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風品:鄧亮 沈禾

這年頭,專家很忙,線上教育專家更忙。

誰能想到:猿輔導廣告裡自稱“做了一輩子小學數學老師”的專家,竟在作業幫、高途課堂、清北網校上“跨界”教起了英語?

一師幹翻四巨頭,如此集體翻車,在一向燒錢兇狠的線上教育業應是一大奇觀。

拷問誠信紅線、也打開了亂象潘多拉。

回望2020年,4次融資、攬金35億美元、155億美金估值,成就了猿輔導“全球教育科技業第一獨角獸”,可謂滿眼繁華。

然2021年好運似乎不再,煩惱不斷:虛假宣傳、師資實力、盈利難題、燒錢質疑、使用者投訴……

從高光到困境,何以劇烈變臉,猿輔導的未來,還明朗嗎?

01 中紀委點名背後 錢多是好事嗎?

1月18日,中紀委發文《資本漩渦下的線上教育》,直指線上教育的粗放亂象,猿輔導等平臺遭點名。

文章中提到,“由於資本的助推,在這種完全網際網路化的營銷模式席捲下,線上教育存在偏離教育規律本身的可能,不是靠課程品質、教學效果等獲得市場選擇和青睞,而是被資本逐步主導和影響。

批評一針見血。

十年栽樹、百年育人。千百年來,教育從來都是一個講究沉澱、深耕的公器行業。如今竟與資本深度繫結裹挾,如此高調逐利、如此崇尚速度,應出乎不少人意料。

線上教育,本質還是教育,漠視規律、規則,無疑作繭自縛、逃不過一場鬧劇。

細觀上述虛假“穿幫”廣告,正是其中縮影。

猿輔導表示,該廣告由第三方代理商拍攝製作,公司現已與該代理商解除合作。公司廣告投放部門在素材稽核上亦存在疏漏,目前已暫停所有效果類廣告的投放。

客觀而言,有態度有實操,且承認自身漏洞,並沒完全甩鍋,值得肯定。

但反思是否深刻、能否不重蹈覆轍,則還需時間考量。

行業分析師於盛梅表示,“虛假廣告”不止是內控問題,還有模式打法問題,折射出無序競爭、“燒錢”後遺症。更深層看,是一味追規模、缺乏敬畏心、忽視專業力的惡果。

可謂一語中的。

往期看,“燒錢”已是猿輔導乃至整個線上教育避無可避的關鍵詞。紅海競爭,獲客變難、又手握重金,最簡單也最原始的“燒錢”換量、擴容也就愈演愈烈。大小企業滿是爭奪之態,增長焦慮與生存焦慮並存。

猿輔導應算典型代表。CTR媒介智訊資料顯示,僅2020年前3季,猿輔導營銷費用高達70億元。6月電梯LCD廣告上,猿輔導排在首位。

各項冠名,更讓人眼花繚亂。瀏覽其官網,首先入視的就是“猿輔導-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贊助商”。至於《開講啦》、《最強大腦》、《中秋詩會》等熱門綜藝,也頻現其身影。配合抖快平臺的資訊流廣告、影視植入、小紅書種草等新興渠道,猿輔導可謂聲名遠播。

此外,猿輔導還推出了“地板價”體驗課,以高額補貼換取正價課轉化。2019年暑期,猿輔導花費近5億元投放體驗課導流,2020年這筆費用增加到了10億元。

以最新的“寒假語數名師提分班”為例,包含24課時語數直播課,班主任1對1答疑7天輔導、22件文具等,只需4元錢。

高舉高打,吸睛無數。

但錢,大部分不是掙來的,是融來的。

艾瑞資料顯示,2020年線上教育融資金額1034億元。一級市場股權融資中,僅猿輔導、作業幫兩家就佔據超8成份額。

聚焦猿輔導,2020年融資總額達到35億美元。據企查查顯示,猿輔導成立至今共獲11輪融資,融資總額40.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2.37億元。

問題在於,錢太多是好事嗎?

往期看,很多企業乃至新興行業,之所以由盛轉衰、甚至暴雷,就是因為錢多。忽視風險、盲目做大,最終落得一地雞毛。遠如樂視、OFO,近如瑞幸、海航。馬雲曾言,免費是最貴的東西,錢太多會壞事。

箇中敬畏取捨,值得猿輔導深思。

02 老師還是超人?無證教學疑雲 到底啥更香

行業分析師李晨表示,資本不是慈善家,一輪輪餵養無非想博個高回報率的彩頭。只是,催肥只能帶來虛胖,一旦被資本裹挾,企業的真實實力究竟如何?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資重要性不用贅述。名師形象的打造,也是從業者營銷策略的重中之重。

然早在2017年,就有媒體曝光猿輔導部分講師教師資格存疑。猿輔導曾稱官方平臺講師均來自國內前20%的知名高校,被曝光後收斂不少。

目前瀏覽官網,一線老師直接授課;領先師資,經驗豐富更懂孩子;“1%錄取率聘用一線資深師資”,下方配上滾動播放的清北畢業教學名師...... 每個資訊,無不仍在彰顯猿輔導的強大師資能力。

但截至發稿,猿輔導官網可查僅359條公佈的教師資格證號

這是個什麼體量水平呢?

2020年1月,猿輔導官宣全國使用者數超4億。最新資料顯示,其正價課使用者總數402萬。

按4億體量計,持證老師量甚至不足其百萬分之一。即使以正價課402萬戶計算,按照某些課程宣傳的“一對一輔導”,雙師“貼身”輔導,這300多位老師也要每人服務一萬多使用者。

這是老師還是超人呢?是否涉嫌虛假宣傳?是否存在無證授課?

值得注意的是,猿輔導APP中有很多已授課老師的教師資格證狀態顯示為:已報名狀態。

換言之,這類老師存在無證授課可能。

誠然,因疫情原因,人社部等七部門在2020年出臺了“先上崗,再考試”政策。但此政策針對高校畢業生,且有可從事的工作內容等明確規定。

而上述部分老師,已有9年教齡且在猿輔導任職多年,卻一直沒有教師資格證。

2019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所有教師需持教師資格證上崗,且要在培訓平臺和課程介面的顯著位置公示培訓人員姓名、照片和教師資格證等資訊。

很顯然,猿輔導沒能滿足基本要求。

教育是高門檻、重體驗的行業,是一份良心活、也是一份專業活。而可憐天下父母心,眾多家庭一擲千金,無非就想讓孩子不輸起跑線,享受到更高質量的教育。

那麼,上述無證授課,教學質量如何保證?師資質量、水平又如何呢?相比動輒幾十億的營銷費,花錢多充實下師資建設難道不更香嗎?

1月25日,《人民日報》發文,依靠套路製造焦慮,誘導家長搶課買課……在網際網路營銷模式驅動下,線上教育能否保證教學品質、授課效果”?無論融資規模多大,都不能背離教育初衷,要把精力放到教學研發上來,守住服務的質量底線。

字斟句酌,是否值得猿輔導乃至整個行業細思。

03 離職、投訴 品控之思

槽點不止於此。

2020年12月底,一位疑似猿輔導前員工在微博爆料,西安某個年級,離職率逼近50%,但在這一個月時間裡,沒看過一個高層管理人員詢問過背後原因。

另一網友則直接配圖吐槽:猿輔導離職跟海底撈一樣,還要排號過號,跟吃海底撈一樣火爆!

言語不乏偏頗、片面,但也給主打高質高品、王者之姿的猿輔導提了醒:團隊穩定是企業發展基石,尤其是對新興崛起且快速發展的專業服務者而言,本身缺少時間積澱。模式戰略也在摸索階段,若團隊高頻變動恐對使用者體驗、口碑質量、乃至核心競爭力不利。

難道是鐵打的高管,流水的員工嗎?

上述爆料是否只是個例,團隊穩定性究竟如何如何,留給時間作答。

但對一家獨角獸企業而言,九層之塔,起於壘土。要想快而穩、穩而優,完善人才培養體系不可小視。

一些訊號,值得警惕。

截至發文,黑貓投訴關於猿輔導的投訴111條,退款糾紛、誘導消費、虛假宣傳、資訊騷擾等問題不一而足。

以退費為例,1月6日,有使用者在黑貓投訴表示,給孩子花5820元報了三門寒春課,因為覺得課程不適合,且還沒開始,就想退課。退課時卻發現,有1380元包含教材費和優惠券退不了。該使用者質疑猿輔導將優惠券當作費用扣留顯得“離譜”。

2020年6月,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出臺《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字)》,明確當事人雙方責、權、利關係,涵蓋了培訓專案、培訓要求、爭議處理等內容,尤其對培訓收退費及違約責任作出了詳細規定,推動化解校外培訓收退費糾紛的同時,引導培訓機構合規經營。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指出,教育培訓機構要堅持教育初心,加強自律,自覺抵制違法違規行為。尤其是要在教師招聘、課程設計、授課質量、售後服務等方面,對自身嚴格要求,確保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

監管之下,猿輔導能狂奔多久、是否應有更多品控風控之思?

04 內耗與內功 生死線徘徊

也許,有其自身的無奈與急迫。

有媒體指出,猿輔導最大優勢,就是比其他平臺聲量更大。趕超手段也簡單粗暴,那就是大把砸錢,依靠大規模廣告營銷來爭搶流量,帶來漂亮使用者資料、活躍資料,以此支撐其融資能力。

“每收入一分錢,就要花掉兩塊錢,目前線上教育還不是一個跑通的商業模式。”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質疑發人思考。

的確,行業風口+資金加持,面對良好基本面,線上玩家仍在獲客上陷入燒錢混戰怪圈,看似繁花似錦、實則烈火烹油,多是無意義的“內耗”。

中紀委文章中,也對此深入剖析。

廣東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常務副主任方樹生表示:“教育行業本身是一個發展相對較慢的行業,資本力量能推動整個教育行業包括線上教育的快速迭代,資本的助推可迅速做大線上教育培訓規模,但同時也將線上教育行業推向了企業競爭加劇、獲客成本高企、行業內耗嚴重的困境。”

激烈內耗,沒有受益者。

細觀猿輔導,以廣度著稱,其業務領域覆蓋0至成年教育。公司旗下擁有猿輔導、猿題庫、小猿搜題、小猿口算、斑馬AI課等多款產品,為使用者提供網課、智慧練習、難題解析等多元服務。並投資素質教育機構火花思維、豌豆思維來擴大市場,構建護城河。

據36氪訊息,猿輔導2020年財務確認收入超過100億,是目前線上教育領域裡收入最高公司。公開資料顯示,2016-2019年其營收分別為1.2億元、2.4億元、18億元和36億元。

換言之,四年營收約157.6億元,值得肯定。

但拋開持續虧損質疑,作為全球教育科技業第一獨角獸,市場話語權、使用者份額也要畫上問號。

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線上教育市場規模為4041億元,增速16.1%。2020年,在政策利好、技術成熟推動下,預計市場規模將達4858億元,增速升至20.2%。

如此算來,猿輔導的市場份額有多少?這位估值王者,實力底色幾何呢?

雖說教育的多元、個性屬性,註定了市場豐富度與分散度,但猿輔導等巨頭如此投入,也無法讓市場大規模向頭部集中,是否值得考量。

江湖格局分散,意味著還有大競品入局、新競品顛覆的可能,猿輔導的未來發展並不輕鬆。

換言之,疫情“停課不停學”的風口,催化線上習慣養成。但是否能留住使用者,依然考驗猿輔導的內功。

俞敏洪曾坦言,線上教育續班率達到80%是“生死線”,低於這個比例活不了。

猿輔導聯合創始人帥科也曾坦言,猿輔導中小學網課目前的續報率在75%左右,下一個目標是“安全線”80%。

換言之,這家155億估值的獨角獸仍徘徊在生死線、安全線上。

05 “大計”經怎麼念

與猿輔導高調相反,創始人李勇低調異常。

在創立猿輔導前,李勇還是“李甬”,是久經沙場的知名媒體人。從人大新聞系畢業後,歷經多家媒體,最後轉型到網易門戶市場部任總經理,與猿輔導創業團隊成員相識。

從競品看,誰學創始人陳向東、好未來創始人張邦鑫均為老師出身,作業幫創始人侯建彬為產品經理出身,與線上教育的關聯性或要強於李勇。而後者的媒體基因,讓其在營銷戰上強過競品。

只是,砸錢能博出未來嗎?

一句話,教育本質是口碑為王、效果為王。教育實力才是留存與獲客的真正王牌。

從此看,中紀委的上述發文亦有深意:迴歸教育本源,加強引導和監管,督促校外線上培訓機構更好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

的確,行業再火、資本再熱,也非法外之地。

況且,警惕資本侵入和傷害教育,已有實錘之鑑。

2018年底,學前教育新規釋出:禁止民辦園上市,上市公司禁購營利性幼兒園資產。一記急剎,留下行業巨震。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亂象之下、困境之中,如何念好、念透大計經,等待李勇亦或猿輔導的答案。

5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分散式資料庫:資料時代脫穎而出的價值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