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01

在我們大多數人眼裡,我們今天無疑是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科技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尤其是資訊科技的出現和廣泛應用,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人工智慧、大資料、雲端計算等技術的創新不斷湧現。

就連比爾·蓋茨都說:我們正處於最好的時代。

但真的是這樣嗎?這本書的作者就給我們潑了一盆冷水,他從另外一個角度解讀了世界,我們引以為傲的經濟和技術其實並沒有怎麼發展,甚至出現了“大停滯”。雖然這本書是以美國社會發展為基礎闡述的觀點,但是也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畢竟,很有可能,美國的昨天就是我們中國的明天。

你可能覺得這個觀點很反常,甚至有點危言聳聽,現在的世界不是挺好的嗎?為什麼會是停滯的呢?而且這個停滯已經很長時間了,從上個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

02

作者說,20世紀70年代起,那些富裕了很長時間的國家,發展都已開始放緩,這其實就是科技腳步放緩的跡象。我們坐享一個世紀前的科技碩果,並自以為變得越來越富裕且富有創新的活力,其實並不是。

我們自認為創新能力很強,各類技術產品層出不窮,我們時代備受矚目引以為傲的巨大的進步——計算機及網際網路,的確意義重大且影響深遠,但比照20世紀初期高速發展所依靠的電、馬達、汽車、火車等等極大推動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重大變革性科技創新,計算機和網際網路至今沒有讓所有人受益,更沒有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

美國在最近幾十年經歷了幾次金融危機之後,失業率一直高居不下,經濟和社會狀況堪憂,其實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經濟狀況就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停滯。1947年,美國中等家庭收入是21771美元,1973年增長了不止一倍達到44381美元;而2004年,中等家庭收入為54061美元,也就是在過去31年,增長不足22%,這遠遠落後於美國GDP的增速。

03

作者認為,當前美國的繁榮只是一種建立在債務、膨脹的房價和經濟幻覺之上的。美國政府也企圖不斷推行各種經濟刺激計劃,擴大政府開支,全然不顧中產階級的窘迫。

那麼從工業革命開始的過去幾百年,美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了今天世界的霸主和超級大國,是為什麼呢?作者將作者現象通過一個比喻進行總結,過去300年,美國一直生活在物質財富唾手可得的狀態,就好像我們已經把懸掛在低垂樹枝上的果實已經摘完了,剩下來的都是非常難摘的果實。而美國社會正在處於這個階段。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過去的繁榮或者說這些低垂的果實的原因吧。包括三個方面:

1:閒置的土地。直到19世紀末,美國有大量豐饒而廉價的土體閒置資源可供開發。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在上面創造財富。

2:科技的成就:從1880年到1940年這段時間,科技取得了巨大的、具有顛覆性的成就,包括電的應用,電燈、發動機、汽車、飛機、電話、自來水、藥品、大規模生產技術、打字機、照相機等偉大的革命性的發明創造問世。

3:聰明但未受教育的孩子:1900年美國只有6.4%的適齡人從高中畢業;而短短60年之後,上升到60%。而且60年代末,這個數字突破到80%。但此後就開始回落。現在有1/3的大學生退學,這個數字在20世紀60年代是1/5。在畢業率最低的200所大學,只有26%的學生完成了學業。

在人口紅利、科技紅利和土地紅利的三個基礎上,成就了美國過去幾百年的巨大成功。然而,從1970年之後開始,逐漸趨於停滯甚至回落。那些坐享其成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

04

其實不僅是美國,在其他的以創新型經濟主導的國家,包括北歐和日本的人口持續在減少,同時在書中也列舉了在全球範圍內的創新水平和人口之間的關係,呈現出非常緊密的聯絡。這是為什麼呢?

對一個處於平均水平的人來說,在19世紀做出重要發明創新,比20世紀容易很多,這是因為那時候能讀大學的人寥寥無幾,導致很多業餘選手都可以發明創新。1873年,創新率的平均值達到了顛覆,差不多與電和汽車的發明為標誌的現代世界開端同步。而1955年之後,創新率幾乎斷崖式下跌,具有革命性的創新越來越少,其中國民收入水平和教育的支出是創新少的一個原因。

有分析顯示,直到今天,創新僅僅只是為極少數人增加了巨大的利益,而對大多數人增加了一點點的好處。我們可以看到,作者認為今年的創新,都是“個人用品”而不是“公共用品”,當前的創新僅僅是令經濟和政治特權範圍擴大,從政府那裡獲得更多資源,而對公共利益並沒有多少實際的好處。大部分財富都積累到了少數富豪的手中。

過去10年,大部分富豪的收入來自於金融創新,2004年為例,美國的上市公司高管收入前萬分之一的排行榜中,非金融類公司的高管只佔不到6%。同一年,前25位風險基金經理的收入加總起來,比全部標普指數500的CEO的總收入還要多。華爾街年收入超過1億美元的投資家的人數,是同等收入的上市公司高管的九倍還多。

日益擴大的收入差距和逐漸放緩的創新產品,其實是同一個發展路徑,這個趨勢表明,更多地適配少數個體的需求,而更少地考慮公眾的需求。同時看看我們的周圍,除了網際網路以為,我們用著和個世紀一樣的交通工具,汽車、飛機、輪船甚至單車。我們的食品和醫藥用品等等真實的生活物質並沒有跟過去有太多差別,或者說本質的區別。

從過去幾十年的生產率資料看,美國的生產力在持續提升,而且生產力提升速度還在增長,從1996-2000年,生產力平均每年提升2.8%,而2000-2004年,增速達到3.8%。看起來不錯。但是仔細分析這些資料。比如2005年,金融領域對美國GDP貢獻是8%,而且這些資料增長的背後,帶來了房地產泡沫和金融危機。同時作者指出,在經濟體中,政府的角色越重要,所公佈的GDP增長資料就越不符合實際,同時,政府財政支出在經濟中所佔的比重越高,就越難確切知道我們的經濟實際增長情況和生活水平。在美國曆史上創新的高峰期19世紀中期,政府的財政支出一直保持在GDP的5%左右的較低水平。

醫療產業價值

醫療服務在美國的GDP中所佔比例很大,差不多超過17%,到底它的產出怎樣呢?

我們買一個蘋果咬一口很快就知道它的好壞。但是我們看一個醫生,很難評估這個醫生的醫術到底怎麼樣。所以,準確地說,我們對醫療產業效果的檢驗並不那麼準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醫療保障體系我們一部分的費用並不是自己出的,而是由保險公司和政府買單。

醫療產業是美國經濟增長最快的主要領域,而且支出的比重也是最大的。但是從資料看,對美國人的健康狀況似乎並沒有改善太多。著名的蘭德公司在1970年代做了一項研究,讓參加研究實驗的對照組中的幾千名美國人享受百分之百免費的醫療,不過醫療保險的自負部分還是要正常承擔。結果發現,這個對照組使用醫療服務的概率相較正常狀況下高出了25%——30%。然而,除了對最為貧困的人群有幫助,免費的醫療服務並不會使得人們更健康。

教育支出佔美國目前的GDP的6%左右,是一筆非常大的投資。但是,這意味著教育更好了嗎?在美國國家教育發展評估協會2009年的一份報告指出,17歲年齡階段的人群平均閱讀水平,平均數學成績等跟1971年沒沒有什麼差別。貌似教育效果並沒有明顯提升,而且當前美國的高中畢業率也正在下降,1960年美國高中生畢業率達到80%,而今天的畢業率為88%,但其中20%是通過學歷考試拿的證書而已。同時人們在教育上的支出也增加了很多。1971年,每個學生的教育費用是5593美元,而在2006年,增加到12463美元。

可以看出,美國在教育上的投入要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平均水平,美國GDP中的25%用於了教育和醫療,但教育水平和醫療水平卻沒有其他國家強多少。

06那如何才能走出“大停滯”呢?

當前美國在政治、經濟、教育、醫療、技術等各領域都暴露了“低垂果實”的問題,大量的容易的低垂的果實已經所剩無幾。剩下了的都是需要我們付出巨大代價才能獲取的進步。那麼如何才能破局解決問題呢?作者提出了幾個利好的趨勢。

1、中國和印度正在成為全球創新的領導者,為全球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商品和服務。美國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尋求科學突破,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求創新。

2:網際網路可以為利潤增長貢獻更多。目前網際網路的發展正處於初級階段。未來幾十年,它將極大地促進科技發展。

3:美國在提升中小學教育品質上投入了更多在資金和關注,並逐步建立起了更好的監管體制。在未來一段時間後,我們可以期待新一批的“低垂的果實”出現。

同時,作者最後提出,要在全社會範圍內提升科學家的地位,而不是僅僅是政府提供資金支援,每個人都應該鼓勵和支援科學研究,科學進步雖然相對低速,但在更長的時間尺度上,將讓我們獲得重大的革命性的進步。就像20世紀的科學技術進步帶來了廣播、電力、炸藥、飛機、機車和鐵路等革命性的產品一樣。

最新評論
  • 1 #

    美國的繁榮是虛假的,那麼哪個國家的繁榮是真的???

  • 2 #

    美國虛假繁榮,值得我們深思

  • 3 #

    對人而言難摘的果實,代價回越來越大,而且極有可能入不敷出

  • 4 #

    當今世界形而下發展到了極致,卻沒有與之相適應的形而上跟進,不管誰在任何時代被譽為偉大的哲學家,康德,黑格爾,海德格爾……很顯然,哲學是滯後了,嚴重滯後了,重啟中國古典哲學研究,中西結合,重建新的哲學體系才是重中之重,形而上是主心骨,指導行為的主心骨。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高參分析|解讀阿里巴巴未來五年戰略規劃,與你我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