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話說,無線君在很久很久以前想過一個問題:我們身邊的充斥著能量,為什麼不能用來給手機充電?

這些能量有太陽光的照射,有基站和無線路由器的輻射,還有人的體溫,甚至做飯時的天然氣灶不也是巨大的能量之源麼?

手機無時無刻不在接收著這些能量,但卻竹籃打水一場空,能量白白地耗散掉,難道這一切只能是不可逆轉的熵增?

後來,“無線充電”技術橫空出世,無線君是期待不已的。想象著有一個內置於插座的玩意,可以源源不斷地定向發射能量,並能持續跟蹤手機,可在一個房間之內任意移動隨時充電。

然而當看到實物的時候,卻著實讓人失望。原來所謂的“無線充電”,還是要把手機放到一個圓盤上,不能拿起來。雖說不用插線,但一般充電線可以滿足一定的移動需求,這個就不行了。

食之無味,棄之有肉,用“雞肋”來形容最恰當不過。

然而,近期看到小米的“隔空充電”技術之後,不禁發現,技術還是在悄然之間進化的,不知不覺間,很多曾經想象的東西都變成了現實。

其實,無線充電本質上,就是電磁波和電流之間的轉換,只要開機上網,我們的手機就在孜孜不倦地進行著這項工作。

手機天線接收到基站發來的微弱電磁波訊號,再轉換為電流,最終透過內部複雜的軟硬體模組還原出訊號中攜帶的資料。

也就是說,手機可以接收到基站傳來的能量,只是這些能量是用來傳遞資訊的,並沒有用作無線充電。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給家裡放一個類似基站的裝置,源源不斷地對準手機發射電磁波,手機接收之後轉換為電流給電池充電,只要能量足夠強,不久能實現無線充電了嗎?

事實上,小米也是這麼做的。

從宣傳影片中看出,這個“隔空充電”方案需要給家裡放一個訊號發射器,尺寸還相當大,跟個飲水機尺寸差不多了。

之所以這麼大,是因為它用到了5G基站的一些技術,能把能量像手電筒那樣集中起來,對準手機定向發射。

第一個技術是:大規模天線陣列。小米宣稱訊號發射器內含144根天線,跟個5G小基站差不多了。

第二個技術是:波束賦形。天線越多,發射的訊號能量越集中,指向性越好。目前除了5G之外,無線路由器也在廣泛使用這個技術。

第三個技術是:毫米波。毫米波是指頻率在30GHz以上的電磁波,由於頻率高,因此波長很短,為毫米級別。波長短了,天線也就小了,因此訊號發生器裡能塞得下這麼多的天線。

用到了這麼多的5G技術,可不就相當於把基站搬到了家裡?

因此,這個技術剛一公佈,就有人質疑為了充電,讓人白白承受更多輻射的問題。

其實中國對電磁輻射限值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能正常上市,說明它必然是通過了相關測試的。

但有形的測試容易透過,人心的疙瘩卻難以解開。

當然,這款產品屬於實驗性質的,也並非要用於手機充電,而是為了智慧家居而生。

因為家裡可能有非常多的智慧聯網裝置,它們的供電都依賴於電池的話就非常麻煩,而有了隔空充電,萬物互聯,實時線上就有了堅實基礎。

小米,其實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13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從事多年java開發人員,給新手小白的建議,適合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