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強勢崛起讓人們第一次認識到了社交電商,並且見證了它身上蘊藏著的巨大潛能。人們意識到即使是在巨頭的夾縫裡,我們依然可以通過模式的創新撕開一個口子,最終實現逆襲。分析拼多多強勢崛起的主要原因,除了抓住了下沉市場之外,對於電商本質的把控同樣是不可忽視的。電商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流量或許是當仁不讓的那一個。
社交電商之所以被稱作社交電商,就是因為它和電商有些千絲萬縷的聯絡,而在社交的背後其實正是龐大的流量。在這樣一個流量紅利見頂的時代,如果我們能夠通過一種相對低廉的方式來獲得流量,特別是對於電商行業來講無疑是一劑解藥。因此,即使對於那些網際網路巨頭來講,社交電商依然巨頭強大的吸引力。正是因為如此,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巨頭才會不約而同加入到了社交電商的戰役當中。
對於初創公司來講,社交電商同樣是一把利器。藉助這把利器,他們不僅可以在巨頭的夾縫中殺開一條血路,同樣可以在資本市場上呼風喚雨。因為拼多多的強勢崛起已經為他們打造出了一個相對完美的樣板,藉助這個樣板,他們不僅可以講故事,同樣可以搞實戰。於是,一場以社交電商為主打的新時代由此開啟。
一
一時間,各式各樣的社交電商平臺開始出現,不斷有新的社交電商平臺獲得融資,社交電商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對於正處於青黃不接期的網際網路行業來講,社交電商無疑是最值得關注的那一個。人人都想要複製拼多多的奇蹟,人人都想要用社交的方式獲得廉價的流量,但是,想要真正達成這樣的目標可不是僅僅依靠社交電商的概念就可以實現的,除了依賴社交電商的概念之外,我們還要更多投入才能真正有可能把握社交電商的紅利。
筆者曾經接觸過一些做社交電商的,他們做社交電商的套路就是遵循以往的淘客、微商的做法,通過開發一些小b需要的小工具來獲得流量。對於小b來講,這些工具的確是他們需要的,藉助這些小工具的確可以讓他們更好地維護好原有的流量。但是,筆者同樣隱約地感覺到僅僅只是關注流量,並不是社交電商的全部,除了流量之外,我們還要關注社交電商更多的細枝末節,才能真正在社交電商市場上掘金。
供應鏈,同樣是值得我們關注,也是考驗社交電商最終是否可以達成交易的關鍵要素。說到底,社交電商還是要講轉化,還是要賣產品,因為只有真正能夠把流量轉化成為客戶,社交電商的商業模式閉環才算是真正完成。社交電商玩家們對於流量的盲目崇拜帶來的僅僅只是表面的火爆,真正能夠把社交電商引向更深大洋的是對於流量之外的細枝末節的精耕。
即使是頭部的社交電商平臺同樣需要重視對於社交電商的精耕,拼多多在實現了強勢崛起之後依然在不斷地完善著以往沒有來得及做的工作。供應鏈正是他們著力打造的重要領域。所謂的供應鏈,其實就是要深入到商品生產的一線,把握商品的品質,減少商品的低端和劣質帶來的流量轉化不高,流量流失嚴重等社交電商的詬病。
在我看來,社交電商的玩家們對於供應鏈的把控和精耕與當下流行的新零售有著一些相似之處。新零售其實就是通過深度介入到行業的流程和環節當中來解決那些在網際網路時代無法解決的痛點和難題,正是因為如此,很多的社交電商玩家也把自己稱作社交新零售。從這個角度來看,社交電商和社交新零售其實是一個概念。
雖然供應鏈對於社交電商來講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性命攸關,但是,真正想要構建起強大的供應鏈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即使是社交電商的鼻祖——拼多多依然都在為建立強大的供應鏈而努力。所以,說歸說,做歸做。供應鏈雖然對社交電商非常重要,但是,想要真正搭建起強大的供應鏈卻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對於頭部的社交電商品牌尚且如此,對於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初創型的社交電商平臺更加不用說了。
因為搭建起強大的供應鏈並不僅僅只是依靠一句話就可以輕鬆實現的,除了有這種意識之外,我們還要有充足的資金支援,還有與供應鏈配套的設計、生產和物流等諸多環節。面對如此龐大的體系,即使是一些頭部的電商巨頭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對於那些依然初創,特別是日常的運轉都需要靠資本輸血的玩家們來講,構建起強大的供應鏈系統同樣是難上加難。
當社交電商缺少了強大的供應鏈作為支撐的時候,說到底就是一個流量的買賣。通過他們賦能小b獲得的流量去融資,藉助融資來輸血,自我盈利遙遙無期。一旦資金鍊出現問題,即使是再大的社交電商平臺都會面臨發展困境。這正是淘集集這樣的社交電商平臺之所以會陷入發展困境的關鍵原因。
透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的擁抱社交電商並不僅僅僅僅只是依靠加持概念,在加持概念的同時,不斷完善社交電商的流程和環節,才是關鍵所在。說到底,社交電商還是要賣貨,還是要回歸到商品本身。這不僅僅只是社交電商一個物種面臨的關鍵問題,對於幾乎所有的電商種類來講都要關注到這一點。
同樣,我們通過這一點可以反向證明或者看待當下社交電商的發展。從表面上看,社交電商市場一派欣欣向榮,熱火朝天的景象,實質上,社交電商本身其實已經蘊藏著巨大的危機。淘集集的退場正是這樣一種發展狀態的真正寫照。想要在社交電商市場內掘金,或許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二
對於阿里、京東這樣的頭部電商平臺來講,他們可以藉助自身平臺的資源和生態體系來完善自己的社交電商品牌。對於初創的社交電商平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們必須要真正明白自己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只有有所取捨,才能夠在社交電商市場上佔得一席之地。
對標拼多多,我們同樣可以看出同樣一種發展脈絡。早期,拼多多的主要目標就是獲得流量,只要能夠獲得流量,拼多多可以想出各種各樣的方式。為什麼呢?因為在任何一家企業的發展早期資金都是短板,想要獲得發展就需要有資金的支援,有投資機構的關注。那麼,投資機構關注什麼呢?通過網際網路時代的洗禮,我們就可以知道,流量是投資機構真正關注的東西。所以,只要有了流量,就有了投資機構的關注,而有了投資機構的關注,就有了資金。從這個角度,我們同樣可以看出拼多多之所以能夠快速擴張的原因——豐沛的流量。
然而,流量畢竟是有限的。特別是在流量見頂的大背景下,流量的獲得更是難上加難。雖然拼多多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獲得海量的流量,但是,並不代表拼多多的這種模式可以被簡單複製。所以,對於社交電商玩家來講,不能一味地迷信流量,更不能把流量當成是延續自身發展的命脈。真正可以讓社交電商玩家長久發展,甚至通過巨頭的封鎖實現逆襲都關鍵還是在於流量之外的自我造血的能力。
如何自我造血?我們還要從社交電商本身講起。社交電商其實依然是電商,只不過是一種距離使用者和行業更近的電商而已。如果我們尋找社交電商的自我造血方式的話,依然要通過上游的商品和下游的使用者來獲得。
對於上游的商品來講,社交電商真正可以發揮的就是降低商品的設計、生產和供應等方面的成本,通過賦能上游產業的方式來找到盈利的方式和方法。這其實和現在我們看到的新零售有著幾分相似之處。可能有人會說,你說的對那些巨頭們有效,對於一般的初創公司來講還是有難度的。
其實,這句話不完全對。深度賦能對初創公司有難度,只能說明人們習慣了用網際網路的平臺模式來發展,不願意去做那些髒活、累活。其實,只要我們願意,我們還是可以通過這種深度介入的方式來找到賦能上游產業的方式的,最不濟也可以給上游產業直接賣貨,通過減少中間經銷商的方式來降低企業的營銷成本吧?所以,我們不能迷信流量,還是要找到賦能上游產業的方式和方法的。
對於廣大的使用者來講,他們的需求無非是獲得物美價廉的商品,如果在購買商品的過程當中能夠有一次美妙的體驗就再合適不過了。所以,我們在投身到社交電商的時候,同樣需要保證商品的“物美”和“價廉”,做到這兩點,社交電商的流量轉化、流量活性其實都是不在話下的。不斷完善供應鏈顯得尤為重要。誰建立了完備的供應鏈,誰就有望獲得充足的流量,無論是頭部的巨頭,還是初創的平臺都是如此。
至於完美的體驗,我現在看到的一個比較真切的案例就是直播。在我看來,直播改變了傳統意義上以圖文、視訊為主的商品展示方式,通過直播,使用者可以更加全面、立體地了解商品。對於使用者來講,其實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模式。透過直播,只要能夠做到足夠細分,我們同樣可以從體驗上來找到社交電商的發展突破口。
當拼多多強勢崛起,社交電商以一種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來到人們的視野裡。雖然社交電商市場充滿了想象力,但是,只要我們能夠找到合適的切入點,社交電商並不是一個虛假的概念,同樣有望可以出現另外一個“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