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這兩天,科技網際網路圈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阿里雲首次盈利和貝索斯即將卸任亞馬遜CEO。前者是在十幾年的鉅額資源投入之後,終見勝利曙光,後者更像是在你追我趕的全球雲計算市場急流勇退的明智選擇。

在全球數字化浪潮下,雲計算作為資訊化發展的核心基礎設施,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成為驅動數字基礎設施升級的強大引擎。

在雲計算領域的激烈競爭佈局上,國內外各大廠都鉚足了勁,招人才,搞研發,真金白銀往裡砸,如果這樣還不能趕上對手或者把對手落下很遠的話,就換將,甚至換帥。

比如,在亞馬遜第四季度財報裡,其季度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其中AWS第四季度營收增長了28%,截至2020年10月,AWS已經發展成為佔亞馬遜運營收入52%的重要業務,充分說明亞馬遜已不再是一家電子商務為主業的公司,而任命亞馬遜雲計算業務AWS的開創者及CEO安迪·賈西接班貝索斯,不僅說明雲計算對於亞馬遜未來的重要性,更似乎是在臨陣換將,以圖更好的雲計算未來。

安迪·賈西(Andy Jassy)

根據最新的全球四大雲服務廠商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AWS、微軟Azure、谷歌雲和阿里雲市佔率分別達32%、20%、7%和6%。

AWS雖然仍是第一,但是與微軟Azure的差距在逐漸縮小,而且排在全球第四的阿里雲已實現盈利,全球第三位的谷歌雲進步雖快,但仍然虧損12億美元。

這些激烈的競爭形勢,應該會對這些雲廠商大佬產生從資本注入到人才使用等方面的震動。

在亞馬遜宣佈換帥前幾天,華為雲也改由被寄予厚望的餘承東主抓。更早一點的是,2018年穀歌雲招來了Oracle的Thomas Kurian,據說谷歌雲換將之後效果顯著。

不再擔任CEO後,貝索斯表示他將會更多地向“實現童年夢想”傾斜,更多關注其Blue Origin(藍色起源)公司,該公司致力於提高太空旅行的安全性並降低其成本,2012年曾成功測試了一種與阿波羅飛船和神舟飛船都不同的載人飛船逃生系統。目前,藍色起源公司正在研製火箭助推器、回收船模型,計劃2021年發射新格倫火箭。

除了“藍色起源”之外,貝索斯還資助並部署一個類似馬斯克“星鏈”(Starlinks)計劃的大型寬頻衛星網際網路專案。

這些看似“遙遠的夢想”,未必就不是這些行業大咖們在提前佈局的新科技“閒棋冷子”,等中國等觀望之人醒悟過來之後,可能又將處於追趕態勢。

只是,目前國內雲計算市場似乎還沒有這份“閒情雅緻”,在阿里雲領跑之下,騰訊雲、華為雲、金山雲等雲廠商都互相緊盯,緊緊跟隨,加快了雲計算領域的發展速度。並且從核心產品、典型場景到全生命週期服務,以及在IaaS的基礎上,均沉澱出了能夠滿足不同行業需求的PaaS能力,不斷提供多種標準化的行業雲服務產品和技術。

筆者認為,之所以能夠引起一眾大佬們如此投入:

一方面是國內外雲市場的蛋糕足夠大、需求足夠多。近兩年,全球雲計算的最大趨勢,是從為網際網路為主的企業提供雲計算資源,擴大至為傳統行業、中小企業提供服務,從網際網路企業上雲擴大到傳統行業上雲。IDC此前釋出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0上半年)跟蹤》預測顯示,2019~2024年中國公有云IaaS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0.1%。

另一方面是雲計算已然成為其自身業務的主力增長點。從亞馬遜到阿里,都是如此,雲計算被大佬們認為是公司的未來發展主要方向之一。

以阿里、華為為例。近幾年來,隨著拼多多、京東、快手、抖音的圍剿,讓淘寶和天貓發展受限,尤其是在品類、搜尋玩法上的錯位競爭,讓阿里在零售業方面很難做出徹底的有效還擊,此時就得益於早期大力投入的雲計算領域,在另外一個賽道遠遠超越對手。

但云計算這個賽道的護城河在同行之間不易形成。儘管阿里雲是國內第一,但騰訊雲、華為雲、金山雲等公司對阿里雲的圍剿、追趕也不可忽視。

而華為則是受到國外經濟技術封鎖打壓,開闢雲端業務,雖是不得已為之,但也算一種倒逼後的最佳路徑。

當然,在日益增長的雲計算市場,不管是AWS,還是阿里雲,都存在著收費越來越高、營銷壓力大等負面影響。

但就如同傳統行業小商店也會出現亂收費、服務態度差等問題一樣,即便是雲計算2.0階段,也不例外,這還真應了2012年李彥宏說的那句話,“雲計算是新瓶裝舊酒”。

只是在數智行業日新月異的形勢下,沒有云原生這些“新瓶”,恐怕以前的“舊酒”也裝不了多少,百度如今的體量被阿里遠遠落下就是證明。

未來,AI將會在這個如火如荼的雲計算領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比如“雲計算+釘釘+人工智慧”或許能為人們闡釋另一種雲端體驗,也許會贏,但也有可能會被後來者趕超。

此外就是尚在研究實驗階段的量子計算,其所帶來的算力提升,將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

如果那些網際網路大佬們也能在量子時代取得成功,那將又會是一個開天闢地的新大陸。

7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家電線下渠道受衝擊,即使家電價格上漲,經銷商依舊不為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