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當過世界首富,而且不止一次,總共得過22次世界首富。
所有人都好奇:比爾·蓋茨是如何擁有今天的成就?他有什麼祕訣?
這次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的上線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
可是看完紀錄片,很多人覺得對普通人來說沒什麼參考價值,因為比爾蓋茨能擁有今天,主要靠高智商+好家庭!
但是很奇怪?中國也有高智商+好家庭的人存在,為何沒有人培養出像比爾·蓋茨這樣優秀的人呢?
答案就在紀錄片中。其中最長的一項答案是:媽媽!如果比爾蓋茨出生在中國,他絕對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64歲的比爾在片中說,母親去世那天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
瑪麗是因為乳腺癌去世的,在查出癌症之後,比爾蓋茨就用盡全力去醫治母親。最終,還是沒能留住母親。這個擁有全世界第一財富的男人,在母親離世的時候脆弱的只是個孩子。在母親去世的時候,這位39歲的孩子,淚流滿面的開車,回家。
10歲比爾的房間,亂七八糟,到處都是書。如果讓比爾自己選擇,他寧願整天都呆在房間裡,看書、思考……如果是中國家長看到,會笑得合不攏嘴:兒子智商高,愛好學習。所以,如果比爾出生在中國,很可能會成為學習狀元,但絕不會成為今天的樣子。
但是瑪麗愁壞了。
為了讓比爾出來做點事情,瑪麗費了很多心力。因為瑪麗是社交達人,她發自內心的喜歡關心人們,所以她實在沒法理解這個怪怪的兒子。
她和丈夫想辦法讓兒子參加活動,比如組織運動夏令營。在夏令營裡,孩子們進行奧林匹克比賽,傳火炬、跳麻袋比賽、穿越障礙、拔河、跑步……她們還精心設計,抽籤去誰家做客,讓孩子們學習遵守別人家的規矩,學習怎麼社交。
如果沒有父母逼著比爾去做這些事,他會成為什麼樣子?也許是個弱不禁風的書呆子,也許是認認真真的程式設計師。不管怎麼樣,如果不是父母的逼迫,比爾不可能把微軟帶到現在的高度。
現在回頭去看,會知道當初訓練好處多多,但是當時的比爾並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少年比爾認為父母太專制,他用自己的行動反抗著,要麼幾天不和父母說話,要麼就是大爆發。有一次,比爾在飯桌上對著瑪麗大吼大叫,說了很多粗魯無禮的話。這種情況發生在今天的中國,可能被暴打,可能被帶去進行各種“培訓”,比如很多規範行為的封閉式學校。
所以如果比爾出生在中國,那他可能被訓練成老實的乖小孩,絕不會走在新科技的最前端。
出現問題怎麼解決?瑪麗和丈夫以為是全家的問題,於是去做家庭治療,結果發現問題出在瑪麗和比爾身上。最後,比爾進行了單獨的心理諮詢,經過三個多月的心理諮詢後,比爾意識到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出了問題。這一年估計在1967年左右,那時中國沒有心理諮詢。
即便在今天,中國心理諮詢行業發展有些起色,父母會來尋求諮詢幫助,但通常是想要諮詢師改變孩子,可能是改變行為習慣、改變性取向、改變情緒狀態等等。
養育孩子的過程,需要不斷學習,因為隨著孩子成長,會有新的挑戰。比爾青春期的風波好不容易過去,又迎來新的狀況,這個考上哈佛的兒子要輟學去創業,而且還是未知的新興行業。瑪麗也像大多數父母那樣,很難接受孩子的選擇,千方百計想讓兒子放棄退學的念頭,但兒子很堅決,最後瑪麗同意了。
幸運的是,比爾的選擇是正確的,微軟發展勢頭很好。如果是中國媽媽,估計就覺得兒子已經長大啦,有了自己的事業,我就期盼有個好媳婦就夠啦。
但是瑪麗沒有這樣做,她做的事是把比爾介紹給社群相關人士。因為她想讓比爾意識到公司要為社群做貢獻。這也算是在比爾心裡種下了種子,讓他後來致力於改善環境衛生,與小兒麻痺症做鬥爭,思考未來能源要怎麼辦?
所以如果比爾出生在中國,很難等到39歲才頭婚。
如果比爾出生在中國,他也可能擁有很多財富,但是很難贏得大滿貫,擁有求知慾、擁有友情、擁有財富、擁有愛情、擁有慈善家的心。
總的來說,要研究怎麼才能成為像比爾蓋茨那樣的人,關鍵要研究怎麼才能有像瑪麗這樣的母親。
瑪麗不是完美的媽媽。她愛社交,而比爾超內向,這樣的母子組合,簡直就像上帝的惡作劇,把兩個極端放在了一起。而瑪麗能夠把一手超難的牌,打好,關鍵在哪裡?
總結來說就是十個字:懂得管,懂得學,懂得放手。
懂得管:她堅持讓比爾多出來參加活動,與人接觸。無論比爾有多麼不想出來交際,但這一點是她一直沒有放棄。因為瑪麗清楚人際社交的好處。
懂得學:和比爾衝突厲害的時候,知道去尋求專業人士幫助,而不是堅持自己的觀點。
懂得放手:在比爾和梅麗莎戀愛之後,瑪麗很智慧的後退了一步,把位置讓給梅麗莎。
我希望,中國能有越來越多的媽媽能像瑪麗這樣,懂得管,懂得學,懂得放手。
我希望中國能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像比爾·蓋茨那樣,擁有求知慾、擁有友情、擁有財富、擁有愛情、擁有慈善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