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智慧手機的普及,人們網購越來越普遍,方便、便宜、選擇多的特點讓它迅速成為人們購物的日常選擇,電商平臺也是如雨後春筍地出現,並且發展勢頭很好,每年的銷售量都是百分之幾十在增長,雙十一雙十二銷售額都屢破歷史紀錄,一個電商購物節動輒幾千個億的銷售額,想想有都可怕。
電商網購高速發展了,作為網購的衍生品肯定也是水漲船高,近日在2020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上有資料顯示,預計2019全年郵政業業務總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6萬億元和96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和21%,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630億件和74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和23%,快遞業務量連續6年穩居世界第一。
年快遞業務量高達630億件,630億件要不要人送的?電商網購的高速發展也相應帶動快遞行業的跨越式增長,這些年快遞員數量迅猛增加那是有目共睹的,冷冷清清的街上隨處可見快遞員的身影,據悉國內快遞員總數量已經達到300萬,且在不斷增加中,因為快遞員工資收入不錯,據說平均工資在六千元左右,高薪者達萬元以上,且比較自由,也在不斷吸引年輕人的眼光,隨著快遞隊伍的逐漸壯大,整體學歷水平伴隨穩步提升,大專以上學歷保持穩步增長。不可否認快遞業的快速發展,為緩解中國就業壓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吸收了很多大專、高中、職高、技校畢業生以及一些失業失業工人。不可否認快遞業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一些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諸如倉儲運輸以及大資料等。
年快遞業務量高達630億件,估算人均近五十件,如扣除小孩以及老年人,那有效消費者的人均網購數量就更高了,可輕鬆突破人均100件以上,無形中就減少了中630億人次上街購物的機會,怪不得現在街上都冷冷清清,商鋪關門倒閉轉讓現象隨處可見,沒人逛街了,實體店生意怎麼會好呢?在有限的消費市場裡,此伏彼起,630億件意味著電商的崛起,也側面說明實體店的少了630件商品的銷售。快遞業務量穩居世界第一,是否也可說明中國實體店2019關閉數量也是全球第一呢?
年快遞業務量高達630億件,也說明很多人喜歡網購,越來越多的人宅在家裡,對於促進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並不是好事,很多人宅在家裡,人際關係會越來越淡漠。再說網購越發展,實體店關門的越來越多,失業的也會越來越多,這並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
年快遞業務量高達630億件,是否可側面說明有很多人消費能力不強,喜歡買便宜貨,不太注重品質,因為有錢人會更側重於品質品質以及購物體驗。
年快遞業務量高達630億件,最直觀的反映是實體店接連倒閉,在高額的店鋪租金的費用之下,開網店的成本相對較低,再加上網購的選擇範圍更廣,有利於比價,實體店的危機可見一斑。快遞越是世界第一,實體店就越是難做,這是把雙刃劍,公有理婆有理?小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謝謝!
-
1 #
-
2 #
並非好現象,衝擊實體店,堵了中產通道,城市整體消費下降,電商新科技壟斷。
-
3 #
既然實體店這麼難做,為什麼商鋪租金還不降下來?
-
4 #
意味著上幹萬實體店從業者關門失業。
-
5 #
現在實體都快乾不下去了,我也打算幹完今年就不幹了,大家說我是送快遞呢還是送快餐,
-
6 #
實體店,都在做電商,是社會體制問題,很多人996制,年輕人沒有太多時間處理私事,只是生產線上的一個機械臂。
-
7 #
高價房租,實體店必然淘汰。
-
8 #
實體店倒閉和房價太高有關係,房價高租金就高,租金高,貨物就貴,貨物貴就沒人買
-
9 #
老百姓省錢了,工廠商場倒閉,老百姓也沒工作了
-
10 #
沒辦法,實體店的價格是淘寶的幾倍。自從用了天貓淘寶實體店一年不進一次
-
11 #
這意味著現在懶人越來越多,消費觀念變了,消費變得委曲,苦日子來了。
-
12 #
也沒有那麼嚴重。只是衝擊了以銷售為主的實體店。很多門市做的不是純銷售。整合吧,從新發現新商機。外賣不見得就能取代街邊小店。國家從源頭規範一下,三無小黑店很容易治理。它要有正規的店才能外賣。同樣,網店也規範,要有資質執照,有經營場所,引導一下,難道不算實體商嗎?
-
13 #
創造了很多個就業崗位,送快遞很累一般人幹不了,紙箱廠膠帶廠工資高高
-
14 #
都是賣東西,在哪賣不是賣,關鍵質監局要加大監管力度,不要讓假冒偽劣橫行,惡性價格競爭,劣幣驅逐良幣,會嚴重損害製造業的發展
-
15 #
意味著浪費資源造成交通擁堵和環境汙染。
-
16 #
說明實體店蕭條了,人變懶了,網際網路發達了。
-
17 #
意味著房租是多麼高,寧可各種快遞,也不開實體店。
意味著年輕人可以去送快遞,不用去工廠,老百姓不用被實體店高物價盤剝!可以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