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宜人貸被App專項治理組通報,隨著P2P行業監管趨嚴,作為頭部平臺的宜人貸業務、營收等均遭遇挑戰。
近日,美股上市的P2P平臺“宜人貸”又引起人們關注。APP專項治理工作組釋出了61款APP存在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問題的通告,“宜人貸借款”赫然在列。事實上,宜人貸在之前的通報中已經被點過名,7月至10月,App專項治理工作組根據評估中發現的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問題向134家問題App運營者傳送整改通知,並建議其1個月內整改。但截至最後整改日期,宜人貸尚未完成整改,因而被再次上榜。
對此,工作組稱已將核驗結果提交相關部門,建議依法予以處置。發現網致函宜人貸,對方表示,在7月16日收到整改通知書後,積極響應和配合監管要求,第一時間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內部核實,並於7月30日提交了整改報告並落實整改。同時,宜人貸也在報告中針對其中某一問題,與工作組詳細解釋了網際網路金融產品風控和反欺詐的特殊性。
目前,宜人貸已經啟動二次整改,力爭儘快完成APP前後端系統和風控系統的改造。
據其官網顯示,宜人貸由宜信公司於2012年推出。2015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金融科技第一股。
宜人貸加入更名大潮
2019年,隨著部分地區開始公開對P2P網貸業務全面清退,多個網貸平臺正抓緊與P2P“脫離關係”。多家金融科技公司紛紛改名去“貸”,例如“我來貸”變為“我來數科”、“拍拍貸”變為“信也科技”,“宜人貸”也隨之進行品牌升級為“宜人金科”。
2019年7月,宜人貸與宜信惠民網貸業務進行整合。整合完成後,新增出借端和借款端客戶全部由宜人貸平臺為客戶提供網貸服務,宜信惠民將不再新增出借和借款業務。整合完成後,宜信旗下將只有一家網貸平臺。
之前宜信旗下有宜信惠民和宜人貸兩個網貸備案主體,此次整合後只有一個主體備案,這或許也是行業監管之下的被動之舉。那麼整合之後對宜人貸究竟是喜是憂?
根據宜人貸的運營資料,2019年其借貸餘額和利息月均呈現逐月下滑態勢,尤其在第四季度,借貸餘額在400億元以下,利息餘額由之前的80多億直接降到50多億。在行業監管“三降”的規模控制之下,宜人貸的借貸規模有所下降,但財務資料方面也勢必要受到影響。
財報資料顯示,宜人金科2019年第三季度總淨營收為人民幣20.561億元,同比下滑6%;淨利潤為人民幣2.280億元。自2018年三季度起,宜人貸的收入增速逐漸放緩,尤其進入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的環比增長55.9%,第二季度營收環比增長11.9%,第三季度營收環比下降了7.2%。
機構資金佔比不夠
隨著P2P平臺網貸業務規模的縮減,機構資金在加大,尤其對於“頭部平臺”來說,加強與機構的合作成為轉型的首選通道。
在機構資金方面,宜人貸在公佈2019年二季度財報時表示,公司已從合作的機構處獲得300億元的資金,但二季度的借貸餘額就將近1300億元,目前為止宜人貸的資金佔比並不清楚。在今年10月份,同為美股上市的拍拍貸稱,其機構資金佔比已達到100%。此外,樂信也曾表示,2019年二季度,平臺新增借款來自金融機構的比例超過78%。
相較而言,宜人貸在開拓資金來源多元化方面仍然是一項挑戰。宜信創始人唐寧表示,“我們看到銀行和機構合作伙伴對我們的消費貸款資產的需求。我們的技術解決方案,將加強我們與銀行等機構合作伙伴的關係”。
宜信式裁員
業務量縮小,必然涉及到人員規模的壓縮。2019年因裁員而引起的大事件很多,包括網易、華為等,甚至一度引發社會的熱議。近日,有宜信內部員工爆料,公司在2019年12月開始裁員,計劃裁員25%左右,線下門店是裁員重災區,技術部門將優先砍掉外包。
這種局面下,宜人貸的人員配置也會受到影響。業內人士認為,宜信裁員與“三降”有一定關係。在行業快速擴張階段,多數平臺採取人員驅動規模增長的模式,通過線下門店以及銷售人員進行獲客。在行業進入收縮期之後,隨著獲客成本的增加,增長已經無法覆蓋成本,裁員成為必然。
從財務資料也可看出,宜人貸在支出方面進行了大幅縮減。根據最新財報,2019年第三季度,宜人貸的銷售與市場管理費用為11.64億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14.49億元有所下降;行政管理費用則為1.68億元,2018年同期為3.67億元,同比下降了54%。記者還發現,行政管理費用在總支出中佔比8.2%,而2018年同期該資料為16.8%,可見在行政管理費用上的壓縮程度不小。(發現網記者羅雪峰 楊璐)
-
1 #
-
2 #
懇求國家給予取諦這害人肥己的網貸平臺。
-
3 #
換湯不換藥,你以為換個馬甲就不認識你了?殺人不見血、吃人不吐骨頭的宜人貸!
-
4 #
換了馬甲也是高利貸!
-
5 #
還不倒閉嗎,高利貸公司,
宜人貸的崔收可利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