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 疫情催化前置倉大跨步前進五年

今年疫情嚴重的城市逐漸採用封城,封小區,封樓的措施來隔絕瘟疫。就算不封,老百姓也傾向躲在家裡不出門,所以自有供應鏈配送的電商紛紛脫穎而出,其中生鮮電商算是這裡算最剛需的,尤其在封閉小區後,購物必須通過配送,而生鮮由於特殊性,儲存時間極短,因此必須高頻復購。

此前的生鮮電商行業一直處於艱難爬坡狀態,市場4萬億很性感,投資人也願意搶佔賽道,但是實際操作起來是需要大量時間和金錢成本教育消費者,本來生鮮電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錦上添花,可有可無,結果在這個春節中,生鮮電商搖身一變成為了真正的剛需。

而在瘟疫爆發前不久,還是另一番景象。盒馬的CEO侯毅2019年底還曾公開表示,前置倉是偽命題,不可能盈利,前置倉模式是不成立的,是做給VC看的。

侯毅在這個事情上確實有發言權,在給盒馬填坑的過程中,盒馬陸續開了80家盒馬小站,經過自身嘗試,侯毅總結前置倉主要有幾個坑:

1.前置倉配置有限,商品品類少,客單價不高,強制提高客單價則會提前透支消費者。

2.損耗率高。

3.整個履約成本算下來,包裝材料、運輸、分揀、人工工資、配送等,還時不時促銷,可能就不賺錢了。(配送成本+包裝成本+運輸成本+分揀成本+營銷成本 )

侯毅說的很客觀,之前幾年生鮮市場的激烈可想而知,每年都會死掉一大批公司,截止2019年底大概陣亡了20家生鮮公司,遙想當年,每日優鮮從“帝三鮮”(每日優鮮、一米鮮、許鮮)的格局中殺出重圍,並在18年實現了北京地區的盈利已實屬不易了。

別看生鮮毛利率高,但其實前置倉生鮮電商做起來非常難,前期需要教育市場,依靠補貼拉新使用者,履約成本高,沒有門店的前置倉沒有線下的流量入口,相比商超數字化的大時代趨勢來看,前置倉的每一個客戶都是營銷燒錢來的。

此外還需要砸重金建前置倉,建冷鏈物流,還要養快遞團隊,如此高的成本,還必須要做到降低成本和損耗率,到達一定規模後才能盈利。

因此生鮮電商如果背後沒有雄厚的資本,根本搞不起來。要做到足夠規模效應就不是一兩年完成的事,如果後續融資不及時,大部分生鮮電商都會死掉,這導致後期想進入的投資機構又變得極其謹慎,也意識到這個行業對管理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只有少數優秀公司才能繼續拿到投資機構的錢,頭部效應明顯。

經過這場疫情,更多消費者才忽然發現不能出門買菜時,還可以網上下單送菜上門。這在以前獲得一個新客戶基本需要誘導分享、補貼完成。2020年這場疫情對生鮮電商公司來說,最起碼節省了五年教育市場的時間。疫情成為了生鮮電商發展的催化劑,上門送菜已經不單是個生意,還上升到了民生戰略的層面。

我們來看看各生鮮公司抗疫情期間的表現。

盒馬蔬菜的供應量比平時最高峰的單日還增加了50%,一天要賣幾十萬份蔬菜。從除夕至初九,京東生鮮全國賣出了近15000噸生鮮產品。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地區銷售同比去年春節增長了282%。截至1月30日蘇寧家樂福提供蔬菜5000噸。

永輝到家糧油儲備是平時的3倍供應量,美團買菜北京地區的日均訂單量為節前的2-3倍,叮咚買菜大年三十訂單量較上月增長超300%;近期整體訂單量約增長80%,客單價增加約70%。從除夕到大年初八,每日優鮮實收交易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50%。最為特殊的是美菜網,美菜網本來是給B端使用者送貨,春節期間開始服務C端,還聯合供應商向武漢捐贈了30噸蔬菜支援武漢一線後勤。

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疫情來的忽然,春節期間生鮮電商公司配送人員不夠,再加上後期物資運輸問題,各家銷量將不止這些。因此疫情期間,生鮮電商們徹底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疫情過後,倖存的生鮮電商們將會直接進入下半場競爭,也將面臨更嚴謹的考驗,直接跨入拼管理的下半場。

► 下半場生鮮電商勝負在於科技

侯毅說的沒錯,不盈利就是偽命題,但是好的賽道和商業模式,也不是算帳算出來的,而是執行出來的。盈利的本質,是總收入大於總成本,前置倉生鮮電商客單價已經能上去,難賺錢是因損耗率和履約成本高。因此當務之急是把這兩塊成本降下來。

如何降低成本?依靠的就是科學高效的管理。管理拼的是什麼?拼的是執行。拼的是效率。客單價幾十塊錢的買賣,毛利率20%-30%之間、費用率20%-30%之間,兩個同樣模式的玩家,執行偏差20%,就意味著毛利率少5%、就意味著費用率多5%,結果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除了管理能力,讓我們跨越傳統思維,如何才能把20-30%的費用率降的更低呢?答案就是科技生產力。

英國最大的線上零售雜貨電商叫做Ocado,他的生鮮配送耗損率僅0.02%,每6000件產品中僅出現一件損耗。祕訣在於他自主研發的冷鏈物流技術和智慧倉儲配送系統。

如果還用傳統老舊的人工方式去包裝、分揀,還用老舊的運輸方式,損耗成本自然高。因此如果思維真停留在傳統思維上原地打轉,那永遠做不起來。科技破局才是第一生產力。

Ocado採用的機器人自動揀貨,按照SKU分類形成上萬個垂直單位的網格,而揀貨機器人會根據揀貨指令將貨物自動傳輸到揀貨人手中。揀貨員不動、商品就能自動運送到人面前。

從Ocado的成功我們可以借鑑到,前置倉生鮮電商要成功最關鍵因素如下:

1.採購量大,議價權高,毛利高。

2.自有供應鏈物流,損耗率低。

3. 科學管理集中式倉儲配送,有效降低單位運輸成本。

4.物流各環節自動化,提高效率,降低履約成本。

5可原產地直髮,甚至入股合作。

6.配送費用通過規模效應最大化,一個小區訂購越多,快遞員一次性配送越多。

7.省去門店成本費用。

顯然生鮮電商們出現了新生機,接下來可以節省高昂的教育消費者費用,提前五年完成市場普及和消費者認知改造。這也意味著生鮮電商要把,如何依靠高科技的管理系統和研發現代化的供應鏈物流,降低整個履約成本和損耗率,列為急需解決問題的重中之重。

前置倉的上半場已經提前結束,拼科技,拼效率的下半場已經來臨,跟不上的公司甚至不需要被誰拋棄,自己就會湮沒在時代的洪流中。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會迎來一家千億獨角獸生鮮電商公司。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蘋果iOS 13.4 Beta 1來襲:網友直接吐槽0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