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本週日,據印度當地媒體報道,虧損嚴重的沃爾瑪印度(Walmart India)正在陷入士氣消沉的低迷狀態中。這家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正準備對位於印度古爾岡的總部進行一輪裁員,預計將解僱中高層管理人員中的近三分之一。

訊息人士透露,沃爾瑪上週五在總部宣佈裁員70人(管理人員為主),其中包括採購、農產品業務和快速消費品部門的副Quattroporte及相關部門主管。該公司還計劃關閉其最大的倉儲站——孟買物流配送中心,並停止在印度擴張批發業務的計劃。

倉儲式批發遭遇困境?

在進入印度10多年後,沃爾瑪一直未能實現利潤增長,而且銷售額增勢也持續乏力。據訊息人士透露,在2019年底前負責新店選址的房地產事業部團隊就已經解散了。

目前,沃爾瑪印度沒有針對當地媒體的裁員報道做出迴應,也沒有對裁員人數或門店計劃終止進行任何置評,但卻發表了一份宣告,表示仍將致力於在印度市場實現新的增長。

“我們一直在尋找更有效地服務廣大會員的方法。這要求我們重新審視我們的公司結構,以確保我們以正確的方式組織起來,最好地滿足所有會員的需求,”沃爾瑪印度發言人日前表示。“部分受影響的員工已經獲得了更好的補償和再就業服務,以幫助他們進行過渡。”

​不過,有訊息稱更多的僱員可能會在今年二季度陸續離開。"這只是裁員的第一階段,預計下一輪裁員將在2020年4月左右進行,"上述訊息人士表示。據了解,沃爾瑪在印度的總部約有600名員工,在印度共有約5300名員工。

有兩名了解事態發展的內部人士對當地媒體表示,沃爾瑪認為其在印度的實體——“現購自運”業務沒有發展前景,而此次裁員要麼是將其出售,要麼是與Flipkart的後端業務整合。

這裡,有必要描述一下沃爾瑪在印度的運營模式。

在印度,沃爾瑪並不直接向消費者銷售商品(沒有零售店),它是一個組織機構龐大的批發商,是向當地連鎖商店、酒店和餐飲企業批發銷售商品的“現購自運”(cash-and-carry)運營商。沃爾瑪印度的現購自運主要是一種倉儲式商場的自助式批發模式,其在當地經營著25家倉儲式批發商場,號稱“最便宜的現代批發商店”,並擁有100多萬名會員。

沃爾瑪於2007年進入印度時,先與印度巴帝集團(BhartiEnterprises)在批發業務上達成了合作,然後買下了合作伙伴50%的股份。2013年,沃爾瑪終止了與巴帝集團零售業務相關的特許經營和供應協議。從2015年初開始,沃爾瑪批發業務的擴張計劃逐步開始減速。

沃爾瑪印度釋出的2019財年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3月,公司已經累計虧損218.08億盧比(約為21.8億元人民幣)。在2019財年,沃爾瑪印度的整體營收為409.5億盧比(不包含子公司Flipkart),同比還增長了11%,但淨虧損同時也增長了一倍。來自研究機構Tofler的資料顯示,其淨虧損額達到了17.2億盧比(約1.68億人民幣)。

​沃爾瑪另一位競爭對手Metro(麥德龍)是於2003年進入印度的,目前已經成為批零兼營領域的市場領導者,在當地擁有27家大型倉儲批發門店,年營收超過650億盧比。

針對印度線下批發業務的經營現狀,一位了解沃爾瑪計劃的人士對媒體透露:“母公司已得到授權,(印度總部)要麼扭轉業務模式,要麼面臨大規模裁員。”

目前,沃爾瑪仍強調自己沒有退出批發市場的設想。“我們不會終止發展大型倉儲門店的計劃,這是完全沒有根據和錯誤的,”沃爾瑪官方發言人表示。他強調,沃爾瑪仍將致力於發展在印度的現購自運業務,“我們會在技術方面進行大量投資,通過實體店和電子商務並行模式滿足其會員的需求。”

這裡提到的業務轉型和電商業務,指的是通過B2B業務以及電子商務零售業務來提升自己的業績。實際上,在2018年沃爾瑪斥資160億美元收購印度本土最大電商平臺Flipkart之後,這種轉型動作就已經開始了。

亞馬遜和本地電商的雙重擠壓

沃爾瑪在印度市場是兩條腿走路,自己押注倉儲批發,“現購自運”業務主要是面向眾多連鎖商店、小超市、酒店和餐飲公司進行批發銷售。而電商零售業務,則完全交由旗下的Flipkart來拓展,瞄準的則是印度約6700億美元規模的零售市場。

就在沃爾瑪裁員之際,Flipkart也開始進軍印度食品零售市場。其在2019年10月註冊的Flipkart FarmerMart獲批可以在網上銷售當地生產的農產品和食品,未來也會通過線下連鎖實體店進行銷售。

目前,印度已經允許100%的外商直接投資的(FDI)機構銷售本地生產的食品。此前,印度不允許外商向消費者直接出售食品,到了2016年才修改了相關規定,但前提是這些商品必須是本地生產和加工的。

​Flipkart作為沃爾瑪在印度的電商業務支柱,從百貨、日雜開始進入食品零售,意味著將開啟更多的收入來源,這也是沃爾瑪在印度為數不多的好訊息之一。

從財務資料方面來看,Flipkart可謂沃爾瑪在印度市場的最具潛力股。在截至去年3月的2019財年中, Flipkart的營收相比2018財年增長了51%,達423.4億盧比(約5.97億美元)。

不過,Forrester Research 的分析師也強調:Flipkart 的營收增速已從 50% 降至 42%。儘管漲幅良好,但虧損仍然是阻礙其發展壯大的關鍵原因。做電商前幾年的任務都是虧錢換市場,這一點 Flipkart也沒能免俗。資料顯示,其在2019財年的虧損增加了40%,達到162.4億盧比(約2.29億美元)。不知這樣的虧損將會持續到什麼時候?

可以看到,在沃爾瑪收購Flipkart業務之後,其在印度市場的戰略和運營加速調整是不可避免的。顯然,沃爾瑪目前正在考慮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並將重點放在未來增長的核心資產上,這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些艱難的選擇。

“他們將不得不找出批發和電商零售之間的協同效應和價值,同時沃爾瑪也必須牢記監管的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塊業務也將出現重疊和共性,”印度諮詢公司第三視力的執行長德旺舒•杜塔對媒體表示。“沃爾瑪在印度的市場份額仍然很小,而印度是一個新興市場,而且將在未來幾十年將保持持續增長。”

另外,無論是實體店還是電商銷售,沃爾瑪印度一直面對的最強大對手仍是多年宿敵——亞馬遜。亞馬遜印度業務近年來的發展速度令人咋舌,根據亞馬遜印度公司2019年財年的相關資料顯示,其整體營收約為2194億盧比(約為213.5億元人民幣),同比略有提升。

其中,亞馬遜B2B子公司Amazon Wholesale India的年營收佔據了一半以上,約為1125億盧比;Amazon Seller Services的年收入為777.8億盧比;Amazon Pay India的年營收達到83.45億盧比,另外Amazon Transportation Services的收入也達到了207.9億盧比。

​就在1月初,印度媒體報道稱亞馬遜將在班加羅爾尋求租賃一棟更為巨大的辦公樓,用以支撐其龐大的業務擴張計劃。據悉,亞馬遜已經在北班加羅爾物色了一處約200萬平方英尺的地塊,並可能在未來將其翻一番。

現在,包括物流配送、B2B業務和電子商務領域在內,沃爾瑪已經被亞馬遜壓著一頭,而在線上零售市場,其也不斷遭遇本土電子商務企業的挑戰。

雖然旗下的Flipkart是印度本土電商中的第一名,但是來自後面幾位追趕者的腳步,也一直沒有停歇。除了亞馬遜的電商平臺,排在後面的Snapdeal以及Paytm Mall也都在電商業務上不斷髮力。另外,最大的威脅還來自於印度首富安巴尼旗下的信實工業集團。

就在2020年元旦,信實工業上線了旗下的線上零售品牌JioMart。目前JioMart 只覆蓋了孟買及周邊地區。消費者可以通過 JioMart 向附近的夫妻雜貨店(Kirana Stores)訂貨,後者提供免費的配送服務。雖然前期JioMart只聚焦孟買地區,但是其合作的Kirana Stores卻擁有巨大的市場資源。

Kirana Stores至今仍然是印度人購買生活用品和日常食物的重要場所。根據普華永道的報告顯示,印度的Kirana Stores數量約在1200萬家左右,擁有印度零售市場90%的市場份額。而信實工業旗下的Jio電信目前是印度最大的電信運營商,在手機零售市場擁有近乎壟斷的線下渠道(在印度6600 多個城鎮擁有11000家小店),也與各地的Kirana Stores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現在,這個JioMart殺入電商市場顯然是有備而來,這種線上線下聯動的模式極容易複製,同時印度首富的資源和資金也足夠進行大面積推廣,包括價格戰也不在話下。最關鍵的是,JioMart不用擔心印度本地那些保護本土零售業的法規條例束縛,這也是亞馬遜印度和Flipkart最為擔憂的地方。

前有亞馬遜,後有印度首富及本土電商群狼,沃爾瑪這一次的裁員,其實也是其突破困境、尋求轉變的重要舉措。在南亞次大陸面臨的巨大挑戰,有可能是其在中國市場“挫折”的重現,如何度過這一難關,對於轉型中的沃爾瑪至關重要。

——————————————————————————————————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資訊豐富,觀點獨到。

釋出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智慧新零售,醫藥020究竟是不是藥店的救命稻草,請先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