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近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因為他們又雙叒叕“甩鍋”了,不過這次碰上了個“硬柿子”國家電網,最終不得不以道歉收場。答哥本來想盤點一下特斯拉歷年來“甩過的鍋”,但想想大家可能也都見怪不怪了,遂作罷。
話說回來,關於特斯拉的爭議也不全都是負面的,不得不承認他們確實在推動汽車工業進步方面有出人意料之舉,有如特斯拉掌門人埃隆·馬斯克的特立獨行一樣,特斯拉也經常打破傳統,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最近,特斯拉中國製造的Model Y與新款Model 3就取消了傳統FM收音機;剛剛釋出的Model S一改汽車工業一百多年的傳統,在量產車上採用了矩形方向盤,還取消了傳統的換擋桿。
除了取消FM收音機,特斯拉未來還敢把什麼取消了,從而引發整個行業的跟進?答答編輯部頭腦風暴大膽猜想了一下,未來在汽車上,有些東西可能我們再也看不到了……
車鑰匙?替代方案多自從家裡換了指紋密碼門鎖,答哥出門就只會帶上那臺破車的車鑰匙了,機械鑰匙,已經離答哥的生活越來越遠了。
隨著一鍵啟動的普及,汽車鑰匙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小,特斯拉等廠商早就用上了晶片鑰匙,福特的一些高階車型上也配備了密碼解鎖。現在一些具有互聯功能的車型上,我們還可以透過手機app遠端解鎖(鎖定)車輛。自主品牌甚至推出了一些可以透過人臉識別解鎖車輛的車型。
歐尚Face ID
手機廠商們也想接管汽車鑰匙的功能,蘋果已經在iPhone上推出了CarKey,不少安卓手機也具有基於NFC技術的汽車鑰匙功能。
BMW數字鑰匙
也許用不了多久,答哥出門連車鑰匙也不用帶的願望就要實現了。
如果繼續大膽猜測,在汽車鑰匙消失後,緊接著消失的是不是車門把手?在具有電吸門配置的車型上,這或許成為可能。什麼?如果車輛沒電了怎麼辦?沒有什麼困難是一塊充電寶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塊。
後視鏡?功能仍將保留在百年汽車工業發展史上,汽車後視鏡(包括內外)從無到有,不知避免了多少交通事故。但諸如盲區、風阻大等先天不足,這個物理設計終將被新科技取代——流媒體。
現在,流媒體內後視鏡已經非常普遍,除了觀察後方情況的傳統功能,流媒體後視鏡還具有行車記錄儀、導航等功能,大大的提升了用車體驗。
凱迪拉克CT6流媒體後視鏡
而本田等廠商早就打起了外後視鏡的主意,在一些車型上,外後視鏡的反射視野被投放在中控螢幕上,例如撥動右轉向燈,右後視鏡上的攝像頭就會把車輛右後方的畫面呈現在中控屏上,提高了安全性。後來現代起亞等又把影像投放在了液晶儀表盤上。
起亞K5儀表盤顯示側後方影像
但是上述方案依然保留了外後視鏡的傳統設計,一些廠商將此功能進一步進化。雷克薩斯和奧迪先後推出了搭載虛擬外後視鏡的車型,傳統的物理鏡片被攝像頭取代,後方視野由車內的一塊螢幕呈現。
奧迪e-tron流媒體外後視鏡
當然,短時間內後視鏡消失的可能僅僅是其物理形態,後視鏡的功能仍然存在,或許當自動駕駛技術實現非常高的級別,我們才會真正的跟後視鏡說拜拜。
物理按鍵?化繁為簡年紀稍長的朋友應該記得以前的汽車內飾長什麼樣,在一些高檔車上,佈滿按鍵的中控臺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猶如飛機駕駛艙一樣複雜,隨著觸控螢幕的普及,現在的汽車中控臺已經比以往簡潔了很多。
1988款賓利Mulsanne S內飾
不過造車“新勢力”們不滿足於此,它們正在致力於徹底取消汽車內的傳統按鍵,試圖用語音或者手勢控制的方式取代傳統按鍵與汽車互動的功能。
拜騰M-Byte內飾
“我好熱。”、“播放點輕鬆音樂。”、“幫我開啟天窗。”……現在,一句簡單的語音指令就能完成以往復雜的操作。科技的進步讓一切皆有可能。
換擋桿?特斯拉已經在這麼做了取消換擋桿?特斯拉已經開始這麼做了!埃隆·馬斯克在社交網站上表示,Model S會根據路上的障礙物、周圍環境以及導航路線來規劃行駛方向,並可以自動切換檔位,所以駕駛大多數時間不用換擋,若真的要換檔位的話可以在中控螢幕上操作。
新款Model S內飾
埃隆·馬斯克的話翻譯過來就是:我們的自動駕駛不需要人為換擋,但是保險起見,我們保留了人為干涉換擋的功能。
且不論取消了換擋桿的Model S的真實體驗怎樣,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進一步完善,人為換擋可能真的不再需要,現在即便具有L2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BMW燃油車,在自動泊車時也能在前進檔和倒車擋之間自動切換。
只是未來的年輕人,可能永遠也不能體會到手動擋的駕駛樂趣了。
方向盤?腦洞大開編輯部的“蛋蛋後”果然天馬行空,他們堅信,特斯拉能把方向盤做成長方形的就能把方向盤取消掉。因為在埃隆·馬斯克的世(tóng)界(huà)裡,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這聽起來也合情合理,既然自動駕駛技術足夠牛,確實沒方向盤什麼事兒。聽說通用汽車已經計劃這麼做了。不過照這個邏輯,是不是安全氣囊也可以消失了?
通用汽車設計的無方向盤和踏板汽車
答答點評:100多年前,採用蒸汽機作為動力的汽車剛剛被髮明,就受到了不少熱衷於馬車的傳統人士的嘲諷。歷史上每一項劃時代技術誕生之初都會受到非議,如同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一樣,民間的質疑不少,就連各國的法規都可能難以容忍這些新技術的存在。
但畢竟,未來屬於那些敢想敢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