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發熱是老生常談 米粉被燙傷到底孰是孰非?
在探討到底是誰的問題前,小編我想先向各位科普一下為什麼手機會發燙,以及手機發熱幾種成因。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在使用手機進行遊戲時,手機因為內部元器件處在高負載運轉狀態,元器件溫度逐漸升高並傳到到外部。一般來說,愈是大型的遊戲愈是會導致CPU、GPU等負載變高,手機發熱問題愈是嚴重,即使不玩遊戲,手機負載過高或長時間使用同樣會導致發熱的情況。除此之外,充電也會使得手機溫度變高。
就小米11致用戶燙傷這件事而言,我認為應該從兩面來看。首先影片內的米粉左手上被燙出了一個水泡,這是事實,並且他本人宣告這是其連續玩了4-5個小時後的結果,按照低溫燙傷的定義來看,人的面板在接觸高於45℃的物體後持續較長時間所導致的皮下組織燙傷,由於創面疼痛感不明顯,所以不易被察覺。按照小米11的續航來計算,倘若想要長時間且持續玩遊戲的話,該米粉極有可能是邊充電邊玩。眾所周知,充電也會導致手機發燙,再加之高負荷運行遊戲,該手機當時的溫度可想而知。按照該米粉估計,當時的手機頂部邊框應該有將近50℃,小編認為,即使沒有達到50℃,4-5小時的高強度遊戲也足以令其被燙傷了。
很多網友認為該米粉所放出的影片真實性存疑,因為正常人在手機過燙時不會選擇繼續遊戲,一方面是難耐高溫,另一方面是因為擔心會對手機有不良的影響。儘管該米粉表示是因為自己上頭了所以進行了高強度的遊戲,但是很多網友對此並不買賬。目前該米粉已經在b站發了另一段影片用來進行詳細補充,但是該事件已經發酵並被全網擴散,很多網友處於非理性站隊的狀態。其中微博的風評大多偏向於小米,認為該米粉無中生有;而b站該影片下的評論則大多是理性分析,以科普低溫燙傷和分享自己的手機發熱情況為主。
驍龍888是罪魁禍首?5nm工藝製程或背鍋
小米11首發了驍龍888晶片,目前來說,驍龍888是當之無愧的安卓陣營最強芯。但是與此同時,這塊晶片的問題也被暴露地很徹底。著名博主@極客灣Geekerwan在影片中表示,搭載了驍龍888的小米11在一系列遊戲幀率測試中並不如人意。在《光明山脈》的測試中,驍龍888的峰值幀率可達36.7fps,但是在經過長時間的烤機之後,變成了與驍龍865相當的水平。相較於驍龍865僅為5.5w的功耗,驍龍888的功耗來到了誇張的9.8w,不僅如此,驍龍888在降頻至驍龍865的水平後,功耗依舊高達7.8w,可以說是“鶴立雞群”了。如此誇張的資料即便是換上紅魔3的風扇散熱系統也不一定管用。據悉,在將驍龍865進行超頻且強於驍龍888後,前者的功耗依舊低於後者,可以說是“因特爾直呼內行”。
除了驍龍888,同為5nm工藝製程的麒麟9000和蘋果的A14都遇到了類似的問題。麒麟9000晶片採用了與蘋果類似的調校風格,在前期透過緩慢降頻來降低使用者對於遊戲流暢度的感知,但是麒麟9000在長時間遊戲後依舊會出現降頻,且降頻期間的功耗依舊高達7.5w。曾有人說蘋果的遊戲模式是省電模式,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省電模式能減輕手機的發熱,鎖定頻率後的CPU並不會出現降頻的情況,提供了更穩定的幀率,說是遊戲模式真是一點不假。對於華為來說亦是如此,華為Mate 40 Pro在關閉了效能模式後發熱情況明顯降低,功耗也僅為5.8w,而使用了麒麟9000E的Mate 40更是如此,降頻後的晶片反而帶來了更好的遊戲體驗。而蘋果A14晶片根據資料顯示,其能效遠不如前一代的A13。
綜上來看,凡是採用5nm製程工藝的晶片無一倖免,功耗爆炸,並且已經是一個與世不爭的事實。根據業內人士透露,因為目前三星、臺積電5nm工藝製程均採用了老邁的鰭式場效應電晶體(FinFET)技術,製程工藝的提高導致了漏電情況的發生,從而使得功耗變高,發熱問題嚴重。不過話雖如此,小米既然選擇了高通,那麼相應地也應當為之後的結果負責,
總結
手機發熱問題並不是一個新話題,此前有不少款手機晶片被譽為“火麒麟”和“核彈”都是有其原因的。在米粉被燙傷這一事件上,我認為這名網友作為受害者,儘管是出於自身的疏忽和不小心導致了受傷,但是小米作為手機的生產方,理應考慮到重度遊戲帶來的後果並進行相關的測試和實驗。倘若小米能夠考慮到這一點,並且隨機器附贈散熱背夾,我想網路上的很多米黑就會無話可說了吧。
同時,針對很多網友所反應的小米11續航尿崩等問題,小米官方也理應正視並且出面迴應問題所在。針對那些力挺小米甩鍋三星或是高通的行為,小編表示並不可取,應當理性對待。究其根本只能說可供選擇的晶片供應商太少了,中國芯仍需努力呀。根據訊息來看,小米不就之後還將釋出小米11 Pro和小米11 Pro+,相信到了那個時候,小米可以為我們帶了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