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蔣傑升
簡稱|單蔣讓你們蕩起
有一種相伴叫久處不厭;有一種擦肩叫一別兩寬。
2019年的谷歌、華為,既是"久處不厭"主角,也是"一別兩寬"主演。
5月中旬,一條莫名所以的"實體清單"紅線,突然將谷歌、華為阻擾在東西兩端。既然"紅線"擺在那兒,谷歌難免半推半就,而華為也難免順水推舟。
於是說,谷歌借勢撥高了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門檻,而華為則順勢滾出了HMS(Huawei Mobile Services)"備胎"。
事實上,華為手機被禁用谷歌GMS,不只是逼出了華為的一枚"備胎",一併還推倒了可能壓向谷歌自身的那幅"多米諾骨牌":華為對標谷歌Android Auto的HiCar,華為劍指谷歌Fuchsia OS的Harmony OS(鴻蒙作業系統)。
期間,谷歌、華為彼此碰撞的高潮,竟然如此"白裡透紅,與眾不同":華為藉此探出了谷歌的"深淺",而谷歌相應地試出了華為的"長短"。
因此,這一年,谷歌、華為繼續"相伴"的是Android平臺,彼此可能已難說"久處不厭";這一年,谷歌、華為意外"擦肩"的是Android平臺之外的幾乎所有,這幾乎是彼此不念過往的"一別兩寬"。
但,比較慶幸的是,無論對谷歌來說,還是就華為而言,"實體清單"紅線都不是致命的。沒了GMS預裝的華為手機仍然登上全球市場出貨量TOP2榜單,而華為手機禁用GMS之後Android硬體還是全球第一。
而至於說下一代作業系統、車機手機互聯絡統以及由此所包攬的跨場景智慧生活,谷歌、華為互有所長,但程序大致相當,彼此的角逐那是以後的事情。
交火的是雙方APP全家桶
2019年5月中旬,當"實體清單"的紅線突然劃到了谷歌、華為之間,這意味著服務於開源Android OS的谷歌自有GMS全家桶禁止在華為手機上使用。
對此,谷歌、華為雖然一度聯手斡旋,但時至2019年末,解除谷歌和華為之間合作禁令之事沒有下文。
但在雙方斡旋背後,外界誰也不能確定谷歌、華為在這一問題上是否各藏私心。比如,谷歌的半推半就。既然如此,把華為手機排除在GMS之外似乎也好。
又比如,華為的順水推舟。既然如此,華為HMS正好也打算即將"過河",但"是哪個來推我嘛"倒是沒了懸念,那條"紅線"說,這不就是谷歌嘛。
於是說,華為當仁不讓地滾出了藏身已久的那一枚"備胎"華為HMS,即接替谷歌GMS框架服務的華為官方全家桶APP。
實際上說,除了華為地圖等少量APP之外,華為HMS全家桶APP大多數原來已有,不能說它是全新的,但就面向國內外應用商及其開發者打造華為HMS生態而言,這幾乎是華為HMS及其手機面向海外市場一個全新的開局。
正因為如此,華為既丟擲了10億美元開發者獎勵,也啟動了華為開發者日(HUAWEI Developer Day,簡稱HDD)活動。從9月到12月,聚焦HMS的HDD活動火速拉開,海外覆蓋了從馬來西亞、菲律賓、阿聯酋到波蘭、丹麥、南非、沙特等國家(地區)。至於國內,聚焦HMS的HDD活動這就更不用說了。
從目前來說,還不能說華為HMS大獲成功,但開局不錯。有訊息顯示,預裝華為HMS全家桶APP的mate30系列進入阿聯酋,馬來西亞等也將落地開售。
華為的"彈性"還在於,在國內外鋪開HDD活動的同時,華為第一時間將其手機的全球市場重心調回到中國本土市場。事後發現,華為手機海外市場沒有出現全面崩盤,其手機全年發貨量2.4億部。
當華為HMS被迫與谷歌GMS交火之時,劃出"紅線"的那隻手,本以為這是砍向華為手機的一記"絕殺"。但事後證明,這條"紅線"幾乎不損谷歌毫毛,GMS手機仍屬移動硬體全球第一;這條"紅線"也沒成華為的致命傷,華為手機本年度增長未及預期,但同樣鎖定了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排名第二位置。
因此,既然華為手機公開走在去谷歌GMS的路上,這意味著谷歌、華為之間雖然還相伴在Android平臺上,但過往彼此間的"久處不厭"感覺開始走樣。
對標的是下一代作業系統
2019年,那條"實體清單"紅線,不只是逼出了華為HMS這一枚"備胎",一併浮出水面的還有華為的Harmony OS(鴻蒙作業系統)。
事實上,當華為證實"實體清單"訊息屬實之後,第一時間放言華為有自研的Harmony OS來兜住底線風險,不僅僅是谷歌GMS不能用,也包括Android OS、Windows OS不能用的時候。
在後來舉行的2019年華為開發者大會(HDC2019)上,華為正式釋出了Harmony OS。這是一個面向全終端、全場景的分散式作業系統。
換句話說,無論是手機、平板、PC等計算裝置,還是手錶、音箱、車機等智慧硬體,一個Harmony OS裝到邊;無論是移動、家庭場景,還是辦公、出行、運動場景,一個操作入口用到底。
鑑於Harmony OS是基於微核心(且相容Linux、Lite OS)開發、適配全終端、面向全場景的下一代作業系統,自然與現有的PC或者移動作業系統廠商毫無瓜葛。因此,它不是"實體清單"紅線所能禁用的。
但,Harmony OS既然浮出水面,"實體清單"紅線間接地又將華為、谷歌推向另一個更高階的戰場,即圍繞覆蓋全終端的下一代作業系統相互對標。
較之華為下一代作業系統Harmony OS而言,谷歌下一代作業系統是Fuchsia OS。彼此幾乎相同的是,Fuchsia OS和Harmony OS均為跨裝置平臺、跨場景體驗的IOT作業系統。但,彼此不同的是,Fuchsia OS和Harmony OS的優劣勢和落地路標可能幾乎相反。
就Fuchsia OS而言,手機和手機處理器廠商潛在支持者眾多,比如手機中的華為、小米、OPPO、三星、索尼、夏普、vivo和移動處理器廠商中的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華為、三星。對Harmony OS來說,手機暫不確定,但智慧屏(智慧電視)、手錶、音箱、車機、耳機、眼鏡等IOT裝置眾多。
另外,Fuchsia OS何時釋出以及何時商用,一切未知,但Harmony OS已在智慧屏預裝商用,並確定了2020年除手機、平板、PC之外全面落地的終端路標。
因此,如果說GMS和HMS的近距離交火,暫不影響谷歌、華為間"久處不厭",但當Fuchsia OS和Harmony OS各自浮出,這注定是谷歌、華為彼此的第一場"擦肩"。這意味著雙方都不可能回頭"相伴",只能從此"一別兩寬"。
攤開的是跨場景智慧戰場
既然谷歌、華為從此"一別兩寬",那麼谷歌、華為想分別去往哪裡?其實也殊途同歸,都是走在覆蓋IOT跨場景智慧生活的路上,攤開的也是同一個戰場。
在此之前,谷歌既有自主手機和平板,也有自主Chrome OS筆記本,還有自主IOT家居系列裝置。當然,Android手機、Android平板、Android電視、Android手錶以及Assistant系智慧硬體至少10億+只(臺)之巨;而華為全系終端(以活躍使用者計)也有5.7億+之多,但華為終端裝置生態僅限於IOT裝置序列,暫無鴻蒙系統其它個人消費電子。
這意味著,無論谷歌,還是華為,在跨場景智慧生活的全覆蓋上都還有相當距離。但,谷歌、華為都為此打了一個巨大的IOT"補釘",這就是它們各自對另一個IOT超級終端即網際網路汽車所作的佈局。
谷歌發牌已久,推出的是基於Android OS的Android Auto,而華為也在2019年跟牌,釋出的是基於EMUI分散式技術的HiCar(沒有明說基於Harmony OS)。
幾乎相同的是,Android Auto和HiCar均為手機車機互聯方案&開放平臺。兩者雖然都不是智慧汽車作業系統,但也意味著汽車將不在IOT跨場景之外,而是基於手機、手錶(環)、車機的彼此互聯和無縫協同,而被帶到以人為中心的家居-辦公-出行-運動等跨場景之上。
當IOT加入網際網路汽車這一變數之後,谷歌Android Auto統一跨場景體驗的是谷歌智慧助手Assistant,而華為HiCar統一跨場景體驗的除了華為智慧助手Assistant,另有手機屏、智慧屏、車機屏等之間的跨屏互動。
谷歌Android Auto優勢是,推出時間早,整車落地批量相對較多,華為HiCar優勢是,可在IOT裝置和網際網路汽車等之間互相呼叫硬體能力和攝像頭、感測器。
2019年,不確定是否有新的整車製造商加入谷歌Android Auto陣營,萬事得此前已將Android Auto引入其汽車之中,通用五菱宣佈推出HiCar版新車。
因此,當華為那一枚"備胎"HMS被推向臺前時,華為手機車機互聯方案HiCar、下一代作業系統Harmony OS並不是"備胎",也是和谷歌決戰跨場景智慧生活的"利器"。只不過說,當"實體清單"紅線劃出之後,它們提前出場了而已。
2019年末之際,谷歌、華為除了在Android平臺"相伴"之外,Android平臺之外所有領域,雙方的"一別兩寬"即意味著彼此間分道揚飆式的戰略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