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百度App就廣告植入道歉#
在廣電決定封殺鄭爽,不再給其任何發聲露臉機會和平臺之後,不出意外,由其父代為發聲的道歉影片一經上線,便引來大量關注,短時間內也迅速登上熱搜榜。
然而,使人熱議的不僅是長達10分鐘的道歉內容,更有畫面中扎眼的“百度APP”廣告植入。
眼尖的網友發現百度這一操作,紛紛將憤怒的矛頭轉向百度,譴責百度賺錢無度。
百度發現苗頭不對,趕緊刪影片+官方致歉。儘管百度聲稱不涉及任何經濟行為,但這樣低劣的操作,還是禁不住讓人為百度捏一把汗。
利用負面做宣傳,本身就是公關大忌,百度不可能不知道。加上鄭爽的事情鬧這麼大,9大官媒發聲,與之相關的媒體或平臺唯恐避之而不及,百度卻敢於“鋌而走險”,進行獨家採訪,是何居心呢?
一方面,足見百度對流量的渴望。儘管鄭爽遭封殺,但其父並未在討伐之列,而此次獨家,必然為百度帶來可觀的關注度;
當然,有些人可能會很好奇:放牌子這種拙劣的操作,還不如面前杵個帶logo的話筒,顯得正式還不突兀。
而這可能是百度的小心思了:牌子一放,效果必然好過簡單的logo,位置明顯,傳達資訊豐富,還能防水印遮擋(當然照樣可以馬賽克)。
但也許正是百度這個小心思給自己惹了麻煩,看似增加了曝光,實則失了人心。
有些熱點最好遠離,即便會給品牌帶來巨大的流量;當流量反噬的時候,以短期獲利去損害長期價值,長遠看來,都不是極不划算的買賣。
NO.2:#小米迴應經銷商維權#針對近期上百經銷商的維權事件,小米終於做出公開回應。除了說明將對渠道體系做出升級和標準化的舉措,還對經銷商的意願表達了理解:對於想要升級的,將提供門店設計、展陳支援等四項幫扶內容;對於不想升級的,將推出有序平穩的退出流程。
然而通篇看下來,讓人感覺小米有些避重就輕,誠意不足。
經銷商維權群的負責人也表示:“小米已經違約,發這個宣告不過想亡羊補牢,規避法律制裁。”
從之前經銷商的反饋來看,主要有三點不滿:一是店面升級或新店選址要求高、成本高,並且需要自掏腰包,導致壓力大,埋怨多;二是合同未到期,便停止官方供貨,對於積壓庫存也沒有後續方案,導致經銷商損失嚴重;三是溝通不明,沒有提前詳細告知升級要求和退出方案,導致“突然”被終止合作,前期的鉅額投入石沉大海。
從此次小米宣告看,僅能解決部分問題,但對於經銷商的補償損失等要求,沒有任何答覆。
原以為小米會妥善解決這個問題,但目前來看,似乎不會這麼簡單。
而從小米的聲明裡,也處處顯示出小米對達成自身目標的渴望和追求,卻絲毫看不出對經銷商的同情和抱歉。
一起奮鬥時,大家“稱兄道弟”;但當小米“飛黃騰達”之後,就開始對經銷商“頤指氣使”。說實話,這樣很不好。
小米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早期對縣鄉級市場經銷商的扶持。以前大家互惠互利,沒那麼多條條框框。如今倒好,小米想提升品牌形象,走“高階”路線了,就開始“卸磨殺驢”:凡是不符合小米形象要求的,統統解約。
有經銷商反饋說,新址選好之後,因為旁邊店鋪形象不達標,所以沒有透過稽核,總不能讓他把旁邊的店鋪也花錢裝修一下。
當然,這可能是小米負責稽核的人太過教條,但有這樣“奇葩”的稽核標準,難道不是管理層“拍腦袋”的決定?
品牌不只是形象工程,更是人心工程。而人心又不僅僅是消費者,更包括員工、經銷商以及合作伙伴。在如今半透明化的社會下,任何小事都有可能被輿論放大。企業往往需要謹小慎微,才有可能避免陷入負面漩渦。
營銷屢次翻車的小米,對此應該深有體會。
然而“屢教不改”,不斷陷入各種爭議當中,難道小米就不能長點心嗎?
不知道,一路探索“新零售”未來的小米,有沒有真正為這些經銷商的未來考慮過。
NO.3:#四家線上教育機構代言人“撞臉”#最近,一位“名師”連續為四家線上教育平臺做廣告的新聞被爆出,引發輿論譁然。
令人驚訝的不是該“名師”通吃四家飯,而是該“名師”的身份令人瞠目:在猿輔導,她是“做了一輩子的小學數學老師”;在高途課堂,她是“教了40年的英語老師”;在清北網校,她又搖身一變,成了一名“專家”。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個所謂的“專家”,不過是平臺找的演員。而之所以冒充“資深老師”和“專家”,無非是為了增加廣告的說服力。
事實上,這種類似的操作,在很多行業並不鮮見。在保健、醫藥品行業,尤其採用得較多。除了扮演“專家”,還有扮演“患者”的,鏡頭前講得頭頭是道,實際上也不過是照本宣科,拿錢辦事。
而廣義上看,很多名人代言其實也存在類似的虛假宣傳的嫌疑。
廣告裡,名人對產品的效果讚賞有加,但實際上他們壓根沒用過,今後很可能也不會用。估計很多人還記得當年成龍代言霸王洗髮水的廣告,後來還誕生了”duang”這個新詞;另外不少名人代言的P2P、化妝品、減肥藥品等,也屢屢翻車。
儘管大家都在斥責線上教育的行業亂象,希望有所改善;但在資本助推之下,線上教育平臺之間的內耗只會愈演愈烈。直到走向合併和寡頭競爭,才能減弱這種“重營銷宣傳,而輕運營和品質打造”現象的發生。
而這次揭醜事件,縱然對這四家線上教育平臺打擊不小,但似乎並不妨礙他們繼續在營銷的道路上你追我趕,兵刃相向。
對於此次“事故”,他們也只會把責任推給廣告製作商,而不會反思自己的營銷和招生策略。
面對線上教育市場的廣闊機會,入場的玩家都不想落在後面,而效益和規模往往很難兩全。
有資本輸血,有巨頭加持,硬著頭皮也要上。於是,“先虧本圈地,擠掉其他競爭對手,然後再坐收漁利”的網際網路打法,再次在線上教育行業上演。
雖然中央紀委監委網站、新華網、光明網等黨媒對線上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批評,並且提出了改進方向,但是要想真正落地,還得依靠各地相關部門的舉措,僅靠線上教育平臺的自覺,顯然是不現實的。
NO.4:#賈躍亭回國有望?獲投20億造車#“沉默”許久的FF(Faraday Future),連日來好訊息不斷:先是聽說要在美國以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方式登陸資本市場;接著又是國內各大資本紛紛入局,恆大、吉利、格力、華髮集團、甚至不乏珠海國資委的身影。
一時間,被人稱為“PPT造車”的賈躍亭再次成為媒體的焦點。似乎,賈躍亭的造車夢再次迎來一線生機。
六年跌跌撞撞,幾度難產又幾度陷入僵局的FF,在賈躍亭完成個人破產重組,不再持有FF股權,退居幕後,並且由拜騰汽車前董事長畢福康掌舵之後,終於從漩渦當中慢慢爬出來。
去年下半年量產的計劃雖再次推遲,但本次各方不置可否的傳言,對FF的“重生”,似乎已是板上釘釘。
經歷過蔚來、小鵬、理想在美股市場的熱捧;蘋果、百度造車;拜騰汽車復活等行業大事件之後,資本市場已然躁熱。此時FF選擇“重灌歸來”,似乎是最好的時機。
於幾十萬被套牢的股民來說,這是一次解套的良機;於賈躍亭來說,這也是“忍辱負重”“一雪前恥”的最好契機。
可即便如此,我們仍不免要給那些看好FF未來的人潑一盆冷水:歷經磨難的FF91即便量產,恐怕也難解FF當下的困局。
資金當然是最大的難題,而資本相不相信,跟企業和產品有沒有前途有很大關係。
企業層面,FF知名度毋庸置疑,但有賈躍亭的“壞名聲”在外,總不免讓投資者帶上一層濾鏡;在產品層面,FF91尚未經過市場檢驗,消費者口碑如何,產品競爭力如何,目前還都是未知數。而無論按照特斯拉,還是蔚來、理想等品牌的發展軌跡,缺錢始終是這類新造車企業面臨最大難題。於FF而言,同樣如此。
當然除了資金,供應鏈、售後服務、營銷、管理等等一系列問題,也對FF未來能走多遠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並且對FF來說,量產只是開始,達到交付一萬輛之後,才是考驗品牌生存的最大難題。
我們不知道FF還能有多少融資,但本次數十億融資的完成,對於想要成為第二個特斯拉的賈躍亭而言,也僅是杯水車薪。
當然,如果本次融資順利,賈躍亭至少有了一絲喘息的機會。但要想“鹹魚翻身”,恐怕還任重道遠。
NO.5:#福特中國廣告把牛年當馬年#1月28日,在中國傳統春節即將到來之際,福特中國來了一波借勢營銷。在官微釋出的長圖上,赫然寫著“2021 中國·馬年”。
但凡對中國傳統生肖年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今年是牛年,然而福特中國這番操作是故意為之,還是無知呢?
不出所料,相較於故意為之,大家普遍認為是福特無知,有網友嘲諷道:“古有趙高指鹿為馬,今有福特牛馬不分”。
在輿論的爭議聲中,福特以答覆一位網友(很可能是託)的猜測作為迴應,“美滋滋”地宣稱:你是不是偷看了標準答案:福特最知名的「一匹馬」,先鋒純電SUV MUSTANG MACH-E國產元年,簡稱中國馬年。
反向營銷也好,錯位營銷也罷,此次福特中國的操作其實算不上高階,反而有些LOW。
首先,拿中國的生肖“開涮”,多少有些不尊重中國文化的嫌疑;
其次,以“中國馬年”的名稱縮寫指代新產品,也有些牽強,“硬拗造型”的小心機,讓人生厭;
第三,反向營銷或錯位營銷不是這麼玩的,不是所有爭議和吸引眼球的營銷都是好的,拿“無知”當“聰明”,只會越演越砸。
當然,如果從營銷的角度來說,福特這次操作,無疑是相當成功的:既引發了廣大網友對新車型的認知和關注,也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可以說一箭雙鵰;並且喜提微博熱搜的結果,也有點遠超預期,結案彙報可以大書特書一筆了。
然而,這次“失敗”的營銷,對福特品牌的傷害可能是很大的。因為大家不會記得你是怎麼圓場的(何況圓場的方式也不怎麼好),只會記得你是如何“無下限”碰瓷營銷的。
本來福特品牌在中國的銷量和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差,如此一操作,更有點“自殘”的意味。
為了一次“效果好”的營銷,而忽略對品牌的傷害,是很不划算的買賣,抖機靈也要分情況。
有時候,真覺得品牌都被營銷帶壞了。為了博眼球,完成KPI,總想著“怎麼引爭議,怎麼有話題,怎麼來”,而忽略了每一次營銷其實都是為品牌積累資產。
“好”的營銷可能帶不來銷量,但卻可以極大提升品牌美譽度;而“壞”的營銷固然可以帶來關注度和短期銷量,但對品牌的傷害卻是長久無法撫平的。
這個賬,品牌方應該仔細算好。
NO.6:#王老吉姓氏罐#趁著節前喜慶,採用紅罐包裝的王老吉想出了姓氏瓶的新玩法,各種“趙老吉”“張老吉”“孫老吉”“李老吉”霸佔眼球,勾起了不少人的興趣。
然而在我看來,這種玩法並不高階,反而有點“東施效顰”,消費者看到這種瓶身,還容易誤以為是某款山寨品。
這種調動消費者參與度的玩法值得肯定,但當你興沖沖地定製完,準備付款的時候,卻發現12罐需要支付99元(新人有10元優惠券),便有可能撇撇嘴,然後取消訂單了。
比正常版本貴出30多元的價格,如果自己買來喝,著實覺得不值;如果買來送人,也總有種過度恭維的嫌疑和尷尬。
很能理解品牌方對定製成本和銷量的考量,但這種操作,確實顯得不太友好。
對瓶身做文章,最為人稱道的要數可口可樂的“暱稱瓶”,娃哈哈的“民族瓶”也很有記憶點。但王老吉的“姓氏瓶”,總有點硬凹造型的感覺。
據說該方案是勝家廣告於2018年提出來的,放到今天才用,多少有點臨時湊數的感覺。而當你知道勝家之前做方太,便用過類似招數的時候,便對這次創新更加不滿了。
當然,創意互相借鑑無可厚非,同一家公司更是容易“借用”。但從實際體驗來看,這次效果恐怕不會很好,起碼在產品口碑上不會有過好的成績;在助力銷量上,就更別說了,還不如“買一送一”來得立竿見影。
但完全否認廠商的努力,也未必恰當。起碼在複姓的娛樂調侃上,能看到傳播的契機。如果品牌利用好UGC傳播,或許會帶來很不錯的營銷效果。
有時候預感到正路走不通,另闢蹊徑,或許也是一條值得一試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