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王海東/文

那些渴望透過勞動獲得救贖的教徒們,恐怕要絕望了。勞動已不是人的專利,以"勞動"定義人,已經過時了——另一個勞動狂——機器人誕生,正在全面取代人類的勞作;想必馬克思也要修證自己的學說,否則人工智慧擠進來,鳩佔鵲巢,偷樑換柱成"新人"。或是像泰格馬克那樣,直接擴張生命,將之迎納入進來。

如今,大行其道的人工智慧,透過"演算法"——理性的巔峰,任何有規律可循的都能程式化,便能在許多領域超越人類。隨著"通用AI"愈加可期,人工智慧全面超越人類已不是希望,而是現實。

尤其是好逸惡勞的人類,趁機將勞動全部推卸給機器人;短期來看,是解放自己;長期而言,則是自我束縛,將淪為人工智慧的奴隸,或者是某些操控AI者的奴隸。這個人性之惡,顯然是無法阻止的,從此人類將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自我奴役方式,也是全新的奴役他者的方式。

罪惡,即將換一副全新的面具登臺。善,則被再次瓦解,陷入自我懷疑和消解的境地。伸向機器人的"鹹豬手"違德嗎?維護善的法律,也陷入泥淖,"姦汙一個機器人犯罪嗎?"或者"機器人殺人犯罪嗎?如何定刑?"惡,則不斷升級,強化,氾濫,兇猛地肆虐人間。而新的哲學卻還未醒悟,無法為之正名。

人逾是從生活世界之中抽身出來,擺脫各種事務,不願勞作,渴望享樂,就逾是遠離自身,走向自己的對立——物化為享樂的機器。一切勞作皆可交由機器人,即便是性愛亦可交由機器人,所愛者不過是理想的機器人而已。文學藝術等精神創作,也面臨同樣的處境,機器人能代勞;就連神聖的祈禱、唸經和懺悔,同樣可由機器人代勞,故而最為獨特的神秘體驗也消逝了。

瞬間,人的意義大大縮水;沒有"勞動"的"人"還是人嗎?沒有了勞作之苦,也就沒有了實踐哲學的真義。一個空殼的"勞動",不過是一架無人駕駛的飛機罷了。

沒有經驗和人的勞作,不過是空洞的"勞動",猶如干癟的氣球。無法連通"世俗生活"與"神聖世界"。

勞動可以革新,消除苦難,但不能消除自身,不能無限地脫水。我們需要給予勞動更新的意義,使其脫胎換骨。尋找人類必不可少的勞動,從而確立自救的基石。

無疑原有的"勞動"已經終結。"人"也須革新,新的時代正式到來。

若不拯救勞動,就無法拯救人。若不解放"勞動",也就無法解放"人"。新的時代,仍舊侷促在就的觀念裡,無法前行。

2021年1月24日

11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資料統計App開發的價值和相關功能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