢去買推廣位、廣告位、搜尋排名,相當於在"車站"重金租下鋪位,以求進入渠道、得到使用者。
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的花費必然會轉嫁到使用者。一個東西進貨價100,商家要賣300,畢竟或許有100要花在買流量上。
但拼多多不這麼玩,它廣告位很少,主要靠物美價廉吸引消費者,靠社交裂變形成廣告效應。某國內零食快消巨頭的高管曾坦言,你去燒錢投廣告還不如直接降價1塊錢,你去研究競價排名還不如去打磨一個爆款。
簡單地說,拼多多是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出發點,"重視需求,忽略渠道",物美價廉的東西自動獲得流量,而不是給你強行推薦。不管是618還是雙十一,亦或現在的年貨節,拼多多始終重視需求,消費者要什麼就補貼什麼,根據大資料測算需求並予以匹配。
時代在變,渠道的優勢正在減弱。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誰尊重了使用者的需求,誰就能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