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與此同時,也徹底改變了生鮮電商的行業格局。

對外出不便的人們而言,配送到家的生鮮平臺成為了重要選擇,生鮮電商平臺的訂單迎來呈井噴式爆發。

01

宅經濟催生新機遇

公開資料顯示——

除夕到初八,每日優鮮實收交易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50%;

春節防疫期間,京東到家全平臺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470%;

叮咚買菜大年三十訂單較上月漲超300%;

美團買菜也表示,春節期間日均訂單量為節前的2-3倍,並呈現持續上漲;

北京地區餓了麼外賣的買菜訂單量同比增長9倍,商超訂單也同比增長超2倍;

盒馬過去一週多在廣州、深圳、成都等地訂貨量達到平時的5~10倍。

這與去年的行業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投資界曾用“一片哀嚎”來形容2019年的生鮮行業。

生鮮電商並非新誕生的風口,早在2018年就經歷過瘋狂的燒錢補貼大戰。進入洗牌期後,資金與經營問題逐漸凸顯,美團旗下的“小象生鮮”、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永輝超市旗下“超級物種”都紛紛關掉了部分門店。

大平臺都紛紛關店,小平臺的經營更是困難。

呆蘿蔔曾傳出“8個月內共計燒掉了18億元”燒錢過快資金鍊斷裂的訊息。

去年12月6日,生鮮電商吉及鮮被曝出“三個月見了上百個投資人而無人出手”,最終融資失敗,規模盈利不達預期,公司將進行大規模裁員、關倉。6天后,易果生鮮被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1411.02萬元。

此外,還有鮮生有請、我廚、妙生活等玩家因經營不善離開賽道。

在這樣的背景下,生鮮行業在2020年的開年等到了“轉機”。

02

危機下的希望,能否轉危為機?

很多人會把今天的新冠疫情與17年前的那場非典拿來比較。

2003年5月初,阿里一位同事被確診為非典病人,全公司都需要隔離。那段時間,阿里施行全員在家辦公。5月10日,淘寶上線了。開啟頁面寫著:“紀念在‘非典’時期辛勤工作的人們。”後來,淘寶網實現了巨大的業務增長。為了紀念非典時期公司的團結和奮鬥,馬雲把5月10日定為“阿里日”。

林軍在《沸騰十五年》一書中寫道:“2003年非典,最受益的公司是阿里巴巴,其對阿里巴巴的影響不僅在於讓電子商務加速推進,更在於讓阿里巴巴獲得內部凝聚力的高度統一,阿里巴巴藉此完成了自己從優秀到卓越的內部躍遷。”

非典疫情帶領阿里巴巴完成飛躍,同時也為另一家電商平臺帶來了生機。

從中關村櫃檯起步的京東在2003年擁有12家門店,受疫情影響,貨物都積壓在倉庫,一臺都賣不出去。 當時,京東多媒體的賬面有兩千多萬資金,北京非典爆發的第21天,虧掉了800多萬,這意味著公司最多隻能撐三個月。

無奈之下,劉強東嘗試在BBS論壇上發帖賣貨。危機過後,京東關閉了線下業務,正式上線了電商網站。

很多年以後,劉強東感慨,是非典成就了我,成就了京東。

17年前的非典時期,給了無數企業致命一擊,卻也為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的崛起創造了機遇。

17年後新冠病毒仍舊來勢洶洶。近日,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賈國龍在採訪中表示,西貝春節前後營收損失在7-8億元之間,如果疫情狀況持續下去,西貝賬上資金撐不過三個月。

另一家餐飲企業外婆家的創始人吳國平也高呼,“每天天一亮就要支出 250 萬,公司只能撐兩個月!”

03

疫情過後,何去何從?

賈國龍的發聲,得到了迴應。目前,西貝餐飲獲得了浦發銀行4.3億元的授信,其中1.2億元已經到賬,主要用於支付西貝員工工資。另有多家銀行也都表示要為西貝提供貸款,還有投資機構要注資入股。

與餐飲行業員工無班可上的狀況相反的是生鮮電商平臺的“用工荒”。

2月3日,盒馬鮮生宣佈,接納近500名來自雲海餚、青年餐廳(北京)的員工到盒馬旗下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門店“上班”,並向其他線下餐飲企業發出了“招工令”,臨時彌補人手不足的問題。

一時間,“共享員工”成為了行業熱潮。

據億歐網報道,目前57度湘、茶顏悅色、蜀大俠、望湘園等著名餐飲企業已與盒馬達成合作,將共計支援盒馬500多名員工。賈國龍也表示,公司將有1000多名上海員工站上盒馬的臨時崗位。

盒馬的做法是吸納員工,京東到家則是提供平臺給商家和菜市場。目前,已有沃爾瑪、永輝、步步高、永旺、綠地優選、七鮮超市、世紀聯華、卜蜂蓮花等近40家連鎖商超,以及錢大媽、生鮮傳奇等16家社群生鮮連鎖及菜市場,加入“到家新鮮菜場”專案。

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曾預言:生鮮是電商最後的堡壘,得生鮮者得天下。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統計,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元。預測到2022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的交易規模有望突破7000億元。

疫情期間,激增的訂單數量會在一定程度上為這個行業帶來機遇,可疫情終有一天會過後,當人們歸回到正常生活,生鮮電商又該何去何從?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的疫情對生鮮電商而言是一道重要的分水嶺,究其根本還是要解決供應鏈和運力的問題。

疫情是機遇,而一個企業的長足發展和基業長青,顯然不是一次機遇可以解決的。春天之後百花竟放,未來的勝出者仍然面臨著諸多考驗。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我勸你等等再訂MODEL Y,買早了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