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最近有個觀點說

實體店倒閉跟電商無關,電商也遇到發展瓶頸也開始大批次倒閉撤店,這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規律

但凡事兒要看兩面,電商平臺的發展的確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了切身的便利,對於消費者來說至少買東西方便了,價格看似便宜了;反過來說,電商也給某些行業和實體經濟帶來了很大沖擊,不少實體也在電商的衝擊中尋求轉變謀求生存,或者拉手電商合作,我搞不過你我就拉你合作,或者乾脆關店甩賣旺鋪招租,打不贏我總跑的了吧。

其實,實體店倒閉潮早兩年就逐漸出現了,近一年才明顯地反映出來,為什麼呢?因為大家有切身感受,在自己生活中看見的聽見的,疫情影響又出不了門,天天在家刷手機,於是網際網路就把這個現象放大了。

今年馬老闆從神壇跌落,徹底被罵成了馬孫子,再加上網際網路巨頭們開始搶菜販子生意,開始大舉投入“社群團購”,於是就出現了“實體店倒閉是電商影響的”這種現象級的話題。

疫情的黑天鵝無情地呼扇了一下翅膀

要說2019年大事記的話,全球爆發的疫情絕對是排名第一。

小小的病菌讓大家徹底都坑在了家裡,出不了門上不了班,上不了學。生活用品全靠配送,娛樂活動全靠手機網際網路。

這對實體經濟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服務型行業,零售業,馬上進入了寒冬。且不提不讓開門營業,就是讓你開門營業也沒客流。

沒辦法只好關門大吉,有資本的能扛著熬到春天到來,沒資本的熬著熬著就把自己給熬死了,凡是靠客流量吃飯的實體業態幾乎全部半死不活。

疫情的傳播控制靠大家,作為消費者只能都被迫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消費。線下實體的死活就不是普通消費者能控制的了的了。

電商借坡下驢順水推舟順勢而為了一下

電商對於實體店鋪的影響早已有之,只是近幾年來越來越嚴重;十年前,線上銷售實物佔零售消費總額的5%還不到,到了19年的時候線上實物銷售就佔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0%多,那多出來的15%不是憑空變出來的,而是擠佔實體銷售的份額。

當大家都在拼命計算著優惠券怎麼用划算加滿購物車,努力為雙十一銷售額創新高做貢獻,並且一起歡呼的時候,電商已經早已經悄悄地打殘了擊垮了不少行業跟領域。

兩千多個億的銷售額不是電商平臺變出來的,是我們廣大消費者生生一塊錢一塊錢的給堆出來的。試想一下這兩千多個億銷售額仍在實體店消費會有多大影響力?

去年電商平臺只不過是藉著黑天鵝呼扇翅膀的時候小小的借坡下驢順水推舟順勢而為了一下。

你不是出不了門麼?那多好,線上消費無接觸配送;多美好的生活,天天在家抱著手機動動手指頭就有能“衣食無憂”。

快消品銷量猛增加上出門買菜困難,電商平臺巨頭一看有利可圖,馬上開搞“社群團購”,生生藉著黑天鵝呼扇翅膀造就了一個新風口,而這個新風口居然又是針對線下實體的。

房租成了壓垮實體店的最後一根稻草

商業地產從15年開始迎來了爆發期,一直到17年達到高峰期,那時候“一鋪養三代”輕輕鬆鬆實現,高房租、高增長率,多少熱錢扎堆湧到商鋪投資上。各種房東享受著房產增值的紅利同時,還翹著二郎腿收著租子,房租年年漲價愛租不租。那時候開個門店辛辛苦苦幹一年,等於給房東打了一年工。

今年疫情加速了實體店鋪的倒閉,房租開始普遍下滑,平均跌幅能達到2%-3%。

租金下滑了房東蹦出來了,那個臉上表情能直接做個苦逼表情包。

其實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您就甭跟我談聊齋了,房租漲20%、30%、50%的時候您要麼不吭氣,要麼大言不慚地說是市場規律;房租跌個3%您就哭喪著臉,給我說要還貸款砸鍋賣鐵過不下去了。您過不下去了,我們做生意的就更活不下去了。

以前房租漲點就漲點,靠著客流我還能混個溫飽略有盈餘,即便虧也不會大虧。今年房租雖然跌個3%,可是的沒有客流了,幹賠房租,不關門咋辦?

人是有消費習慣和消費慣性的,現在快節奏的生活和不規律的作息,再加上996跟715的福報,讓我們回家就懶得動,都想多在沙發上癱一會兒。動動手指“吃穿用”的就送上門,何苦再去實體消費呢?

實體店的倒閉潮與其說是電商影響到不如說是消費者的本能選擇。

拋開疫情影響,如果實體店能提供更好的產品,更好的服務,相信就是價格高些,還是有消費者能夠認同的。但是現在去看看很多實體店,買的是比P多多還假的貨,價錢比真品差不了多少,消費者又不傻,當然會去選擇假價格的假貨咯。

實體店的倒閉潮,拋開疫情影響來說,說到底一方面是自己作死,一方面是消費者本能選擇造成的,說穿了就一個“懶”字。

從實體店角度說,實體店“懶”的改變,懶得去琢磨,去提升,那被消費者拋棄了是應該的。

從消費者角度說,因為“懶”得走路我們發明了汽車飛機;因為“懶”的手工生產我們發明了工業化流水線;因為“懶”我們開始線上消費;可以說“懶”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根源,也是商業進化或者退化的本源。

* 本文中涉及到的相關資料均來自於網路,不能作為學術用途,僅供參考

17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三大核心技術被美限制,科技戰即將打響,學者:請求科研人才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