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網際網路創業,猶如非洲大草原,機會很多,機遇很多,但隨時隨地都充滿危險,看似美餐,實為一地雞毛。

中國焦慮、網際網路更焦慮;百姓焦慮,網路公司更焦慮。一些公司今天德不配位,即使今天真的有這個服務能力,但遲早有一天會打回原形。

不想成為“日拋”或者“月拋”,就只有先做到滿足使用者,更因為狼多肉少,還有隨時戴著的手銬,

創業路上屍骨成山,哪些林中遺憾最多的就是使用者滿足、堅持專業、耐住寂寞、別耍花招之外,還有以下十條:

一、10個都弱者不如1個強者。

強者與弱者最大的區別有四點:是否想要改變現實生活的決心;是否有強烈的信念,無論生活多麼糟糕;強者利他,弱者利己;強者看得更遠,更有耐心,弱者只看眼前,內在浮躁。

其實其實世上沒有永遠的強者,也沒有永遠的弱者。強與弱是一種相互的轉換。

二.只有科技骨頭夠“硬”,才能平等對話。

針對中興遭受美國欺凌的事件,馬化騰強調了科技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他說:“中國擺脫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只有科技這塊“骨頭”足夠硬,我們才有機會站起來,與國際巨頭平等對話。”

三.不要被雷軍迷惑,靠單產品思維已經過時。

一個新的網際網路時代即將到來,這將是一個鼓勵分享、平臺崛起的時代。靠單一產品贏得使用者的時代已經過去、渠道為王的傳統思維不再吃香。別再談產品質量有多好,價效比有多高,售後服務又是多麼的有保證。也不要被雷軍所迷惑,小米的經營思維是搶佔使用者的思維,而不是產品思維,現在的小米已是:使用者思維+平臺思維+生態思維,產品只是用來吸引客戶,跟客戶發生聯絡的,產品本身可以不賺錢,甚至可以免費供顧客使用了!

四、一切以使用者價值為依歸

網際網路是個變化很快的行業,競爭非常激烈。12年來,我最深刻的體會是,騰訊從來沒有哪一天可以高枕無憂,我們每天都如履薄冰,始終擔心某個疏漏隨時會給我們致命一擊,始終擔心使用者會拋棄我們。因此,我們一直奉行的信條是“一切以使用者價值為依歸”。我認為,這是騰訊能夠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原因,也是網際網路經濟的核心要素之一。

五、優先成就合作伙伴,然後再成就自己。

在整個開放平臺上,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開發者能夠成功,整個平臺才叫做成功,而並不是騰訊一家賺到錢這才叫成功。否則的話,這和過去半開放,或者封閉的模式沒有什麼區別。

六、沒有產業網際網路支撐的消費網際網路,只會是一個空中樓閣。

沒有消費網際網路助力的產業網際網路,就像一條無法與大海連通的河流,可能在沙漠中日漸乾涸。接下來,騰訊將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

七、科技是一種能力,向善是一種選擇。

我們選擇科技向善,不僅意味著要堅定不移地提升我們的科技能力,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持續提升人們的生產效率和生活品質,還要有所不為、有所必為。

八、即使你什麼錯都沒有,就錯在你太老了

九、你的敵人不是對手,而是時間。

“時間的敵人”是當下一條重要的網際網路叢林法則。有條件的組織透過包養"時間的敵人"最終實現了豐富自身產業鏈條的效果,小組織成為大組織的"時間的敵人",從而在巨頭林立的網際網路生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當一個影片網站的老總被問到,自己的競爭對手,也就是其餘的影片網站都爭相去購買電視臺的火爆節目,你們為什麼不買的時候。這位老總如此回答道:同樣的錢我拿去買製作方的節目,養肥的是製作方,如果我們再加入搶購只能抬高價格,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會養肥養大自己的敵人,與其如此,我還不如花錢自己製作節目,這就是時間的敵人理論。

十、一切都為資本利益最大化。

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永恆的對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些世俗社:會的法則,在網際網路行業體現地尤其淋漓盡致。行業之間的兼併收購,一定是為了資本利益最大化。資本從來都是逐利的,這其中很少有情懷,競爭太激烈,互相損耗,不如抱團取暖。

13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2年4億羅永浩,坑慘富豪賈躍亭,這倆人PK忽悠誰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