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今日,非洲媒體 Techpoint 報道稱,非洲金融科技產品 OPay 下線了其借貸產品 OKash,同時在 Google Play 上刪除了關於其借貸業務的說明。

這可能與一則關於 OPay 母公司 Opera 的指控有關。

OPay 的母公司 Opera 是一家誕生於1995年的老牌挪威瀏覽器公司。2016年,崑崙萬維和奇虎360收購 Opera 。隨後,在周亞輝的帶領下,Opera 在非洲、東南亞等新興市場迅速拓展規模,並於2018年上市。同年,Opera 孵化了旗下金融科技產品 OPay。

OPay 誕生後,迅速吸引大量目光,於去年不到半年時間內先後完成兩輪融資,融資金額達1.7億美元,投資者包括美團點評、IDG 資本、紅杉中國、原始碼資本等明星資本。

在資本助力下,OPay 一路朝著超級應用之路狂奔,陸續推出打摩的業務 ORide 、打三輪車業務 OTrike 、巴士購票平臺 OBus、外賣業務 OFood、投資理財平臺 OWealth 和線上借貸平臺 OKash 。

但 OPay 的超級應用之路並不平坦。去年11月,據非洲媒體 WeeTracker 報道,OBus 業務在奈及利亞首都拉各斯暫停運營。OPay 隨後對此迴應稱,並非暫停了 OBus 業務,而是在調整商業模型。據36氪出海觀察,今日凌晨,twitter 上有使用者稱“這是 OBus 停止服務的第53個紀念日”,這也意味著 OPay 的“商業模型調整”或許還沒完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月16日,投研機構 Hindenburg Research 釋出報告稱 Opera 旗下借貸產品 OPay 、OKash 、OPesa 和 CashBean 公然違反谷歌條例。這四款產品分別在奈及利亞、肯亞、印度等地提供借貸服務。

Hindenburg Research 報告顯示,OPay 的母公司 Opera 上市之後,其主要產品 Opera 瀏覽器市場佔有率即迅速下跌,其在主要市場非洲佔有率已由其40%左右的巔峰跌至不及12%。

同時下跌的還有 Opera“瀏覽器和新聞版塊”版塊的毛利率,報告指出,根據 Opera 2019 Q3 財報,這一資料由7600萬美元下降至59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6%。

Opera 的現金流也由正轉負。2018年1-9月,Opera 的現金流為正的2170萬美金,而這一資料到了2019年同期轉為負2450萬美金。

在這一背景下,Opera 上線了金融科技業務,這一版塊佔收入比從2018年的0迅速增長到2019年 Q3 的42.5%。而 Hindenburg Research 認為,這一版塊是以短期借貸為核心的。

Hindenburg Research 質疑,Opera 的短期借貸盈利能力有限。一名 Opera 借貸產品前員工告訴 Hindenbur Research ,在很多情況下,這些借貸產品的使用者甚至不能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更遑論償還貸款。

不過,真正引起爭議的是,Opera 旗下包括 OPay 在內的4款提供借貸服務的 app 全都違反了谷歌關於短期借貸的規定。

2019年8月,谷歌更新了其關於短期借貸的政策。新規定顯示,個人放貸軟體不能要求使用者在60天內還款。而 Opera 旗下4款放貸產品,全部宣稱其放貸週期在91天-365天範圍內,但實際放貸週期在7-29天不等。

而同樣的“言行不一”還存在於收取的貸款利率上。據 Hindenburg Research 研究,Opera 旗下的借貸軟體實際收取的貸款利率比平臺宣稱的最大貸款利率高出十倍不止。

此類行為同時違反了谷歌另一規定,即關於應用程式的描述不能是有誤導性的。

Hindenburg Research 認為,由於 Opera 的借貸交易大多發生在安卓 app 上,當谷歌注意到其違規行為,Opera 整條借貸業務線都有消失的風險,而這將會對其原本就在惡化的財務狀況造成沉重一擊。

截至發稿前,針對 Opay 下線 OKash ,尚無官方迴應。但36氪出海觀察到,在 Techpoint 這篇報道之外,社交媒體 twitter 上也有使用者反應這一問題。而 OKash 的疑似下線,很難說與 Hindenburg Research 的報告沒有關係。

不過,對於這份報告,Opera 在其投資者網站上回應稱,這份存在大量的錯誤、無事實依據的陳述以及具有誤導性的結論與解釋。

文 | 雅琪@36氪出海

編 | 小純@36氪出海

圖 | Pixabay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淘小鋪註定是2020最火電商,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個翻身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