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家國外媒體91mobiles發現並曝光了小米新的設計專利,類似此前vivo釋出的可拆卸式攝像頭設計。
從透露的影象可以看出,相機模組有幾個觸點與手機本體連線,並可以從上面拆卸和安裝,用作獨立的相機開始。這意味著該設計可以實現在正面無開孔的同時,不缺失手機的正面拍照功能。
如果這項專利投入使用,很有可能將會復興摩托羅拉曾暢想過的模組化手機時代。
既能保證真全面屏,又能提升前置攝像頭的拍攝質量,似乎沒有缺點,那麼是不是代表小米會有新機帶著這項設計出現在消費者面前?
未必。
眾所周知,科技企業在創新上競爭激烈,國內手機行業尤甚,很多新想法的出現很容易被“偷”去,這就導致了會有很多專利的註冊是為了“佔坑”。
以外觀專利為例:
2020年我們已不斷聽到各路媒體曝光,小米、華為等明星手機品牌的新外觀專利註冊,但事實上我們並沒有看到符合這些設計圖的新機發布,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專利的申請是作為一種儲備存在,是為了防止被競爭對手擠壓了剩餘的設計空間,從一開始的目的就不是釋出新產品。
比如下圖一,小米被曝光的摺疊屏設計專利:
圖一
圖二
小米註冊的摺疊屏外觀專利明顯撞車了圖二的華為mateXs摺疊屏手機,那它為什麼還要註冊?
因為外折屏的設計很難很難避免和mateXs相類似。既然已經曝光,那說明小米已經在探索外折屏手機,我們看到了一個類似mateXs的設計註冊成功了,但其實其背後還有很多廢案。
這些廢案,有的是因為設計本身的不合理,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和競爭對手的撞車過於嚴重,不能透過專利註冊,即被競爭對手擠壓了設計空間。既然有的設計不能透過專利註冊,何不多申請幾個,說不定就有哪一個在審查中,躲過了認定撞車的關鍵點,註冊成功了,成為了真正可用的儲備。更何況註冊成功後也能夠擠壓其他競爭對手的設計空間。
也許未來我們能看到符合這些設計的產品銷售,但我想更可能的是它們永遠作為一種儲備,永遠留在“糧倉”裡。
如今智慧手機設計空間越來越少,你有哪些手機設計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