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還記得2018年教師節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發表公開信,一年後阿里巴巴20週年之際,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屆時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

馬雲稱,建立阿里巴巴之前,他就是名教師。退休後,他將回歸教育,做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

這一新聞,讓聯想豐富的廣大人民群眾敬佩有加又幽默有餘:

馬雲都要做教育了,俞敏洪將情何以堪?

不是每一種退休,都叫馬雲從教。比如,我退休後只能給學校看大門。

看得出來,人民群眾對馬雲改變中國教育困境,還是寄予厚望的。

那麼,馬雲有著怎樣的教育觀?

一個能創造商業帝國、撬動時代經濟的傳奇人物,如果真要進軍教育,他的教育理念和實踐,勢必會影響很多人。

1

會玩的孩子

比會學的孩子

更有未來

2017年的中國國際大資料產業博覽會上,馬雲提出,如果我們再一味的要求孩子死記硬背,30年後,孩子是找不到工作的。

因為,你的孩子能幹的,機器人比他做得更好。

他說,比佔有知識更重要的,是擁抱智慧,要讓孩子在體驗和遊玩中擺脫重複和機械,成為一個有感情有創造的人。

這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

2

不聽話的孩子

比聽話的孩子

更有前途

2017年,在《新鄉村校長領導力課堂》上,馬雲提出,關於教育,比放任自流更可怕的,是老師和家長用狹隘的定論,打斷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問:這個東西是圓的嗎?

你回答:方的。

孩子問:我這樣做對嗎?

你回答:不對。

而不是鼓勵孩子:你把這個東西和圓球比一比,看它有什麼不同?

也不是啟發孩子:如果我這樣傲慢地對你,你會不會難過?

Protecting the curiosity and questions of children is protecting the talent and the great in the future.

保護孩子的好奇和疑問,就是呵護未來的天才和偉人。

這是教育的必經之路。

3

鼓勵孩子失敗

比助推孩子成功

更有意義

阿里巴巴成立的時候,沒有錢,沒有關係,沒有資源,沒有人相信我們可以成功。19年來,我們犯了無數錯誤,我們唯一做對的,就是Never give up。

馬雲說,教育孩子和創辦企業,本質並無不同。現在孩子,最缺的就是挫折教育:遇到問題就放棄,碰見困難就求援,遭遇失敗就輕生。

所有這一切,皆因沒有激發自我的力量和智慧。

It is important to lead children to perceive in experience, solv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erceiving, become wiser in solution and become more confident when being wiser.

引導孩子,在體驗中認知,在認知中解決,在解決中智慧,在智慧中自信,至關重要。

這是教育必不可少的過程。

4

不拔尖的孩子

比拔尖的孩子

更有魅力

馬雲在創業論壇上談到招聘祕訣時說,他面試過幾萬名年輕人,任何方面總是第一的孩子,進入社會和工作崗位後,表現得往往不如人意:狂妄自大,心胸狹隘,缺乏團隊精神。

相反,那些各個方面都是中上等的孩子,會在崗位中給老闆驚喜:

你批評他,他坦然接受。你表揚他,他很少驕傲。他容易和周圍人打成一片,更有親和力和領導力。

把孩子培養成名次總考第一,是容易的。難的是,即便不考第一,他也能接受自己熱愛世界。

這是教育渡人的偉大使命。

5

有缺陷的孩子

可能比全面的孩子

走得更遠

談到自己的成長經歷時,馬雲說,他自幼喜歡英語,但對化學提不起興趣,至今無法認全元素週期表。

中學時,化學老師曾恨鐵不成鋼地批評他。父母也為他嚴重偏科頭疼。唯有他自己相信,高考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喜愛,並做到極致。

憑藉對英語的熱愛,他被特招;憑藉英語的優勢,他做起翻譯社;直至最後,創立商業帝國阿里巴巴。

Advantages can be improved only if we accept the disadvantages of children. Excellent people are not omnipotent, but focus in one area.

接納孩子的劣勢和殘缺,才能精進他的優勢和特長。優秀的人並非樣樣俱全,而是死磕一技。

這是教育必須直面的選擇。

6

欣賞對手的孩子

比欣賞自己的孩子

更有格局

2018年5月,在母校杭州師大110週年的校慶上,馬雲談到一個教育觀點:欣賞自己,更要成就別人。

他說,一個格局大的人,懂得走自己的路,也懂得為別人鋪路。

應試教育的狹隘在於,萬人爭過獨木橋,不是我下橋就是你下橋。

這容易培養出功利且妒忌的小人,很難培育出坦蕩而豁達的君子。

縱觀我們校園內的種種悲劇,無不證明了這個觀點。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是,別人也是。為人父母,要告訴孩子:做好你自己,也要有格局接受並欣賞對手。

這是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

7

一生學習的孩子

比一時學習的孩子

更能幸福

2017年的《新鄉村校長論壇》上,馬雲談到當前中國教育和家長的短視,就在於:考上大學後,你就輕鬆了。

他說,其實,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真正傑出偉大的人,都是在接受終身教育。

因為,唯有不斷思變,不斷創新,不斷和新生事物同步,才不會被時代拋棄。

告訴那些總想投機取巧走捷徑的孩子:

Study is a requisite of your life as breath until the end of your life.

學習是你生存的必須,就像呼吸一樣,直到你生命最後一刻。

這是合格教育必須傳遞的信念。

8

被“育”大的孩子

比被“教”大的孩子

更有後勁

在我的《教育觀》中,馬雲寫道:當前我們的教育,就是教得太多,而育得太少。

教,是讓孩子被動地接受;而育,是和孩子一起主動生長。教得再好,不過是複製和傳遞。而育得好,就是蝶變和突破。

教育並非父母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塞給孩子,而是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Trust your children can reach somewhere you have never been and encourage your children to experience the life you have never lived.

相信孩子能抵達你沒有抵達過的地方,鼓勵孩子去體驗你沒有體驗過的人生。

這是教育本身的光亮和慈悲。

9

有興趣的孩子

比有證書的孩子

更有質感

在《教育,讓美好發生》的演講中,馬雲和廣大教育工作者分享:比語文和數學更關鍵的,是音樂課、體育課和繪畫課。

他認為,十年寒窗,每個孩子都禁錮在數學、語文學科的學習中,結果長大了,這些東西很少用得上。

但艱辛生活中,支撐一個成年人挺過絕望,卻是音樂、體育和美術帶來的愉悅和力量。

學習音樂、體育和繪畫,並非是去考級考證書,而是讓孩子在運動和藝術的薰陶中,明白活著的美好和生命的質感。

這是教育應該惠及每個孩子的福利。

10

熟讀經典的孩子

比痴迷通俗的孩子

更加智慧

馬雲在談到當前教育的四大痛點時說,經典閱讀的缺失,是教育最大的敗筆。

他說,唯有經典才能填補智慧。近年來,我們的教育浮躁外求、急功近利的現象很嚴重。這導致我們會賺錢的精英不少,但有文化的大師匱乏。

中國文化的博大和精深,暗藏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魂魄。

熟讀經典、厚積薄發的孩子,之所以走得更遠更好,是因為他們從經典中覓得修行的重要。

這是當前教育亟需補上的一課。

讓孩子從小了解生活的文化,具備完善的情感感知和適應能力,具備幸福生活的精神能力和創造能力,這叫做懂生活。比如,必要的文藝欣賞和感受能力,對茶藝、美學、美食、音樂、健身、文學等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感知與經營能力,對美好感情的維持和經營能力等等,這都能夠讓一個人“更懂生活,活得更像人”,而不是像機器。

中國的教不差,中國的育也非常好,我們說文化的核心原因是在育上面薄弱了,那我們該怎麼做才能保證孩子是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呢?這值得每位家長思考。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便宜又好用的旗艦級Wi-Fi 6路由器—小米AX3600 AIoT路由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