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李覲麟
凌晨時分,家住成都的仲月和男友,屏住呼吸,緊盯手機螢幕,將幾大生鮮平臺的介面來回切換,迅速點選“下單”和“付款”。直到仲月大叫一聲“搶到了!”,才贏了這次“戰鬥”的勝利。
“最近一週,我們每天都得經歷這樣的搶菜大戰。”仲月從沒想到,十年前常常在凌晨偷偷用電腦“偷菜”的自己,現在會熬夜定鬧鐘,在各大生鮮平臺真實地“搶菜”。
這一切,源於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期間,全國各地的人們變得謹慎,儘可能減少出門,避開人群。
於是,原本在2019年屢受打擊的生鮮平臺,似乎迎來新的生機——疫情之下,生鮮電商平臺的需求量爆發,訂單量不斷激增。
然而,在突如其來的風口前,生鮮平臺能否破解貨源和配送難題,順利轉危為機,仍是問號。
需求量暴增,一“菜”難求公開資料顯示,餓了麼今年春節期間,北京外賣買菜訂單量同比增長9倍,商超訂單也同比增長超2倍;盒馬過去一週廣州、深圳、成都等地訂貨量達到平時的5-10倍;每日優鮮除夕至初四期間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21%,預計春節七天總銷量將突破4000萬件;叮咚買菜大年三十訂單量同比前月增長超300%……
然而,想吃上新鮮蔬菜,絕非易事。
蔡州居住在北京,距離他最近一家超市,就在小區大門右側,但在這特殊時期,他不願冒險出門。“每一個平臺的蔬菜供應都比平時緊張,尤其是綠葉菜,早上8點左右就基本沒有了。”蔡州稱,在他居住的區域,每日優鮮在1月26日還曾因為斷貨嚴重,短暫歇業。
蔡州的女友在上海也遭遇了買菜之苦:“以前早起是為了上班,現在是為了買菜。”
在她看來,除了蔬菜難搶,配送小哥也難搶,“因為配送也需要提前預約,常常好不容易搶到了菜,配送被約滿了,只能到門店自提。”
一線城市尚且如此,二三線城市的處境則更加艱難。
“即便可以配送,超時問題也難解。”仲月稱,雖然生鮮平臺上會顯示送達時間,但這段時間很難準時。有一次,仲月提前一天預定的訂單,卻在兩天後才收到。
對此,平臺客服給出的解釋是,“受到疫情防控導致的物流不暢、人力緊缺等影響,部分站點可能因訂單集中,導致配送延時。”
每日優鮮工作人員也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華北區域共投入了1000多名騎手,但由於訂單量繁多,很多配送人員回家過年,人力較缺乏。加上疫情期間比較特殊,好多小區不讓進,則會出現一些延時情況。
生鮮平臺緊急應對,商超借勢“補位”應對短期內爆增的需求,一時間成為各大生鮮電商平臺共同的難題,而不同的平臺也給出了不同應對方式。
從目前來看,與獨立前置倉平臺相比,具有自營實體店或實體零售商超支援,或是擁有農業供應基地等自建供應鏈的平臺能夠更快速地給出應對方案。
例如餓了麼聯合優鮮菜場、菜文基、菜公社、四季生鮮、菜老包等供應商,加大了近期的採購量;京東到家則與沃爾瑪、永輝、步步高、永旺、綠地優選、七鮮超市、世紀聯華等近40家連鎖商超及16家社群生鮮連鎖、菜市場達成合作,定時早晨7點到10點,保障水果、肉禽蛋奶、米麵糧油等生鮮、民生類商品供給。
盒馬鮮生西安葉菜供應基地的負責人表示,“我們是盒馬的訂單農業基地,所以必須按照合同原價供應,且優先向盒馬供貨。哪怕看別人家白菜價格翻幾番,也不眼紅,畢竟我們有穩定性。”
此外,緊急調配全國農業基地與批發市場的貨源,進行多渠道的補貨,也是不少生鮮平臺的選擇。
其中,每日優鮮緊急調配了內蒙古、雲南、山東、北京周邊等多個果蔬產地的貨源,採購人員駐守產地協調生產和發貨,平均每天向全國十餘個城市供應300多噸蔬菜。
但不可忽視的是,當生鮮平臺因供應能力較弱、運力不足等問題手忙腳亂之時,各地的商超App卻已迅速“補位”。
在重慶生活了近三年的劉弘宇對永輝超市並不陌生,但此前並不知曉永輝買菜App,“平時要麼去菜市場和超市,要麼用幾個比較大的生鮮App,一直沒有想過要下載超市的App。”劉弘宇沒想到,疫情期間,“永輝買菜”成為他常用的一個軟體。
永輝生活-到家方面此前透露,永輝雲創創始人張軒寧於正月初二即緊急開會,表示線上銷售是重點工作,要全力保障供應。
此外,重百超市推出的“重百優選”、大潤發超市的”大潤發優鮮”和步步高超市的“小步到家”等商超到家平臺也迅速加入賽道。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1月,步步高超市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3%,線上到家業務環比增長3倍。大年初五,“小步到家”在長沙西區27個小區首發,上線一個小時,就突破了1000單。
餓了麼相關人士同樣表示,在武漢、北京、上海、杭州等38個主要城市裡,一共有近6萬家生鮮與商超門店,提供線上買菜、線下配送到家的業務,涵蓋蔬菜水果、肉禽水產等多個品類。、“非常時期供給難免出現波動,我們會盡全力保障消費者的需求。”
生鮮平臺能否轉危為機?2019年,一度受到無數投資者關注的生鮮電商行業慘遭“洗牌”。
2019年10月,總部位於漳州的“迷你生鮮”釋出宣告,稱因經營不善、長期虧損,已經暫停運營;11月,被譽為“生鮮電商黑馬平臺”的呆蘿蔔資金鍊斷裂,1000多家店一夜之間關門;12月,中國生鮮電商鼻祖易果生鮮因拖欠1400多萬債務,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資料則更為直觀。中國農業生鮮電商發展論壇公佈的資料顯示,在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只有1%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的7%是鉅額虧損。在資本的較量中,生鮮電商平臺大多都已落敗退場。
但近期暴漲的線上買菜需求,或將生鮮電商再一次推向風口。
17年前的非典疫情,為遠端教育培育了第一批消費者,也給淘寶這類B2C網站帶來了生機。這一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又能否為生鮮電商平臺的客群培養提供機會?
此外,疫情之後,線上買菜將不再是“最佳”或“唯一”選擇,使用者數量與需求量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回落。屆時,生鮮電商平臺到底能留住多少使用者,仍是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