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請謹記: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位於神壇的區塊鏈,一直身份“神祕”。我們最開始是通過比特幣認識了區塊鏈,也一直陷入區塊鏈即加密貨幣這個誤區。

那麼迴歸區塊鏈技術本身,它究竟能運用到哪些領域呢?它又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1

比特幣底層技術:區塊鏈

2009年1月,隨著比特幣的上線推出,區塊鏈第一次走進大家的視野當中。比特幣運用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相對而言,比特幣便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是分散式賬本,非對稱加密、共識機制、智慧合約等;其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匿名性以及資訊不可篡改性等優勢,令區塊鏈技術成為各個領域應用中的關注焦點之一。

目前市場上的區塊鏈專案種類繁多,尤其是很多打著區塊鏈名義,進行公開發行交易Token的專案,每天都在以倍數增加,各交易所每天都有大量排隊等著上線的專案。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在於構建了不依賴第三方的、自執行的社會信任網路,是為了造福社會的。

但與此同時,區塊鏈投融資市場投機、炒作現象普遍,披著區塊鏈技術的違法違規等現象嚴重。這也和區塊鏈技術的初衷相悖。因此,將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落地,才是其真正的價值所在。

2

區塊鏈技術的幾大應用場景

對於數字化產物的版權所對應的文字、音樂、美術、攝影等作品較容易上鍊,在區塊鏈版權平臺提交的作品會和作者資訊等記錄成區塊,並且打上對應的時間戳,版權後續的轉讓也會帶上時間戳的證明,這對於版權所屬的確權極為方便。因此運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版權保護。

對於非標化版權,如一些使用者資料、演算法等,這些資訊有著很強的資料屬性,可以被隨時複製和傳播。因此可通過區塊鏈技術中的“零知識證明、同態加密”等技術,來保護內容的交易、處理等。

案例

2019年8月24日,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導、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主辦的中國出版業知識服務大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召開。

會上正式釋出了中國首個基於區塊鏈的出版行業專業知識服務入口網站。該門戶通過完善大資料工具應用、區塊鏈版權保護及移動端服務等方面提升網站建設,助力新聞出版知識服務業融合發展。

二、區塊鏈+金融

在諸如資產證券化、保險、供應鏈金融、大宗商品交易、資產託管等多個金融場景中,由於參與主體眾多、信用評估代價高昂、中介機構結算效率低下等原因,傳統的金融服務手段難以有效解決行業長期存在的諸如資訊不對稱、流程繁複冗餘、資訊驗真成本高等核心痛點。

如:1.因沒有技術手段確保雙方交易安全,所涉及到的誠信體系和信任機制問題;2.跨境交易效率低,導致的交易結算時間長的問題;3.交易手續費、貸款利息,以及跨境交易因匯率改變所付出的成本。4.傳統金融人為參與環節多導致的錯算、漏算等安全性問題等。

區塊鏈技術中的智慧合約嵌入減少了支付結算環節的出錯率,簡化了流程並提高效率;同時各參與方之間基於透明的資訊和全新的信任機制無需再耗費人力、物力、財力去進行資訊確真,這將大大降低各機構之間的信任成本進而降低金融服務價格。

金融的本質是風險控制,風險控制的基礎是有效資料。區塊鏈技術其特有的資料確權溯源、普適性的底層資料結構、合約自動高效執行等特性,為金融領域的深刻變革孕育了強大的發展潛力。

案例

2019年1月4日訊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協作網路——螞蟻雙鏈通正式宣佈上線。雙鏈通以核心企業的應付賬款為依託,以產業鏈上各參與方間的真實貿易為背景,讓核心企業的信用可以在區塊鏈上逐級流轉,從而使更多在供應鏈上游的中小微企業獲得平等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務。

在試點時,雙鏈通技術打通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消滅了產業鏈的最末端供應商原本需要3個月的賬期佔用,只用1秒即可獲得2萬元融資。

三、區塊鏈+醫療

這需要醫療機構具有安全到足以令人信任的保密機制,尤其涉及到特殊敏感的治療記錄,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癌症,亦或是整容、心理疾病等等。

特別是像指紋或虹膜這種“身體密碼”,它們不同於身高體重、血糖血壓之類的傳統資料,是絕對不能洩露的,如果這些涉及到唯一性的資料出現大規模洩露,將會引發重大災難。

區塊鏈多私鑰許可權保管模式可以很好杜絕敏感資料被調取和使用。同時,在醫療支付與理賠、藥品回溯與防偽、醫護人員身份認證、臨床試驗等均發揮了價值。

案例

2017年8 月,“阿里健康”聯合天士力、正大天晴、廣藥集團、科倫藥業等十餘家醫藥企業成立中國藥品安全追溯聯盟,以推動藥品行業形成共治的藥品安全追溯態勢,保障藥品從生產到消費的全程安全。

四、區塊鏈+物流

商品從生產商到消費者手中,需要經歷多個環節(流程可能如上圖所示),跨境購物則更加複雜;中間環節經常出問題,消費者很容易購買的假貨。而假貨問題正是困擾著各大商家和平臺,至今無解。

通過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特點,單靠單個節點無法實現修改資料,只有通過掌握足夠多的節點,才能偽造資料,因此大大提升了偽造資料的成本。同時,區塊鏈的公開、透明使任何人都可以公開查詢,偽造資料被發現的概率大增。

其不可篡改性也保證了已銷售出去的產品資訊已永久記錄。在整個區塊鏈物流生態中,商品從生產商到消費者手裡都有跡可循,形成完整鏈條;目前包括騰訊、阿里巴巴、京東、沃爾瑪等都已實現區塊鏈+物流溯源。

案例

2018年,順豐利用區塊鏈搭建商品供應鏈全程溯源體系,通過運輸環節的前後延伸打通商品的供應環節,並通過多方資訊監控達到提升供應鏈透明度及可信度的目的,解決了跨境商品身份認證的行業痛點。

3

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2019年是區塊鏈發展中極其多彩的一年:

· Facebook聲稱將會推出加密貨幣Libra;

· 中國宣佈即將推出央行數字貨幣:DCEP;

· 美國放行Bakkt,比特幣實物交割期貨上線;

· 各國對待數字貨幣政策進一步開放;

今年多個事件的發生,讓加密貨幣、區塊鏈頻頻進入社會熱搜焦點,也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

與以往單純的將加密貨幣當做一項投資、投機的賺錢手段所不同的是,近年來公眾及政府對於加密貨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越來越重視起來。去除掉投機泡沫後的加密市場,逐漸迴歸區塊鏈技術本身的優勢。

今年八月份,中國中共中央、國務院釋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表示:支援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促進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金融(基金)產品互認。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上先行先試,探索創新跨境金融監管。

基於中國對於區塊鏈技術的鼓勵及重視,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廣泛落地應用,去掉加密貨幣“浮誇”泡沫,屆時才會發揮區塊鏈真正的價值所在。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MIUI11全面升級!史上最好用的OS?首批支援47款小米手機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