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熬過中年危機的90後,都脫髮成了佛系。”2017年,一張來自淘寶的大資料榜單給了90後們最致命的一耳光:你脫髮了。根據榜單資料,2017年雙11期間有42萬人購買了能夠快速製造濃密頭髮效果的淘寶神器“頭髮纖維粉”,其中90後佔40%。誰說脫髮是50歲中年人以及程式設計師的專屬挑戰呢?冰冷的資料顯示出,正值青壯年的90後已經進入這場“頭髮保衛戰”。
讓許多潛在“地中海”們異常焦慮的事實是,目前全世界還沒有針對脫髮有效的治療方式。據瞭解,現在治療脫髮的平均年費用在5000元-5萬元之間。若按照我國1億脫髮患者,10%或20%的就醫率,我國生髮市場至少為500億-1千億元。但當前我國生髮育發市場每年只有二十多億的銷售,治療比率不足百分之二,市場潛力非常大。
作為生髮育發市場裡的先行者,深圳市智連眾康科技有限公司於2015年正式成立。秉承著成為中國智慧穿戴醫療領域頂尖公司的信念,智連眾康在優秀的軟、硬體研發設施以及研發團隊基礎之上,經過多年拼搏,推出一款市場領先的家用醫療裝置-i黑密智慧生髮頭盔。iHelmet已經透過全球最具代表性的FDA認證,歐洲的CE專業醫療體系認證。該產品擁有21項國內外發明專利,市場優勢明顯,一經推出,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產品遠銷歐美。
截至目前,市面上非手術類脫髮治療的治療週期為半年到一年半,頻繁的線下治療讓許多無法堅持的顧客半途而廢。針對這個問題,深圳市智連眾康科技公司首次將網際網路接入治療過程,將線下治療、線上問診、提醒服務、階段記錄等多個階段串聯起來,大大增強使用者從就醫到日常養護的可持續性,將治療效率最大化。
作為一家專注於大健康智慧產品領域的集團化公司,智連眾康將致力於用智慧技術連線大眾健康,服務大眾健康。
尹燕蛟:我本人從畢業以來,就一直在做醫療器械設計開發以及專案管理這方面的工作,也勉強能算得上身處大健康智慧產品這個行業。除了我個人之外,我們智連眾康的合夥人周總,他也是一直在通用、麥瑞等等大公司做過專案研發管理工作。很幸運,我們在這個行業裡遇到並且開始合作。有了技術和管理工作上的基礎,再加上我們覺得現在是一個合適的時機,在跟一些行業專職人士瞭解各種資訊之後,決定創辦智連眾康,專注於健康和人工智慧產業。
尹燕蛟:有著脫髮問題的人群數量在中國大概有兩億,這兩億脫髮患者裡面百分之九十都是雄性激素脫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脂溢性脫髮。它的理論解釋是雄性激素攻擊毛囊導致毛囊萎縮,然後頭髮逐漸細軟,最後導致嚴重的脫髮情況。這是一種疾病,就跟痛風、糖尿病一樣,會不斷地發展,一直延續到禿頂這個地步,到這個階段就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再治療了。
就目前看來,市面上治療脫髮真正有效的藥物非常少,不管是中藥還是口服的西藥,它們都不是專門為了脫髮而研發的,只是因為被發現對脂溢性脫髮有所作用,透過降低計量的方式,來用於脫髮治療,一方面這種治療手段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它們還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正是基於這些原因,我們認為這個市場有機會。就現在的科學技術來看,透過鐳射照射的方式,是可以刺激毛囊生長,而且因為沒有副作用,鐳射療法真正可以做到長期使用。有的患者他們天生就是脫髮體質,這樣的治療方式可以保證他們能夠延續治療效果,終身治療也不會存在大的問題。目前,智連眾康專注於鐳射生活頭盔這種治療儀器的開發升級,這種智慧型治療儀器是在2007年,由美國人研發而成並且已經獲批上市,在中國,這類治療儀器也屬於專業的二類醫療器械。有了中美兩國的技術背書,能夠激發潛在客戶的信任感,同時市場上的競品企業也比較少,國內市場整體上看非常廣闊。在此基礎之上,我們還對整個治療方案進行了重新設計和升級,在治療過程中加入了移動網際網路和移動問診程式,整個過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療脫髮的綜合管理平臺,讓我們的治療方案以這種全新的方式走向市場,真正為患者解決脫髮問題。
尹燕蛟:現在用鐳射技術進行脫髮治療的整體市場還不算飽和,除了這個優勢之外,我們還是全世界唯一的與這個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相結合的治療機構。目前我們的治療過程能夠直接連線後臺三甲醫院的面板科專家,客戶可以與其進行一對一的連續治療,不僅僅能在我們的治療產品上提意見,還包括他的用藥、生活建議等等。除此之外,我們的服務過程是連續且細節的,包括像提醒客戶進行階段式治療、傳送簡訊、線上問診。因為針對脫髮的治療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我們建立了自己的APP,客戶可以透過這個APP進行輔助治療,這對最後的治療效果來說起著很大的作用。
尹燕蛟:說實話,我認為5G技術在這個雲問診這塊肯定會有更加優秀的表現。現在的4G在應用上已經非常成熟了,難以企及的地方也很明顯,尤其醫療領域的高畫質影象傳輸。比方說專家在會診,我要看患者毛髮的細節,就現在的技術來說還達不到這個要求。5G技術的成熟其實就是在為一對一線上會診提供客觀物質基礎。
尹燕蛟:有的,比如說我們的雲問診技術已經開始升級工作,目前整個平臺也都做好上線了。我們現在的問題還是影象質量方面,清晰度和延時性表現還不夠,使用者體驗有限。到現在為止,我們提供的治療服務是包括線下的機構,比如說像使用我們鐳射治療儀器的植髮醫院在全國至少超過一半。他們在使用產品的同時,必須下載APP一起使用,這是我們針對脫髮的整套醫療方案裡不可或缺的輔助部分。這也就要求我們必須在5G技術成熟後,接入更高的傳輸技術。
尹燕蛟:醫療行業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市場的慢熱。你比如說別的行業風口來了,很多企業馬上就能做得風生水起,但是在醫療行業裡,你首先要得到專家的認可,然後是整個專業領域的認可,最後才能投入市場,慢慢贏得投資者和消費人群的信賴。這是醫療行業裡的新創企業不得不度過的一段孵化器。以我們自己的經驗來說,在醫療行業創業首先要透過專業機構和專家的背書,然後搭建自己線上和線下的渠道,有渠道才能夠維持公司發展初期的基本需求,才能為後期發展提供基礎。我們創業這五年來,一直保持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並不完全依賴某一條線,這也為我們渡過大風大浪提供了些許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