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毫不掩飾地說,網際網路時代的崛起給了馬雲,雷軍,劉強東,馬化騰等大佬們巨大的財富。就像官媒評說的,是時代造就了這批人,而不是這批人造就了時代。作為網際網路最底層邏輯裡的普通使用者,表面上看是網際網路時代的便利享受者,直到今天,還有不少人堅定地稱網路買東西真方便,對社會經濟的整體影響和割韭菜的事實視而不見。殊不知正是這種佔便宜的心理為網際網路大佬們的壟斷做了最好的註腳。

有利有弊。更多人喜歡走極端,當我們提出意見時會人為地認定我們是在否定網際網路的作用。其實不然,我們每個人都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受益者,我們欣欣然地喜愛並接受著網路帶來的機遇和改變。但需要指出的是,作為成功代表著發達網際網路企業的巨頭們,儼然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我們的科學家,實業家,成為財富和成功的象徵。這背後的含義就值得深究了。

流量時代的爭奪就是對使用者的時間消費和財力消費的爭奪。

很多時候,我們知道網際網路企業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補貼,低價,動輒就是不賺錢。他們傻嗎?有資本支撐的網際網路平臺更多的是在吸引使用者。對他們而言,線上產生的直接交易量大小並不重要,有多少人使用,多少人重複使用,多少人願意使用,流量和流水有多少才是關鍵。

如果說網際網路巨頭們們沒有考慮過“普通使用者”,他們一定會反駁。

有人會提出一系列的案例,說說明平臺多麼有愛心。比如為疫情捐款,為教師捐款,為貧困地區的孩子獻愛心,投資了多少多少錢給扶貧事業,解決了多少人的就業,幫助某個地區賣了多少農副產品等等。這些是事實,我們並不否認。但另一個事實就是,網際網路對社會整體經濟結構的影響,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對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對整個社會營商環境的破壞,甚至對於創業,學習,工作的理念和誤導,996福報說,361淘汰機制,會讀書的幹不過會玩的等等。對於普通人的傷害更大。

人為建立的社會階層,固化的成功定義,將普通打工人的每一滴血汗都吸取,關閉上升通道,讓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更難成功。

網際網路巨頭們們在營造一種氛圍,一種文化和一種環境。越來越多的平臺應用佔據了人們吃喝拉撒的每一個方面。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平臺的使用者,也就成為了貢獻者。小恩小惠的背後無時無刻不是對人們愛佔便宜和人性深處的一次又一次玩弄。網際網路平臺公司的越來越龐大,無非是讓極少數人成為和佔據著金字塔的頂尖,而塔下是芸芸眾生,辛苦生活。毫不避諱,網際網路巨頭公司就是社會創新創業的天花板和最大障礙。

如果有良知,網際網路巨頭們應該思考這麼一個問題:如果反哺這個社會,如何反哺普通大眾。

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客觀事實。積累了大量的社會財富以後,大佬們可以任意,也可以任性。以單一的網際網路經濟形態,串聯起越來越多的社會領域,所造成的結果就是財富或許集中,生產力,創新力下降,普通人會變成其附庸。試想,14億人都只在兩三家平臺上消費,兩三家物流公司配送,兩三個支付系統來支付,出行,旅遊,母嬰,讀書,購物,音樂,娛樂等等你能想到的領域,都是旗下的品牌和子公司,這樣的經濟正常嗎?不是壟斷又是什麼?其他的公司和企業如何發展?普通人又哪來的機會呢?不值得深思嗎?

14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別小看亞馬遜listing上的這些小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