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遇到過這類情況:
剛剛跟朋友聊起了健身計劃,轉眼間網路平臺就開始給你推薦各種健身用品;
剛剛跟家裡人開始商量晚上要不要吃火鍋,轉眼間各個App就爭相給你推薦附近的火鍋店。
顯然這樣的精準推送已經不能用簡單的“巧合”來解釋了。那這些App又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得知我們的需求的呢?
近日,#語音發出後錄音才在繼續#這一話題也上了熱搜,大家開始注意到,就是這些無處不在的竊聽者,讓“隱私”成了網際網路生活中的“奢侈品”。
手機成了他人的竊聽器
近日,App治理工作組專家何延哲進行了一場App偷聽的測試,他在測試過程中發現,我們在傳送語音時,錄音並不會隨著手指鬆開而結束。測試過程中生成了一條時長為120秒的語音。技術人員將語音資料匯出後,經過核實,證實了當測試程式在前臺執行的時候,“偷聽”是可以實現的。
除此之外,就算測試程式以及退至後臺,或者手機處於鎖屏的情況下,錄音仍然可以持續進行一段時間。雖然最後都會自行終止,但根據手機作業系統的不同,鎖屏狀態下錄音持續的時長也有所不同。
透過獲得手機中的錄音資訊,平臺能夠分析其中的內容,甚至對我們的購買記錄、瀏覽記錄、搜尋記錄、手機中的應用程式等資訊進行大資料分析,最終實現對使用者的精準個性化推薦。
除了手機錄音以外,App還透過許多不同的渠道,入侵著人們的個人空間。
令人大吃一驚的是,他發現自己手機上安裝的很多App都存在頻繁自啟動、訪問、讀取手機資訊的現象。
一款移動教學軟體“優學院”十幾分鍾內訪問手機照片和檔案近25000次;另一款辦公軟體“TIM”在一小時內嘗試啟動近7000次,並不停的在讀取通訊錄資訊。還有很多常用的社交、辦公、娛樂軟體也都存在著後臺高頻率讀取手機資訊的行為。
我們感慨網際網路時代的智慧便捷,卻往往忽略了潛在的危機。知乎上曾有人說過一句話:“只用幾分鐘,就能掌握一個人的基本資訊。”一張照片、一段語音背後的引數,可以呼叫GPS全球定位系統資料,分析出你的地理位置和其他資訊。
我們的行蹤、住處輕而易舉就能被陌生人獲取,難道我們不應該害怕嗎?
隱私倒賣成黑色產業鏈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如今,資訊也成了有些人發財致富的渠道。
江蘇警方依法打擊了7家涉嫌侵犯個人資訊犯罪的公司,抓獲了犯罪嫌疑人288人,繳獲公民個人資訊4.68億條,涉案金額9400多萬。透過非法買賣包括姓名、身份證號、住址、電話等詳細資訊,這個地下的黑色產業鏈從中獲得了不菲的收益。
在大資料時代,精準的使用者畫像就意味著更大的市場和優勢,於是許多企業會將目光轉向地下資料黑市。我們的個人資訊成了商品,被明碼標價的出售,流入產業鏈的最後一環,換來的往往是無盡的廣告騷擾和精準詐騙。
去年10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的《個人資訊保護法草案》確立了個人資訊處理應遵循的原則。其中強調了處理個人資訊應當採用合法、正當的方式,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
技術本無罪,但運用技術竊取隱私就是犯罪。要想從根本上遏制個人資訊洩露事件的發生,不僅需要國家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的監管和懲戒,也需要每一個使用者提高個人資訊保護的意識,加強自我防範,在向APP提供資訊和開放許可權時多加小心。
我們期盼著,在未來有一天,我們暢遊網際網路時,不再時刻擔心個人隱私洩露的問題,而是全身心的享受其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