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於蘋果手機Siri肯定不陌生吧,相信很多人跟小編一樣,無聊的時候,就喜歡調戲一下這個智障的傢伙。
不過最近啊,蘋果Siri又攤上大事了!
據英國《衛報》訊息,蘋果Siri團隊承包商透露,Siri會對人們的隱私活動進行錄音,並將音訊偷偷發送給第三方評估師進行人工評估。
舉報人表示,這些錄音有一些是使用者的正常喚醒,有一些是Siri意外被喚醒。他們能夠自由地檢視大量的錄音內容,並且這些資料可能還附帶著使用者的位置、聯絡人等隱私資訊。因為擔心這些資料可能會被濫用,他們選擇公開這一訊息。
聽別人隱私也是很尷尬的事,舉報的外包員工說“你肯定能聽到醫生和病人討論病史,有時候你還能聽到在汽車引擎的轟鳴聲裡有人似乎在討論毒品交易,甚至你還會聽到有人嘿咻的時候剛好就被錄了音。”
這些錄音資料,被用以改善Siri語音體驗並訓練Siri更好地理解語音指令。
那麼,對此Siri自己是怎麼說呢?
雖然Siri沒有直接說,但蘋果官方可是承認了的。7月27日,蘋果公司發表官方宣告,稱只有不到1%的Siri響應會被分析以改善服務。
宣告中提到:僅有一小部分Siri請求會被分析用以改善Siri和聽寫。使用者請求與使用者的Apple ID並無關聯。Siri響應會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分析,所有稽核人員都有義務遵守Apple嚴格的保密要求。被上傳的只是一個非常小的隨機子集,不到Siri日活的1%,用於分析的內容,通常長度只有幾秒鐘。
畫重點:
我們每天只盜取1%的客戶資訊,還有99%的晉升空間;
雖然我們偷聽客戶隱私,但偷聽時間大多是幾秒,聽不到整段床戲的……
簡直就是笑話!就憑蘋果龐大的使用者基數,1%也是可怕的數字吧。“錄音幾秒鐘”“不到1%”,哪怕是1‰也是侵犯使用者個人隱私了!
前段時候,《華盛頓郵報》進行了一項隱私實驗,實驗發現,當允許後臺應用重新整理時,一些iOS應用會利用這項功能定期向追蹤公司傳送資料,包括手機號碼、電子郵箱、地理定位、IP地址等資訊。
一週的測試中,共發現5400個追蹤器,或在深夜洩露個人隱私。
應用內的追蹤器有多種不同的目的,例如建立精準廣告等等。但沒有辦法知道,哪些應用在使用追蹤器,以及哪些資料被髮送出去。蘋果公司向來以重視使用者隱私著稱,在今年1月份的CES上,還曾打出宣傳語“讓iPhone上發生的事就留在iPhone上”,意思是蘋果不會檢測使用者資料,不會窺探使用者隱私。對此,網友表示,不只是蘋果的Siri,其他APP以及安卓系統,也存在這種現象。有時候下午跟朋友聊天說到了個啥,晚上某寶上就給我推薦了。
那麼,大資料時代,我們如何拒絕“裸奔”呢?以iPhone為例:
蘋果公司表示iOS中“詢問Siri、聽寫與隱私”可在“設定”-“Siri與搜尋”中檢視,還提供了關閉Siri的方式,即同時關閉“用‘嘿Siri’喚醒”和“按下主螢幕按鈕使用Siri”。
蘋果手機每天都會自動傳送診斷和使用資料來幫助Apple改善產品和服務,儘管蘋果公司表示這些資料只作為研發用途,如果介意的話,可以在啟用手機時或者在“設定”裡找到“隱私”-“分析”,關閉“共享iPhone分析”。
對於應用傳送使用者資料的情況,建議大家通過“設定”-“通用”關閉“後臺App重新整理”。
關於Siri涉嫌洩露使用者隱私的事,我在貼吧看到了這樣一個投票,“對此你感到震驚嗎?”
網友的投票結果,真的讓我“震驚”了!65%的網友覺得“見怪不怪”。
如果你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隱私了,誰會在乎?
存在並不代表合理,蘋果不是第一家被曝侵犯使用者隱私的公司,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家。
住酒店被偷拍,
用手機被監聽……
各位如何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各類隱私難題?
- 1文看完Iphone12釋出會,不帶充電頭成為最大槽點
- 蘋果將於9.8釋出iPhone 12,10.27釋出Apple Glass?
- 蘋果一週熱門:Epic Games VS Apple, iPhone 12傳聞和iOS 13.6.1
- 富士康“重金求人”!內推一個獎9000元,新iPhone量產難?
- 除了能檢測睡眠,甚至還能催你洗手,蘋果表新系統上手
- 蘋果 Face ID 新玩法,製作有趣的 Memoji 工牌
- 死磕到底?庫克強硬發聲:調查可以,但蘋果絕不讓步
- 在中“特權”剛被撤,庫克馬上宣佈新計劃,蘋果要“反擊”了?
- 3萬應用慘遭下架,蘋果在華特殊待遇被取消,庫裡或發起反擊
- 蘋果動真格!一天下架3萬款應用,蘋果為什麼自堵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