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5G事件從前年炒到現在,各大自媒體仍時不時的熱一熱。
可是,如果去做個採訪,5G是什麼?5G好在哪裡?
得到的答案不外是:4G的升級版;更快。
百度百科5G: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5G的效能目標是高資料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裝置連線。
5G離我們遠嗎?不遠!上海今年內5G鋪設完畢,訊號基本全覆蓋了。
資費運營商們去年就開始推出了相關資費套餐,有些嚐鮮者已經用過了。
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資費才是最關心的事情,所以我上了三家運營商的網上營業廳-上海站點。
看下列截圖:
電信資費
從上面看到,三家的最低檔資費都一樣 ,差一點130元,包含30G流量和500分鐘通話。
對於月資費在百元以內的使用者而言:
1、要花更多的錢。
2、用的完這些流量嗎?
3、其實這才是最重要的,要換5G手機。
開啟三家運營商營業廳主頁,撲面而來的就是5G手機廣告!
話說回來沒錯啊!手機沒換5G,5G怎麼用?當然趕緊推送了!~
對了,以上資費都是單獨定製套餐的費用,可以算是套路吧,如果使用運營商的融合套餐(包含寬頻那種),資費會變得很便宜。
多便宜?我沒有收廣告費,不推銷!~
自己查然後自己給自己省錢,那才有成就感!不是嗎?
另:移動後臺預設給我開了5G,原先48元的資費套餐不變,只要換5G手機,套餐內的流量就變成5G的。不知道其他運營商是不是這樣。
速度?三家運營商的網站裡,我只在移動一家看到了相關的有些詳細科普。
大家關注的點在於有多快?
我們聽到的不外乎兩個版本:
1、比4G快100倍。
2、一部電影幾秒下載完。
先說第1點,網速快不等於我們的手機終端使用快。
一個手機應用的流暢度由很多方面構成:應用本身的程式流暢度、手機配置、應用所在機房網路線路和頻寬......而網速快,只能算是一種輔助。
網速快?
第2點,下載快???
我不知道用電影檔案來表達下載速度是誰先開始的,雖然很直白,但是!流量費用什麼價格你們運營商沒數嗎?一部電影少則幾百兆,一不留心點到4K,恭喜你,這個月流量用完了,甚至可能欠費~因為宣傳說下載峰值1G/S,幾十秒間咱就呵呵了~彷彿又回到了當年3G轉4G那會兒!
那些年,因為流量不夠而養成在WIFI環境下載的強迫症,不知道還改不改的過來......
快,固然好,卻還沒成為用5G的動力。
最直觀的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視訊通話和遊戲體驗將會獲得更加的體驗才是最關心的。
視訊通話由於需要實時傳輸影象的音訊兩種檔案,4G的速率確實不夠,而5G補足了這些。
遊戲裡很多玩家罵罵咧咧玩遊戲延遲,原因可能在遊戲服務商,但是也在於移動通訊網路運營商,因為切回WIFI就沒問題......
對了,主播直播行業以後必定越來越火,各位流量博主明星等的粉絲們還是樂於見到的。
未來展望的在金融方面,市民能體驗到建行等銀行推出的5G+無人銀行;
交通方面,5G自動駕駛方興未艾;
在民生領域,遠端醫療等5G+醫療和5G+環保等應用;
以上都是未來的方向,其中有些方面已經開始投入使用。
所以,其實5G離我們並不遠,只是個人應用並未達到更換的需求。
也所以,大家自己掂量,不要跟風去追5G,根據自己需求慢慢從4G走向5G,就像當年3G走向4G。
等周邊的人都換上5G的時候,那時候的5G才是成熟的5G(不論從資費、穩定、速率、又或是應用)。
題外話:
5G網路對應5G手機,而中國手機面臨的市場飽和問題,希望各大廠關注起來。
平均3~6個月釋出幾款新機,而手機一般使用週期在12~18個月,因人而異可能更長。
廠家為了清庫存,新機從釋出後大約12個月後價值大幅縮水,貶值區間在20%~50%,甚至更多。
中國市場是很大,但不要把良性競爭變成惡性,控制一下產量,體諒一下消費者的心情。
最後那些大量淘汰的舊手機,請給它們一條“出路”(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很少不產生汙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