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去中心化引發的商業思考

目前來看,投資那些順應商業文明發展方向的,就是有前途的行業。今天要講的就是“去中心化商業文明”。雖然“去中心化”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詞語,早在Web2.0概念剛興起前就有了很多信奉者與實踐者。但因為區塊鏈的興起,去中心化商業文明已悄然而至。

去中心化:價值創造與傳遞

從理想到現實,“去中心化”走過了十餘年的光景。在這十餘年中,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發生了重大變革:因為智慧手機的普及,讓男女老少均擁有了與他人連線的物理介面與交換資訊的能力,並且這個能力與日俱增;同時,主流社交軟體也成為佔據人們每日線上時間最長的超級應用,線上支付也成為了絕大數使用者率先考慮使用的支付方式。這一切讓中國比其他國家更快地進入“去中心化”發展的快車道中。

去中心化的核心價值在於能夠有效地將平臺日積月累、不斷攀升的運營成本有效地分攤到個人身上。在區塊鏈的加持下,能真正開始改變傳統價值創造與傳遞的成本模式。

相信不少人聽聞了區塊鏈,理解了區塊鏈,相信了區塊鏈,知道區塊鏈有商業前景。那區塊鏈具備商業前景的深層因素是什麼,本期想跟大家一起探討和分析。首先,商業的發展會考慮兩個方向性的指標:一個叫做交易成本,一個叫做網路密度。

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涉及交換,而有了交換才會有商業,一旦出現交換但就必須要就必須要克服資訊不對稱和信用不傳遞。商業的進步,其實就是在不斷克服“資訊不對稱”和“信用不傳遞”,從而降低交易成本。

那什麼是資訊不對稱?舉個例子,我的雲端儲存空間特別好用,我賣30塊1G賣給你,而我之前的購買價是24塊1G。你不知道別的地方哪裡有賣,你只能從我這裡買。這個時候,有了我,你就吃到了甜美的桔子,我賺到的差價,這就是你“資訊不對稱”所花費的交易成本。

有了網際網路,資訊對稱就容易多了。你在網上一搜,同樣的雲端儲存空間,你再也不需要從我這裡買了,這個時候,網際網路更進一步幫你克服了“資訊不對稱”,交易成本就降低了。

那什麼是信用不傳遞?舉個例子,你從我這裡買雲端儲存空間,1G花30塊錢,你在網上一搜,同樣的雲端儲存空間,1G只要24塊錢。雖然其他地方更便宜,但是賣儲存空間的人你不認識,萬一付了錢賣家不發貨怎麼辦?最終你還是在我這買,貴就貴點了,總比被騙好。因為信用不傳遞,你還是隻能在我這兒買。

有了第三方支付平臺,信用傳遞就安全多了。錢先放在第三方支付平臺那裡,等你收到貨之後,支付寶再打款給賣家。這個時候,你的交易成本更低了。

增加網路密度

此前,爺爺是獵人,爸爸是獵人,兒子也是獵人。家世世代代都是獵人,靠山吃山,但永遠不知道山的那邊還有一戶人家,世世代代都是漁夫,靠水吃水。他們永遠吃不到你們家打的野兔子,你們也永遠吃不到他們家捕的魚。隨著社會發展和環境變更,人們開始聚集定居,一個個小村落開始形成,村裡的人家開始有了連線,就帶來了交易的可能性。於是,小村落裡開始出現了分工和協商,每個人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交換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交易也便開始了。

到後來,一件商品從品牌商到省級代理商,再從省級代理商到市級代理商,再從市級代理商到你家門口的商城,再從商城到你的手上,這也是典型的線段型商業。這時候就出現了商人,一群既不是生產者,也不是消費者的人群。

現在,很多人開始透過明星、網紅和博主的直播購買商品,網路密度進一步增加,帶來了超級節點。你會發現,我們不僅僅只從商城那邊買東西,我們會因為每個超級節點的帶貨而買東西,這樣的節點也在越來越多,每個人都能發揮個體價值,並從中心化商業走向去中心化商業文明的路上。

區塊鏈帶來的去中心化商業文明

網路密度越來越大,就是過去只有一種辦法找到它,而現在有一百種辦法找到它。

交易成本越來越低,就是過去我要花一百元找到它,而現在花十元找到它。

區塊鏈帶來了降低交易成本和高網路密度。區塊鏈造就的是萬物互聯,一旦實現真正的落地,就會營造出一個與現在對比翻天覆地的世界——我知道的你都知道,人們不會因為資訊不對稱和信用不傳遞的問題而造成寬闊和不安全,整個世界的交易成本會接近最低。在這裡,就會發現,區塊鏈之所以具備商業前途是因為能增大網路密度,降低交易成本。

目前,正處於從去中心化金融的實驗階段,對於普通人來說,加密資產、分散式儲存、DeFi、NFT、區塊鏈解決方案都是大家體驗去中心化前沿產品的領域。近期,圈內熱議的DeFi+NFT,可以說是區塊鏈落地應用當中進展最快的一個,它是完全基於鏈上資產以及智慧合約執行的。

區塊鏈的“困境”與“夢境”

當前以太坊公鏈上的產品體驗中最大的困境就是網路擁堵、交易慢、手續費高昂。因此,從交易成本上看,以太坊公鏈目前是落後的,想要進步必須要降低交易成本,不管是從擴容性還是安全性,還是效率,都亟待解決。由於交易中的資訊不對等、交易費用高、信用不傳遞等因素決定了中介存在的必要,而各式各樣的中介成為了交易中的“中心化”存在。

區塊鏈在商業中的運用,為各行各業開闢出了一條新的道路,構建去中心化商業文明。目前來看,去中心化解決了信用不傳遞和資訊不對等的問題。大眾能利用區塊鏈技術將生產關係發生改變,這點還體現在資產端、資金端、交易端的變化。

去中心化交易所讓利了交易成本,讓人們可以參與到自動化做市商中來。這是“去中心化交易所”(也可以理解為去中心化金融的一部分)對“中心化交易所”的革新。

但目前受眾群體仍然很小,區塊鏈也發展了幾年,在落地和實踐最為成熟的金融領域也難“破圈”,受眾群體仍然不多。同時交易門檻高,操作上來看,對於圈外新人來說也是極度不友好,在加密資產圈,在Defi+NFT領域,不僅需要懂“人間一日,幣圈一年”的行情,還要學會如何使用去中心化錢包,去研究和熟悉去中心化交易所,最終才能體驗到去中心化金融的各類服務。同時也造成了很難吸引增量的資金進場。如何提升網路密度,讓更多的有真實需求的人體驗去中心化鏈上服務的便捷和高效,這是區塊鏈面臨的最大問題。

未來,區塊鏈應用產品的設計需要降低交易成本,增大網路密度。誰能夠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它將成為區塊鏈領域未來的龍頭。當然,人們還可以在鏈上做很多更有想象力的事情。目前來看,革命尚未成功,區塊鏈仍需努力。

對於區塊鏈商業的思考

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再去全力以赴,才能事半功倍。這句話也能表示選擇跟隨和投資一個上升的專案和行業,作為個體才有可能順勢而上,獲得以往所沒有的境界和財富。以上,講解了區塊鏈商業文明帶來的希望,也點明瞭區塊鏈需要突破的難點,不可否認的是,區塊鏈必將會帶來新的商業文明。

11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多年電商從業者說說對目前電商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