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成風的那幾年,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共享產品層出不窮,大多數產品都是曇花一現,甚至從未走進過我們的生活,就早早淪為了失敗的試驗品。只有少部分共享產品存活下來,並且發展越來越好,比如共享充電寶,不過共享充電寶又雙叒叕漲價了!
接連漲價的共享充電寶位元斯拉貴
共享充電寶漲價到底有多狠?
1 元 1 小時的白菜價時代早已經過去了,現在不同地方的價格不一樣,樓梯口2元/小時,電影院門口3元/小時,景區、夜店5元/小時,最高能到9塊錢。如果你一下子忘了還或找不到歸還點,那一天就得花掉二三十塊,多用幾次下來,花的錢都能買一個新的充電寶了
。
《每日經濟新聞》給大家算了筆賬,加電站一輛特斯拉Model 3 每小時電費2.6元,使用共享充電寶的平均價格,已經超過了在家給特斯拉充電的價格,如果按照實際充電容量計算,共享充電寶的價格相位元斯拉更是貴出天際。
曾幾何時,共享充電寶還是一個被人極度質疑的模式,可如今它成了共享經濟浪潮中活的最好的一個,瘋狂的漲價也給運營企業帶來利潤的翻倍,一些城市的代理商,更是依靠共享充電寶代理業務賺的碰滿缽滿。
是誰給了充電寶漲價的勇氣?
是什麼讓充電寶全國集體性漲價,漲得肆意橫生、肆無忌憚?
使用者對充電寶價格不敏感”艾瑞諮詢《2020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這樣分析,業內人也表示可以理解,和所有共享經濟的一樣,經過前期瘋狂燒錢、跑馬圈地、培養使用者習慣之後,共享充電寶已經走到了必須“自我造血”這一階段。
事實也是如此,即使共享充電寶普遍上漲,在特定情況下,人們大機率還是會用。當人們手機快沒電,也沒攜帶充電寶時,場景內的共享充電寶就會變成急需,議價能力變得特別弱。
共享充電寶還能火多久?
回想共享經濟的初衷,利用別人暫時不用的閒置的資源,它的本質是提高閒置資源的使用效率。注意,是閒置資源,而不是新增資源。
而現在這些所謂的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其實已經背離了共享經濟的本意。單車、充電寶都是新增資源,他們對現有社會資源的整合再利用並沒有發揮多少作用。“共享”只是個名義,他們關注的是,投入資本營造出一堆新東西,然後盤算著什麼時候能儘快加倍賺回來。也許終有一天,共享經濟終會走向死亡,但是錯的絕不是共享這種形式,而是中國商業環境缺乏創新精神。
如果終端電池技術仍未出現突破,移動裝置續航時間無法得到延長,市場上對共享充電寶的需求將長期存在。不過,在持續漲價的背景下,消費者會趨向“購買充電寶”還是“租賃充電寶”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