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只有品質,而不是純粹的價格競爭,才能幫助我們真正地取得勝利。

大屏上的幾張照片,把百世快遞「勇創聚變·質2020」全國網路大會的晚宴推向了高潮。過往的經歷與回憶甚至讓這群物流人感到些許煽情,臺下的人舉著酒認真地聽,臺上是百世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韶寧講述著每張照片背後的故事,那些過去的事情還歷歷在目。

(百世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韶寧)

事實上,這幾張照片也是百世幾大重要時間節點的定格。尤其是2007年和2017年的兩張照片,讓周韶寧感慨良多,分別是百世成立和上市,記錄著百世第一個10年取得的成就。回憶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憶苦思甜,因為2020年,對百世來講依然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年。

2011年百世進軍快遞行業,2020年剛好是百世快遞的第10個年頭。正如百世集團的10年一樣,百世快遞也要在第10年做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這一年,會留下一張什麼樣的照片?

1、更「強」一點

作為一個技術男,周韶寧更喜歡從資料的變化中去尋找機會。因此談行業變化之前,他還是按照慣例列出了幾組資料。

過去9年裡,百世進入快遞行業邊學邊做。除了第一年,其餘的年份都以遠高於行業的增速成長:2019年前三季度百世快遞包裹量超過51.4億件,同比增長42.7%,高於26.4%的全國平均增幅;市場份額由2018年同期的10.4%上升至11.7%,9年時間市場份額上升了近10個百分點。

這種高速增長是中國快遞行業的一個縮影。大概在2014年,中國快遞的業務量就超過了美國;截止到2018年,中國快遞佔全球快遞的比重達到58.3%,而整個行業的規模則僅有美國的76.4%。整個行業大而不強。

因此,這次網路大會上週韶寧多次提及百世的供應鏈、快運、雲倉、國際等業務板塊,這裡面透露著的一個潛臺詞就是:融合發展。

融合發展意味著企業不能僅從物流的一個子行業裡看物流,而至少要有全行業的視角,甚至要加入商流、消費的維度。這時,周韶寧又列出幾組中美供應鏈鏈條上成本結構的對比資料。

「以前的供應鏈倉儲佔比很大,運輸和資訊佔比少;而發達國家則是讓資訊跑在前面,運輸重要性提高,倉儲變得越來越小,這就是供應鏈從推動式向拉動式的轉變。」周韶寧說,這也意味著將來的競爭是多方位的,是綜合服務、供應鏈解決方案的競爭,企業要打造的是一個智慧供應鏈平臺。

因此,周韶寧在演講中多次傳遞百世扶持合作伙伴,向綜合服務方向發展的訊號。比如,百世快遞與百世供應鏈之間的深入合作,線上線下融合,建造全新生態圈,重構「人、貨、場」;與百世快運協同,滿足客戶多層次發貨需求,使得集團產品之間也有協同性的發展,預計2019年百世快運電商件同比增長50%以上;同時,與雲倉協同,更好地服務客戶,目前百世在全國佈局了385個雲倉(自營105個,加盟280個),總面積達到300萬㎡。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綜合型的佈局使得百世快遞具備做「強」的基礎。而在此之前,百世快遞還需打贏一場勝仗。

2、「質變」挺過淘汰賽

2019年,快遞行業一系列的廝殺與退出,讓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快遞行業開始進入下半場,市場進入淘汰賽階段。頭部企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行業前五家快遞2018年前三季度的集中度為65%,2019年前三季度的集中度增長到了74%。

「我相信明年的這個時候,CR5的集中度會超過80%。行業上半場是百花齊放,現在越來越多企業講究怎麼做精做細,因為只有品質,而不是純粹的價格競爭,才能幫助我們真正地在市場競爭之中取得勝利。」周韶寧說。

正如業內人士所說的,跑馬圈地的時代考驗的是企業的速度;而精耕細作的時代,質的變化才是豐收的肥料。

因此,從2018年開始,百世快遞就把「質」字寫入全國網路大會的主題中。過去,「件量為王」是大家常聽到的詞,噸位決定地位。而新的發展階段裡,這句話變成「服務就是市場份額」。無論是對快遞還是快運、供應鏈,這句話都適用。

菜鳥網路副Quattroporte史苗認為,過去三五年不容易,但是接下來的一兩年可能會更殘酷。快遞企業要放棄幾個幻想:

第一,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從過去的趨勢來看,以前是打小半年停大半年,去年基本打大半年停小半年,今年搞不好要打全年。」

第二,老辦法、老經驗的時代過去了。沒有創新,沒有新的力量、新的武器的企業,會第一個被淘汰。

第三,質變影響量變。過去也常說「量變導致質變」,但如果做法常規,量變難以質變,量也沉澱不下來。只有科技、產能、裝置以及經營理念上發生改變,帶來質的沉澱,才終會變成量變。

(菜鳥網路副Quattroporte史苗)

我們也可以從這個角度,去倒推百世快遞過去幾年發生的變化。

一是,網路持續優化。2019年9月底,百世快遞根據全網流量流向,將轉運中心調整至94個,並通過拉直線路、減少轉運次數等,持續優化網路結構,有效提升了全程時效。

二是,末端服務提升。通過改變末端派送模式,2019年百世快遞站點簽收率提升了5%,使用者滿意度有效提升。

三是,技術投入加強。去年百世快遞自動化裝置投入大幅提高,總投入金額達13億元。據透露,今年的投入預算進一步增加,達到20億元。

一系列舉措帶來的是,百世快遞成本每年都以15%左右的速度下降。而事實上頭部快遞企業對成本的追求幾乎都達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當成本逐漸趨同時,末端成為相互競爭的主戰場。

3、末端定生死

今年的網路大會上,周韶寧為50餘位優秀的百世快遞員、客服及網點一線人員等頒發獎項和價值150萬的金條獎勵,以激勵聚焦服務品質、提升客戶體驗。這是百世快遞首次以金條的形式向優秀一線人員頒發年終獎。

這從一定程度上也指向一個方向,即2020年百世將集中整個公司的力量,做好服務。

如何做到?百世快遞高階網點營運總監楊龍彬給出12個字:調結構、提時效、優末端、促業務。

1)調結構。網路結構、產品結構是長期穩定的基礎。2020年,百世快遞根據全網流量流向,拉直路由,減少中轉;轉運中心投入20億元,重建分撥集包能力,細化集包方向,提升全程包中轉佔比;加快網點優勝劣汰,資源整合,提升網點規模化效益和客戶服務能力。同時,提升0.5kg以下輕小件佔比,提升小體積重貨佔比,控制泡貨佔比。

2)提時效。對標優秀同行,通過在始發分撥提升多批次能力、在途車輛提速、末端多頻次派件來提高全鏈條時效,尤其是在末端強調多頻次派送、即派即籤,提高當日簽收佔比。

3)優末端。逐步改變末端配送模式,提升消費者滿意度,降本增效。比如,與百世鄰里、驛站試水共配、直配等派送模式,降低派送成本;建設「客滿雲」服務基地,助力網點打造優質的客滿服務能力。

4)促業務。過去業內流傳的是「噸位決定地位,誰件多(派件+出件)誰牛逼」的說法,而現在,促業務不是簡單的搶市場。其首先強調的是服務品質,核心是使用者體驗的提升和派件成本的下降。楊龍彬在大會現場表示,對於服務品質好的網點,總部會給予資源扶持,「讓其吃成最胖的胖子」。

2020年,無論是對百世快遞,還是對整個快遞行業,都是具有節點性意義的一年。正如周韶寧所說的,企業文化建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打勝仗。全副武裝的百世快遞如何打好這場勝仗?我們拭目以待。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新創客圖鑑 | 博惠教育科技陳賢文:我們比雙師教育多了位AI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