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最近,特斯拉的訊息可謂是接連不斷。

首先公佈了與寧德時代的合作,共同打造國內特斯拉 ,於是新年開始後,寧德時代股價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漲,累計漲幅達30% 。

緊接著,特斯拉空頭遭受鉅額損失的訊息傳來,僅2020年以來,特斯拉空頭損失已經高達85億美元。

做空特斯拉?真的很難!!2 019年下半年至今特斯拉股價從最低點176.99美元,一路高歌上漲至最高968.99美元,短短半年,市值增長445%,總市值飆升至1700多億美元。

而2月12日,又有新訊息傳來,特斯拉準備建設電池生產線試點,並自行設計電池生產裝置,這也是特斯拉首次嘗試自主生產動力電池。

訊息傳出,投資者不禁有些恍惚,特斯拉準備自建電池,那麼在未來得日子,寧德時代、松下、LG化工這三家電池合作伙伴是不是要放棄?

在這一決定的背後,電動汽車製造商和電池製造商之間的博弈正在激增。

大局已定,寡頭初現

國內電池行業的領導者,寧德時代當之無愧。

2019年的新能源市場不像前兩年那麼好。 動力電池行業作為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經歷了嚴重的分化。

一年內強者強,弱者淘汰,2019年有超過100家電池企業倒閉,2017年還是業內三強的沃特瑪現在也已經破產倒下。

GGII的資料顯示,2019年全年,中國累計動力電池裝機量約62.38GWh,這其中,寧德時代實現裝機電量32.GWh,同比增長37%,市場佔比達51.76%。而2018年時,寧德時代的市場佔有率還是41%。

前幾年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時的業內亂局,在“後補貼”時代遭遇行業下行,洗牌趨勢越加明顯。

遭遇年初這波疫情之後,原本在2019年末稍有起色的汽車消費市場,2020年也難言樂觀,我們幾乎可以預見,2020年的寧德時代市場份額可能還將繼續擴大,國內寡頭的行業地位呼之欲出。

而在國際市場上,歐洲電動汽車需求釋放,國外頭部電池廠商追趕速度驚人。

憑藉特斯拉長期供貨商的地位和先進的技術, 2019年,老牌電池廠商日本松下的出貨量高達29.7GWh,幾乎與寧德時代比肩,僅低3.1GWh,排名全球第三。

南韓LG化學2019年出貨量11.7GWh,超過比亞迪,行業排名提升至全球第三。加上比亞迪2019年10.8的出貨量,在全球110.2Gwh的總裝機量中,前四強合計佔比約四分之三。

世界四寡頭二梯隊格局初步形成,中日韓三足格局也基本確立。

2019年,工信部取消動力電池白名單,松下、LG化學、三星SDI等實力外資企業也將重新進入中國市場,其技術優勢無疑將催化國內動力電池廠商的分化,這對國內中小廠商來說也無異於雪上加霜,全球的行業寡頭格局也會進一步清晰。

話語權的轉換

對於特斯拉以及其它電動車廠商,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趨勢並不是一個好訊息。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心臟” ,佔整車總成本的30%-40% ,直接影響電動汽車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從前期的野蠻生長到現在的差異化,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留住客戶,動力電池廠家面對的車廠一直處於弱勢,行業整體利潤率較低..

以松下為例,松下是特斯拉種電池的長期供應商,從2009年開始,松下專門供應電池組,近十年來一直密切合作。

那個時候,松下正處於困境,動力電池行業尚處於起步階段,特斯拉沒有選擇,但毫無疑問的是,合作是互惠互利的。

但隨著特斯拉產能的擴張和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新興貴族”的出現,松下的獨家合作地位開始岌岌可危。 松下社長津河一巨集不止一次在採訪時抱怨特斯拉頻繁要求降價,以致松下沒有穩定的利潤空間。

更具競爭力的國內電池市場也面臨著類似的困境。產能過剩,競爭激烈限制說話和盈利能力電池廠的權利。

然而,正如上面提到的,作為當前的電池廠商之間的技術差距逐漸拉開里程,能量密度等指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頭電池廠商也開始逐步改變“熱”起來。

當動力電池寡頭格局穩定時,行業寡頭“按市價計價”機制一旦使用,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汽車廠商的議價能力將大大削弱。

考慮到整車佔比40%的動力電池成本和電池行業逐漸不可逆轉的馬太效應,特斯拉開始籌辦自己的電池生產線也就不難理解了。

野心與不得已

而全球新能源主機廠中,目前唯一可以實現電池自產、自行供給的,只有比亞迪一家。

即使特斯拉馬上開始生產電池,對於特斯拉不斷增長的龐大整車產能來說也只是九牛一毛,更不用說電池巨頭的技術儲備,已經遠低於市場平均水平這一事實,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趕上。

建電池線表面上看似“吃力不討好”,長遠看來是特斯拉的野心。

目前,特斯拉真正的核心賣點不在於它的電池續航時間有多長,而在於它的內部數字技術和AI自驅技術。

汽車行業的電動化與智慧化已是無須置疑的未來趨向,就目前為止,特斯拉是全球唯一一家在這兩個方向上都達到優秀的大規模汽車廠商。

此外,在科學和技術產品,還一樣擁有一個核心賣點,蘋果手機可以外包用來做所有的硬體型號,但特斯拉不行,僅一個核心部件動力電池的成本就佔據整車40%-50%,如此高的成本權重意味著:一旦無法掌控將會帶來極高的成本波動風險。

此外,在科技產品,蘋果4的推出,將手機帶入了智慧觸屏時代,但特斯拉的出現,並沒能把汽車全部帶入智慧電動時代。

傳統汽車和非智慧電動汽車的過渡期過長,特斯拉生產能力的釋放過慢,使特斯拉先行者優勢不能完全保證其在未來的絕對領先地位。特別是中低檔產品的出現,迫使特斯拉加強了對產品價格的控制。

因此,特斯拉想成為所有人心中的“白月光”,他們就必須得放下身段,消除未來電池成本的風險,減少行業競爭中的不穩定因素。

建立電池生產線的背後,是特斯拉想要佔領未來智慧電動汽車市場的野心,儘管顯而易見,但是難度無法估量。

而對於寧德時代,鬆下來說,技術差距和特斯拉的後發競爭對手們,就是最大的護城河。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阿里巴巴第三個兒子“淘小鋪”叫你做副業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