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北京的宇宙中心不僅有中國最牛的高校,周邊更是有數不清的中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在一家主流大廠工作,肯定是一段值得驕傲的履歷,近年來已經成為MBA申請中最主要的一股力量。網際網路圈和金融圈不同,從業者大多更看重“面子”,體現在更看重名校,更看重結果,申請者很少抱團互助,透過前低調潛水,通過後才會讓同事知曉。這形成了一股奇怪的風氣:一種人理解為“學校很水,輕鬆就能過,比我能力差很多的同事都過了,我申請躺贏”,一種人會理解為“我周圍的同事考MBA都很輕鬆的過了,所以我壓力很大,我也要低調申請,另外沒過丟不起人。”雖然在申請清北MBA的沒過的人是絕對多數,但你幾乎在大廠從業者中找不到任何失敗案例。

大廠的申請,憑藉知名的履歷是不是真的更容易呢?還真不一定,相對於金融行業和其他不知名企業,由於他們的職級更為標準化,能力很容易透過收入和級別體現出來。而大廠都是成千上萬人,隨便哪個公司都是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申請,內卷非常嚴重,低級別想逆襲難度更大。如果在不知名企業你還能給自己的能力吹噓一下,老師在無法分辨的情況下還可能蒙過去,大廠則不可能,你的級別、收入可觀代表了你的能力和階段。

我在網上找到了一張職級表,不準確,僅供參考個趨勢。

該表是以阿里職級為基準,對標主流公司的職級。目測上邊寫的收入比實際低一些,比如P7總包100,P8總包200,P9400左右都還是有的。這幾個區間,總體還是有一定代表性。

P6區間這一列,如果是畢業就進大廠的,基本都有著不錯的學歷,工作3-4年,這個階段考清華北大在職班的,如果家裡沒有點人脈資源,大機率都是炮灰。無論從收入還是級別,都在這個公司的申請池中處於最底層。但P6區間如果申請全日制,加上個人有一定的創業潛質,有後續畢業後的創業計劃或家族生意等著接盤,在本科學歷突出的情況下,還是很有機會。一旦畢業超過5年,轉行或創業的描述空間下降,很可能陷入全日制也考不上,在職也不沾邊的囧境。

P7區間這一列,申請者人是最多的,基本都是公司的骨幹初級管理者,大多數在30出頭的年紀,年入百萬,心高氣盛,一方面都在找坑位跳槽,一方面也在尋求MBA提升自己的職場可能性。從這個階段開始,的確具備了申請清華北大的可能性。但這個階段基本也只是門檻,如果想獲得最終的透過,初始學歷突出,個人面試實力突出,所處專案的重要性正好是熱點,以及運氣,幾乎都要沾著點,而大多數申請者最終是不會過的。

P8區間這一列,是真正的清華、北大目標平均水平階段,這個階段的申請者,如果沒有明顯硬傷,基本可以大機率進面試了。明顯硬傷比如是學歷太差,經歷太差,歲數太大。學歷方面沒指望是985,但也不能是非統招,英語水平四級沒過的水準,30歲能到當然好,但如果38還沒到,那也就沒什麼優勢了。這也可以理解,38的P8也許沒有30歲的P7更有潛力。所以申請時效性很重要,有些時候晚申請1,2年就一直錯過了。

P9區間這一列,基本沒有35歲之前的了,總包400左右的申請者這個群體,基本上可能也在糾結是考MBA還是EMBA了。這個階段考MBA,基本學校可以容忍有一定硬傷了。面試別排在後50%基本就能過了。這個群體本身很強,但客觀來講這個階段的報名率反而不錯,這也進一步促進了最後他們的透過。因為這個階段的人工作太忙,投入精力相當有限,時間成本意識強,高效準備的訴求更為強烈。

人大復旦交大基本可以按照清華北大都降一檔的要求對標,個人的歲數如果大平均5歲,基本也要降一檔。舉個例子,如果你P7自知熬到P8對應等級無望,趁33歲之前就抓緊嘗試一兩次,能考上清北更好,考不上就抓緊人復交。因為這個階段很多人,對自己定位有錯誤一直執著一個學校,最後哪都去不了。在整個申請中,年齡就是最重要的資本,每年後悔沒早申請幾年的申請者,不比後悔高中沒好好高考的人少。

在崗位性質上,產品,市場,銷售,戰略等需要溝通匯報比較多的工作,可直接反應技術能力比較弱的崗位,總體來講在大廠裡升的沒有技術線、財務專業線更快,升級更難,同級別薪酬也處於低位,但對應的平均學歷更強,平均面試能力都明顯更強。總體來講只是進面試更難一些,過面試的底子更強一些,總體還是平衡的。

8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智慧圖書館,以科學技術點亮文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