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化騰的母校是深圳大學,不過他當年的高考分數是739分,可以進清華或者復旦,但是那年一件特殊的事情導致了那年很多深圳學生選擇了深圳大學。
二、創業做QQ之前,馬化騰在深圳潤迅通訊集團有限公司打過工,而且做到了主管的職務(其實是一個很低的職務)。開發過一款“股霸”的軟體,賺了一些錢;還開發過一款與尋呼機相關的軟體系統,98年底到99年底完成了100萬的營收。
三、QQ出現的,其發展初期速度超出了起初的預想,並且沒有找到收費的模式,沒錢買伺服器。管理層想過很多辦法,在外面做散活(做網站、設計網頁)賺錢養活QQ裡。甚至借錢,並許諾用股票還債,但對方說不用還錢都可以,但是不要騰訊的股票。
四、從出現資金短缺到完成融資,再到納斯達克泡沫破滅,留給騰訊的時間只有6個月,如果這6個月裡沒完成融資,並且王樹在沒有籤協議之前就劃出450萬元,那就看不到今天的騰訊。
五、曾在中國移動的羽翼之下生存,中國移動推出“飛信”產品後,對以前的合作伙伴(騰訊等增值服務供應商)進行“清逐”。
六、05-06騰訊的拍拍和阿里幹仗,結果京東崛起了,這些年京東和阿里不停的幹仗,拼多多又崛起了。
七、歐美人也許懂趨勢、技術強,但對中國的市場不夠了解。Yahoo、Google、MSN、kik等等不是中國市場不讓他們玩,而是它們確實不行。
八、騰訊的很多產品根本不是調研出來的,而是產品經理們自己反覆體驗的結果。
九、3Q大戰,騰訊在法律上獲得了全面勝利,在道義上卻招來了很多質疑,從而導致馬化騰的思維的轉變,騰訊從封閉開始走向開放。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