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三板斧
1.測試自動化測試、測試,就是測已知,試未知。已知部分可以結合業務場景,透過測試設計工程方法進行列舉覆蓋,可複用的部分逐漸沉澱進入迴歸集合。常規執行無外乎手工、半自動和自動化三種方式(當下引入 AI 技術輔助測試執行逐漸熱門,短期內常規方式仍是主體,AI 作為輔助手段)
其中,迴歸部分存在完全重複執行;新增覆蓋場景難免有前置環境、資料、狀態準備需求,存在大量的部分重複執行。人並善於重複性工作,得讓機器做。
一來,重複行為會讓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效率曲線會下降;
再者,既定的工作機器一定比人來得可靠;
最後,更多的探索性測試才是測試工作的高價值部分。
測試人員做“時間的朋友”。經驗的累計在於分析業務邏輯、熟悉功能實現,探究應用場景為手段,而非重複性操作。避免陷入勤奮陷阱,1 年的經驗重複 做上10 年。
測試自動化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分層測試”的概念。分層測試是典型的化整為零的思想,把複雜的系統拆解成寬耦合粒度,這樣可以儘早介入進行驗證的方法。
一般測試分層有:UT、後端(邏輯)測試、前端(互動)測試、整合測試、效能、穩定性、相容性、安全等專項測試。其中:
介面測試自動化技術源於針對邏輯實現主體的後端的測試;UI 自動化測試技術源於端到端的測試,包括基於瀏覽器的測試以及移動端 UI 測試;瀏覽器相容性測試、移動端相容性測試源於系統測試;常見的測試工具 / 框架如下表所示:
測試自動化技術
測試自動化技術分門別類不算少,工具/ 框架成百上千也不在話下。如何實施是門學問,老J 給出自動化測試策略
關鍵路徑,核心穩定場景優先實施;介面組合場景為主,UI 為輔;相容性場景必做自動化;前置條件可做半自動化自動化測試平臺化、服務化最後,強調一點執行提效是手段,覆蓋全面是目的。重複的操作自動化;更多時間進行探索性測試。
關注“知行圓桌派”
一個與你一起做時間朋友的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