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當下,當我們奮力應對全球規模的流行病、經濟壓力、氣候相關的危機和種族不平等事件帶來的動亂等重重破壞時,應該考慮將技術作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Satya Nadella,微軟 CEO

我們如何才能夠擁有一個更公平的未來?如何利用科技驅動創新,應對全球各項危機?微軟 CEO Satya Nadella 認為:為了推動創新,我們需要將技術掌握在全球每個工人、組織和公共部門機構的手中。

確保“技術強度”民主化 全面創造競爭優勢

為了使經濟機會和復原性得到更加均衡的傳播,我們必須確保“技術強度(Tech Intensity)”民主化。

技術強度是指技術和人員技能的結合,包括全民開發者。所謂的強度由三個維度組成:技術的採用、技術使用者的能力以及技術使用者對部署技術的組織的信任。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工具,應該掌握在全世界每一位知識工作者、一線員工、組織和公共部門機構的手中:

現在,農民可以操作一架低成本的無人機在農田上空飛行,收集並傳回資料,在農舍中的智慧雲和智慧邊緣可以提供即時分析,例如哪裡是乾旱或病蟲害的高發區。在工廠車間的操作人員依靠下一代技術來辨別鑽頭位置的移動,從而確保精密製造。無論身處何地,醫生都可以利用增強現實技術進行虛擬會診,檢查病人身體,共享影象,並即時從資料中獲得見解。

未來十年,各個組織的經濟發展將由其數字化轉型的速度決定,技術和技能將共同創造競爭優勢。因此,技術強度將像電力一樣,逐漸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創新技術架構 賦能全民開發者,打破網路孤島

微軟和 Keystone 的研究指出,投資的關鍵作用不僅在於發展技術,還在於建立一種架構,使每個人都能跨越鴻溝和障礙獲得機會,增強進行重建所急需的創新能力。

要想成功駕馭這一前所未有的動盪時代,我們必須大膽思考,突破傳統方法。面對當前的危機,需要在公共部門、私營部門以及每個地區和社群進行創新。這不僅要求發展個人技能,還要求建立一種架構,使大眾可以跨越傳統上孤立的群體和地域廣泛訪問和使用必要的工具、資料和技術。技術和創新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然而人們對技術和工具的廣泛且密集的使用才是關鍵要素。

在過去的幾年裡,商業和技術行業一直在倡導賦能全民開發者,從相對狹義的角度來說,全民開發者指能夠利用易於建立和部署的資料、技術和工具來推動創新的個人。這些全民開發者並不會取代專業軟體開發者,而是增強他們的能力,並且在其創新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全民開發者的作用及其重要,因為在任何組織中,基於資料和軟體的創新都蘊藏著巨大的潛力。

全民開發者擴大了專業軟體開發者的影響力,反之亦然。專業開發人員構建了 Excel 和 Visual Studio 等工具,還有各行各業的工作者都受到了相關培訓,能夠在這些創新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因此,整體生產力得到了提高。在當下的雲時代,我們既需要專業開發者,也需要全民開發者。僅僅依靠傳統的技術開發資源將永遠不足以實現我們面對的無數機會。

微軟對 130 多家領先企業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在製造業、醫療保健、零售業和金融服務等不同行業中,那些技術架構和人力資源架構更加整合的企業擁有更廣泛的創新,並超越了其它企業。事實上,對於技術強度高的公司來說,其平均增長率是技術強度低的公司的兩倍。從本質上講,那些取得成功的公司打破了傳統壁壘,創新能力更強,增長速度更快。

這一影響可能會遠遠超出私營部門的範疇。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家迭戈·科明和經濟學家巴特·霍比恩開發了技術採用跨國曆史資料庫,研究了 161 個國家採用從蒸汽動力到個人電腦等 104 種不同技術的時間框架。基於這一分析,科明(Comin)認為,富國和窮國之間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於它們採用工業技術的速度,但他表示,它們使用這些新技術的強度同樣重要。即使是那些採用新技術速度較慢的國家,如果國內民眾能夠獲得新技術,並學會使用這些技術解決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也能迎頭趕上。將技術束之高閣,還是讓訓練有素的勞動力輕鬆利用,從而讓他們發揮最大的生產力?這之間區別就在於技術強度。

其他研究人員,包括斯坦福大學的經濟學家埃裡克·布林約爾松(Eric Brynjolfsson)、麻省理工學院的約翰•範•雷南(John Van Reenen)、波士頓大學的吉姆·貝森(Jim Bessen)和哈佛大學的肖恩·格林斯坦(Shane Greenstein)都得到類似的研究結果,即技術的採用對企業和整個經濟的增長和生產力發展至關重要,無論是企業還是整個經濟都是如此。而微軟的研究補充了重要的一點:如果技術架構能夠共享關鍵能力、資料和資訊,那麼它可以為大量的“專業”和“全民”開發者賦能,打破孤島,跨越傳統界限,推動創新。我們不能讓任何一個部門、社群或地區落在後面。

多國家、多領域踐行數字化變革

COVID-19 已經證明了這種變革的可行性。T-Mobile、諾華(Novartis)、金佰利(Kimberly Clark)、藍多湖(Land O’Lakes)和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等組織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需要多年的數字化轉型。這一緊迫性也在推動公共部門進行變革。芬蘭第二大城市埃斯波市正在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更好地預測哪些市民會需要社會服務,為更多人提供更快的幫助。澳大利亞民政服務部利用數字助力市民的電話,以便更高效地響應市民的需求。美國華盛頓州的塔科馬公立學校正在使用人工智慧工具來監測可能遭受傷害學生的趨勢,並及時為每一位學生提供援助。蘇格蘭格拉斯哥市政府正在樹立一種開放資料文化,為市民提供利用城市資料的新應用程式。

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的領導者需要擁抱這些願景,打破割裂經濟能力的分歧所在。當然,除非我們為人們提供了在數字化未來取得成功所需的技能,否則這難以實現。

過去的一年告訴我們,團結會讓我們更加強大,部署和架構得當的技術能夠推動我們進行變革、整合並向前發展。我們不僅需要構想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還需要構建一項全新的社會契約:致力於使人們能夠從科技中獲取所有潛在的價值。

到 2030 年,如果科技行業是技術強度的唯一受益者,那麼我們離成功尚有差距,因為技術強度旨在實現人人都有機會的民主理想。

7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瞄準優質新遊,騰訊優量匯“遊戲增長飛輪”專項激勵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