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美團靠外賣業務躋身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讓外賣員持刀殺人的訊息越發刺眼,但在這個近乎萬億規模的產業裡,誰對誰錯,似乎很難分清。

“外賣小哥猝死出租屋”、“外賣員持刀殺人”,兩則僅相差18天的訊息,給2019年的末尾蒙上一層陰影。是什麼埋下了悲劇的種子?

而與外賣騎手的悲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9年是美團和餓了麼大展拳腳、身披光環的一年。美團繼交出兩份盈利的財報後,成為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而餓了麼融入阿里巴巴的生態系統,並再次向美團發起進攻。

規模近萬億的外賣市場,美團與餓了麼纏鬥不休,騎手與商家裹挾其中,上演了怎樣的故事?

騎手們為啥這麼急?

年末的廣州,工作日的中午時分,正值外賣訂單高峰期。路上,一輛接一輛外賣車急速而過,在外賣騎手身旁短暫停留幾分鐘,就能聽到他們手機上“訂單即將超時”的提示音響個不停。

騎手們到底有多“急”?或許負責後臺派單、一路跟蹤動態的站長最清楚。

不過他坦言,若是碰上投訴或是使用者退單,扣罰很可能就是一天甚至是幾天的工資了。“若是投訴成立,通常就是200元的罰款,如果是嚴重投訴,罰款可能會到1000元。退單的話,一單就是500元。”扣罰嚴苛,而且騎手們基本沒有途徑可以申訴,但劉誠認為正常,“‘美團外賣,送啥都快’,商家看中的不就是我們的速度和口碑嗎?”

每天中午,劉誠都會在自己常去的外賣點蹲點。就連談話期間,他也始終盯著手機,等待新訂單。他說,很懷念前幾個月下午茶訂單爆滿的時候,“一到下午可以去奶茶店門口蹲點,跑的距離短,一天可以多跑幾單,但冬天之後就沒有了。”遇上外賣淡季,他也有“創收”的法子,那就是多跑些距離遠的跨區訂單,“一天跑3、40公里再正常不過了,有時候一單就將近10公里。”還沒等話說完,接到新單的劉誠已經騎著電動車出發了。

像劉誠這樣的外賣小哥,一天在外奔波10個小時是常態。多跑單並不僅是出他們個人的意願,還因為平臺的硬性要求。“美團總部對於每個外賣站的外賣員都有配額要求。但同時,外賣站的單量卻在不斷增加, 從每天平均一千多單,上漲到今年日均2500多單,外賣員的壓力肯定是有增無減。”李立透露。

除了美團,另一家外賣平臺餓了麼的騎手們,情況會有所不同嗎?

在廣州越秀區的一個餓了麼站點門前,擺了幾臺電動車充電櫃,辦公室的電腦螢幕上顯示著外賣員派單的動態。

相比起美團給外賣員7-9元/單的收入,餓了麼的收入相對要少一些。

▲2018年美團外賣騎手收入情況,圖片來自美團研究院。

收入不及美團,餓了麼面臨的現實是要與美團硬碰硬搶單量,“做外賣哪家能比得過美團呀。”此前因覺得美團扣罰過於嚴苛而選擇跳槽餓了麼的林群(化名)感嘆。

商家進退維谷

外賣的出現,幾乎以一己之力改變了傳統餐飲行業。但隨著外賣行業的補貼逐漸減少甚至取消,加入外賣鏈條的商家們基本無利可圖,有些甚至舉步維艱。

正值晚市時間,位於荔灣區龍津路上的一家海鮮酒家異常熱鬧,三層的座位基本滿座。就算是不愁生意,酒樓還是加入了外賣行列。在酒樓前臺的位置,貼著一個大大的美團外賣的標誌。

只不過,商家們被日益上漲的平臺佣金壓得喘不過氣。

商家面臨的不僅是上漲的佣金,還要向平臺支付額外的服務費用。

“除了到店消費,還可以在餓了麼上面點我們的外賣。”為了提高外賣銷量,荔灣一家麵店負責人王軍(化名)跟熟客們推薦著自家的外賣平臺。

▲美團與餓了麼上的外賣商家活躍度對比,圖片來自Trustdata。

他透露,麵店可能遲些會退出美團,轉而籤餓了麼的“二選一”,“在服務品質同等的情況下,為了店面能盈利,當然想選佣金比例更低的。”

而一部分被佣金壓彎了腰的商家,開始另尋“活路”。

取消補貼、佣金上漲、競價排名機制……對於本小利薄的餐飲商家,很難經受住來自外賣平臺一輪又一輪的施壓。不堪重負,有些商家只能忍痛結束經營。

據自媒體“IT時報”援引店家說法稱, 折扣和佣金加起來,店家將近50%的收入就沒了,“如何外賣比重太大,肯定撐不住。”

停不下來的戰鬥

儘管當下美團正呈現出“強者愈強”的態勢,但餓了麼從來沒有停止過追趕,外賣之爭遠沒有結束。

2019年,美團光環加身。繼在第二、三季度財報連續兩季交出盈利的財報後,美團股價再創新高,市值趕超京東,成功登上網際網路第三的位置。

但即使處於上風,美團的腳步並沒有因此而放慢。從資料可以看出,美團正不斷用“開源節流”的方式來“降本增效”,穩固自己的江湖地位。

在美團,來自商家的佣金收入佔據了營收大頭,佔比高達68%。自2018年以來,關於美團提升商家傭金的訊息就層出不窮。有商家透露,美團佣金甚至上升至25%。2019年第三季度,商家傭金繼續上漲,同比增長37%。

▲美團佣金增速情況,圖片來自騰訊科技。

但從財報來看,美團的營收增速正不斷放緩,從2019年一季度的70%,下降至第三季度的44%。更為關鍵的是,美團引以為傲的活躍商家數沒有如期保持增長。截至今年9月30日, 年度活躍商家數量為590萬,和上個季度保持一致。

餐飲外賣是美團的基本盤,一旦商家數量增長停滯,就很有可能危及到它的基本盤。這顯然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為了保持自身的高速執行,美團不惜把“刀”伸向外賣騎手。

據財報資料顯示,2018年美團騎手成本305.2億元,交易筆數63.9億,對應的每筆交易騎手收入為4.78元;到了2019年二季度,美團騎手成本92.7億元,交易筆數20.9億,每筆交易騎手收入為4.44元。

對照就可發現, 美團騎手從每筆交易當中獲得的收入下降了0.34元,下降幅度為7.1%。平均每單收入的下降,意味著騎手們必須配送更多的訂單,才得獲得與之前相當的收入。

其實外賣騎手收入下降這一點,早在2019年初美團公佈的《2018年美團騎手外賣就業報告》就露出端倪。報告顯示,2018年一共有270多萬名騎手在美團外賣上取得收入,其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只佔29%,能取得萬元以上的騎手只佔1%。外賣騎手掙錢變得越來越難,“月入過萬”似乎成了過去時。

與此同時, 餓了麼虎視眈眈,在阿里的支援下向美團發起猛攻。2018年的夏季戰役,只是一個開端,此後,餓了麼仍舊不停地小步調整。“仗還沒有打完。”餓了麼一路士氣高昂。

意識到自己在一二線城市搶不過美團,餓了麼率先打出下沉戰略,緊接著又用降低費率的方式來搶市場份額。剛開始,餓了麼這個被外界稱為“小米加步槍”的進攻方式確實給美團帶來了壓力,有資料顯示,僅用了兩個月時間,餓了麼就從美團那裡奪下了17%的份額。

▲美團與餓了麼收入比較,圖片來自海豚智庫。

但在外界看來,短期內的市場提振也只是出於餓了麼的補貼。餓了麼在商戶和配送體系上的不完善,配送團隊上不夠穩定,很難持續吸引使用者。面對美團不斷擴大下沉市場的服務滲透率,餓了麼幾乎沒有招架之力,使用者開始迴流美團。

易觀資料顯示,下沉市場外賣使用者中, 美團外賣的使用者使用率達到91.8%,餓了麼的使用者使用率僅為65.4%。

或許是受限於資金,餓了麼開始調整戰略。今年9月,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Quattroporte兼餓了麼CEO王磊公開表示,“未來不會再有瘋狂的補貼大戰。目前整個行業不是特別健康的狀態,對於平臺提高抽成比例,希望不要用提高扣點的方式來獲取流量的紅利。”王磊此言,被市場解讀為餓了麼正在“求饒”。

話雖如此,餓了麼還是忍不住在2019 年“雙十一”狂砸1億補貼。但餓了麼沒有再像2018年那樣公佈“雙十一”成績。

餓了麼的戰鬥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與美團的差距甚至越拉越大。Trustdata報告顯示,中國外賣行業交易額持續擴大,其中美團外賣交易額繼續增長,佔比增至65.1%,環比上升1.7%;餓了麼交易額佔比27.4%,環比下跌0.1%。

雪上加霜的是,餓了麼的營收也不理想。據海豚智庫資料,美團外賣業務收入兩倍於阿里本地生活服務收入的情況,已經持續了至少五個季度。目前來看,餓了麼比美團有優勢的地方,就在於與阿里生態進一步加深融合。也正因有“不差錢”的阿里撐腰,餓了麼對商家的抽傭才能相對柔和。

提到這一點,美團商務拓展前高階經理秦傑(化名)認為,外賣平臺不會停止上調費率,“ 美團通過燒錢等方式達到現在的江湖地位,但沒有穩定盈利,這對股價產生不利影響,所以不斷上漲商戶佣金。其他平臺也會跟隨美團步伐,相應上漲佣金,直到把前期投入收回,將市場紅利榨乾為止。”

1月6日,美團點評(03690.HK)繼續收穫財報盈利的紅利,股價大漲超過5%,市值超過6300億港元。同一天,餓了麼口碑也宣佈2020年再擴招15%的員工。美團和餓了麼摩拳擦掌,戰鬥仍將持續。

外賣鏈條上的騎手和商家們,也只能繼續奔波。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3億使用者!千億交易額!拼多多後,又一電商在悶聲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