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4點,比特幣突破了9000。不同的是,這波年前的大漲,讓主流們有了揚眉吐氣的機會。
EOS,ETH真的好久沒怎麼漲了。BCH和BSV這兩年的較量可謂精彩,現實BSV榮登市值第4,後市一天時間又被BCH反超。吳位元和澳位元,吳本聰和澳本聰在2020春節來臨之際,就像兩位大俠一般打得不可開交,難分勝負。
這次的漲和19年大餅唱獨角戲的風格不同,剛到2020,就終於輪到了主流幣表演。 接著就有人預言比特幣這次的高點是8萬美元,也倒沒什麼奇怪的,說比特幣能漲到1.5億的都有,更別說8萬了。
事實上,2019年這一年加密數字貨幣都挺憋屈的。除了幣王出盡了風頭以外,二級市場的主流幣沒見漲,一級市場的幣也叫人不敢碰。歸零的歸零,跌出血的跌出血。就連大佬兒們的知名投資機構也虧得學會了謹慎。
2今天在互聯脈搏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說的是幣圈大佬收縮戰線,傳統風投機構的認讀也驟降,區塊鏈一級市場下半場怎麼玩兒?
李老師在2019年選擇了自己最擅長的事兒,寫書加運營社群,以定投的形式。薛蠻子甚至消失了一段時間,曾一度熱炒的徐小平,甚至頗為低調的杜均等大佬都從風口浪尖上走下來,謹慎和敬畏市場才能活得更久。他們的投資頻率大幅降低,互聯脈搏的資料是這樣的:
2019年國內區塊鏈行業共披露了166期投融資實踐,同比降低了52.4%,總融資31.06億元,同比降低了82.04%。簡直是陡坡的態勢下降。曾經幣圈人家喻戶曉的經緯中國、紅杉中國、IDG資本、啟賦資本等在2019年都只投了1-2個專案。真的是太少了。機構都這麼謹慎,更何況資金、訊息都毫無優勢的普通投資者,就更不應該沾染一級市場的幣種了。
據我的觀察,長線型投資者都不太敢去碰一級市場的幣種了。我手上最新的幣就是Key。本來籌碼就不多,更加不敢隨意操作。
2018、2019年真的是在洗幣。早在熊市剛剛初見倪端時,就有言論說,幣真的會死掉95%的,甚至99%。大家要把幣都集中到主流幣上來。
當時的我們見過2017年的大牛市,見過小幣飛起來是多麼肆無忌憚,清幣遲遲不忍下手,清起來扭扭捏捏。好在,最後還是真的動手了。才不至於大部分的真金白銀別跌哭,跌沒。
3這就要揚帆起航了嗎?這就要大牛了嗎?
誰敢預測,誰就會瞬間打臉。
最近已經兩位V被瘋狂打臉了。
八哥的名字已經倒著寫了。原來倒著寫是這樣的,還好!哈哈。
江總這兩天好安靜,難道是因為16號被打臉。不對,江總沒這麼脆弱。
他說從16號起估計跌12天到初四左右,跌到7800-7300區間,然後再開始漲,春節抄底的資金要做好準備了。
然而昨天衝到9000刀。
4這波行情能持續多久?
人總是免不了要問這個問題,踏空的想等機會上車,半倉的想等機會補倉,短線的想找機會出貨,全倉的反而淡定。
我現在不大會問這樣的問題,前天剛剛重溫了巴菲特和索羅斯的投資習慣,其中有一條大忌就是:
一位要想賺大錢,就必須先預測市場的下一步動向。即便自己不會預測市場,總有其他人會,然後找到那個會預測的人跟著他操作。
如果你還在想,不妨看看上面這句話。
其實要想省時省心,全倉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