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宅在家”成為多數中國人的春節主題,而無論是在環境複雜的疫區還是其他地區,無人狀態似乎瞬間成為最安全的狀態,一系列無人化設施也開始被寄予厚望。

2月6日,京東物流的智慧配送機器人完成在武漢的首單配送,成功將醫療和生活物資從京東物流武漢仁和站運送至武漢第九醫院,後者是武漢市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定點醫院,堪稱本次疫情核心區中的核心。

而在火神山醫院交付當日(2月2日),由湖北中百倉儲和阿里巴巴旗下淘鮮達團隊合力搭建的無人超市也被賦予新的使命。

與此同時,智慧快遞櫃成為多家快遞公司投遞的首要選擇,騎手“無接觸配送”也正在成為末端配送的標配。

一場無人軍團的特殊戰“疫”悄然打響。

京東物流智慧配送車駛入疫情核心區

繼2月2日,火神山醫院交付時,醫院內啟用的無人超市引發社會關注外。2月6日,京東物流的智慧配送機器人順利將醫療物資送到武漢第九醫院,成為無人裝備在抗擊疫情時發揮獨特作用的又一例證。

“京東物流武漢仁和站距離武漢第九醫院的距離也就幾百米,因為考慮到配送可能涉及到醫院內的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所以疫情爆發後這個站點的配送工作一直沒停過。”京東物流武漢市青山分割槽經理周建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同時,周建斌告訴記者,相較於一般社群的配送單量,第九醫院每天的配送壓力不算大,但因為是疫情的核心區,最大的挑戰是快遞員的安全和心理壓力。而通過使用智慧配送機器人,在減少快遞員壓力的同時,也能讓節省的運力支援其它網點。

據了解,目前京東物流在武漢仁和站僅投入使用了1臺智慧配送機器人,但該機器人已經承擔了第九醫院50%-60%的配送任務,同時還承擔了醫院周邊臨近3個小區的配送任務。

實際上,早在2017年“618”時,京東集團就宣佈智慧配送機器人在中國人民大學完成首單配送。此後,京東配送機器人歷經迭代,但在測試場景上多侷限於園區內。

“2019年下半年京東配送機器人已經在進行公路測試,而且可以做到在沒有安全員陪同的情況下順利完成配送。”對於京東智慧配送機器人的最新研發情況,京東物流X事業部自動駕駛研發部負責人孔旗向記者表示,目前在京東物流武漢仁和站投入使用的智慧配送機器人已是最新版本,不僅不需要安全員跟隨,而且經過了道路的雲模擬測試後,僅用2天時間就完成了醫院及周邊道路的配送測試。

另外,儘管此次用智慧配送機器人支援快遞站點是京東物流在疫情面前做出的緊急調配,但在孔旗看來,這次嘗試或也將對智慧配送機器人的後續研發升級和普及應用帶來極大的利好影響。

“我們計劃在近期加大配送機器人的投入,到4月底能再投入50輛,預計到2020年底可有接近百輛配送機器人投入使用。”孔旗表示。

疫情陰霾下 無人裝備“火了”

疫情當前,為了儘量減少人員接觸帶來的新冠肺炎傳染風險,“無接觸配送”近乎成為物流行業的標配。而除了智慧快遞櫃的使用外,包括無人機、配送機器人、無人倉,乃至一度被“遺忘”的無人超市都成為黑科技助力抗擊疫情的利器。

受此影響,從無人機、無人零售到人工智慧等概念板塊連日大漲。

其中,無人機概念股在經歷節後開盤跳水後,2月5日-7日的漲幅分別為3.19%、3.49%和2.31%。板塊成分股中,2月7日,威海廣泰(002111.SZ)、華力創通(300045.SZ)、民德電子(300656.SZ)、航天電子(600879.SH)、雪萊特(002076.SZ)漲停。2月4日-6日,中國衛星(600118,SH)連續三個漲停。

機器人概念股中,三豐智慧(300276,SZ)、機器人(300024,SZ)、上海滬工(603131,SH)、山東威達(002026,SZ)2月6日漲停,科創板股票江蘇北人(688218,SH)大漲逾13%。

同樣,人工智慧概念2月7日漲幅達3.02%,前三日漲幅分別為1.13%、3.13%、4.10%。成分股表現上,2月7日,包括暴風集團(300431.SZ)、金科文化(300459.SZ)、網宿科技(300017.SZ)等12支個股漲停,96支個股上漲。

另外,無人零售板塊2月7日漲幅達3.94%,2月5日、6日連漲1.99%和3.55%。成分股表現上,2月7日民德電子、新開普漲停,遠望谷報漲9.29%,佳都科技、紅旗連鎖、匯納科技漲幅均在4%以上。

除此之外,天風證券姜明團隊在研報中提出,快遞行業需求預計將較旺盛,而快遞櫃則在疫情肆虐時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被認可接受,短期利好快遞櫃運營商效率的提升。2月7日,快遞櫃概念股大幅上漲,其中智萊科技(300771,SZ)、新北洋(002376,SZ)漲停,三泰控股(002312,SZ)漲幅也超過6%。

“無人”時代將全面到來?

不過,儘管“無人”相關概念股在這段時間漲勢引發了廣泛的關注,但是相比於在疫區大顯身手的配送機器人,普通人對於無人“黑科技”的接觸更多的還是樓下小區裡的智慧快遞櫃。

1月23日,國家郵政局發出緊急通知提到,對於寄往武漢的郵件快件,投遞人員將與收件人電話聯絡預約投遞,首選投遞到智慧快件箱,以減少人員間接觸。隨即,智慧快遞櫃成為包括順豐、通達系等快遞公司在當下特殊時期投遞的首要選擇。

而近日,隨著省市的防疫管控升級,越來越多小區開始封閉式管理,人員進出也進行了嚴格限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北京市豐臺區一小區保安處了解到,由於小區採取封閉式管理,外來人員禁止入內,而智慧快遞櫃放置於小區內部,所以目前處於“半停用狀態”,取件仍需要前往小區門口。而如此現象也在全國較多小區上演,不少消費者在社交網站上吐槽智慧快遞櫃在小區封閉後形同虛設。

不過,就在2月6日,國家郵政局呼籲設有快遞櫃的小區,能給快遞小哥開啟方便之門;沒有快遞櫃的小區,建議劃定接收快遞區域。實際上,智慧快遞櫃在疫情影響下的使用尷尬,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無人裝備在實際使用中面臨的一些政策和規則性挑戰。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的“最後一公里”一定是智慧化、多元化以及共享化的。不過,即便新物種頻出,依然存在使用者體驗、盈利模式不清晰等諸多痛點亟待解決。

而在無人機、無人駕駛等技術在現實生活中大規模應用落地時,也需要在資本層面、法律政策層面、基礎設施的系統支援層面做到配套發展,才有機會迎來大規模商業化的應用。

因此,對於走出實驗室不久的智慧無人裝置來說,則也需要更多認識與接受的時間,由此看來,“無人裝備”全面實現,仍尚需時日。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什麼是【淘小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