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承東不斷調防,透露出一些不同尋常的訊號。
「能者上,平者讓。」
2021 年 1 月的最後幾天,華為內部發文,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華為常務董事餘承東在保留原職位的同時,將兼任華為雲與計算 BG 總裁。華為原雲與計算 BG 總裁、華為高階副總裁侯金龍擬任數字能源董事長。
距離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簽發智慧汽車管理協議,將智慧汽車解決方案 BU 業務管轄從 ICT 業務管理委員會調整至消費者 BG,任命餘承東為智慧終端與智慧汽車部件 IRB 主任,剛剛過去一個多月時間。
餘承東已成為橫跨消費者終端業務、汽車業務,雲計算三大板塊的掌舵人。華為在非常時期加速業務架構調整、人員內部流動,最突出的標誌就是核心人物餘承東被反覆推至舞臺中央,臨危受命擔任關鍵崗位。作為華為「悍將」之一,餘承東不斷調防,既是對其過往在終端業務工作表現的肯定,也透露出一些不同尋常的訊號,華為有可能再一次面臨業務戰略轉型。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常務董事、消費者 BG CEO、Cloud BU 總裁(兼)餘承東|視覺中國
「善戰者」餘承東華為終端業務從籍籍無名到斐聲海內外只用了十年時間。2011 年是華為智慧手機業務的分水嶺。
2011 年以前,華為的手機業務主要是為運營商做 ODM 定製手機。儘管早在 2006 年,華為就透過與沃達豐在內的歐洲運營商達成手機業務合作,順利進入「全球頂級品牌的大本營 」歐洲市場,但為運營商做貼牌手機,既不賺錢,又對品牌無益,不能長久維繫。
2011 年之後,華為下決心向自有品牌轉型。這一年,華為為後續十年發展定下了基調,比如,放棄低端功能手機,向中高階智慧終端進階,進而提升自有品牌溢價能力。加大籌碼發展手機晶片,Emotion UI 情感化作業系統,並確立了成為世界第一手機品牌的目標。
而餘承東便是逐一完成以上目標的靈魂人物。
因手機業務在全球市場上卓越的成績,餘承東被外界所熟知。殊不知,餘承東在調任終端業務之前,最早先為華為無線業務立下了汗馬功勞。1993 年,餘承東入職華為,歷任無線產品線總裁、歐洲片區總裁等多個無線業務崗位。
因此,華為內部還有了「聖無線、神終端」的說法,並廣為流傳。
其實,無論是在無線業務,還是終端業務期間,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並非一路坦途。尤其是,餘承東調任華為終端業務後,內部人事整合,B2B 切換到 B2C 模式,再加上手機業務屬性與華為固有業務差異大,很長一段時間,華為摸不到智慧手機市場突圍的門路。任正非也諷刺餘承東,產品做得不如說得好,自己的家屬都用 iPhone,從來不用華為手機。
直到 2015 年華為 Mate 8 釋出後,才逆轉華為智慧手機局面。從 Mate 8 開始,華為正式挺進中高階手機市場,後續 P9、Mate 9 Pro、P20 等機型又幫助華為在歐洲市場穩固高階手機品牌地位。
餘承東領導下的華為手機,完成從品牌調性、產品技術到營銷渠道體系等全方位的蛻變,也讓華為從智慧手機市場的追趕者變為領跑者。
2018 年起,終端業務成為華為第一大營收支柱。IDC 資料顯示,2020 年 Q2 即便在華為深陷封鎖之際,華為智慧手機業務依然保持增長,出貨量超越三星,位列全球第一。2016 年,餘承東曾放言,三年超蘋果,五年超三星,如今豪言已提前得到兌現。
但手機晶片受困後,華為終端業務境況急轉直下。先是華為斷臂求生存,榮耀獨立。近期又有傳言稱華為 P 系列、Mate 系列也可能面臨出售。餘承東與其在手機領域做困獸猶鬥,不如在新的時期下,開啟下一段角色,承接新的使命。
2019 年 3 月 26 日,華為在法國巴黎舉行 P30 系列手機發佈會|視覺中國
「逆轉」華為雲?2019 年 5 月起,美國對華為先後進行三次制裁,因無法透過第三方代工製造高階晶片,也無法透過高通、聯發科等渠道外購晶片,華為終端業務影響最深,面臨停擺。相比較之下,華為雲與計算業務因以軟體產品為主,受影響最小。
封鎖新常態下,華為要集中火力,在固有戰場鏖戰,收縮非優勢領域,對新領域發出攻勢。新領域包括各類智慧汽車解決方案,智慧汽車硬體,固有領域除傳統優勢業務運營商 BG,更主要是企業業務和雲與計算業務。
為此,今年 1 月初,任正非專門就企業業務與雲與計算業務發展發表內部講話。稱華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重點戰略,收縮企業業務戰線,加強雲 BG 與企業 BG 合成作戰。任正非以較大篇幅對華為雲組成、定位、戰略意義、發展路徑進行闡述。
任正非對華為雲寄予厚望,同時,也指出華為最大的挑戰在於從領先的傳統硬體公司,轉型為先進的軟體公司,世界上尚未有先例。這意味著,不只是華為「現金牛」業務要從智慧終端變為雲與計算、企業業務,華為商業模式也要從賣產品變為賣雲服務。
曾經舉棋不定、有所顧慮的業務,要成為未來的主航道之一,「餘大嘴」在無線、終端業務的傳奇能延續到雲與計算領域嗎?
早在 2007 年,華為就開始研究雲計算,與國際巨頭亞馬遜、谷歌幾乎同一時間起步。但華為成立雲 BU,真正進入公有云市場在 2017 年。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華為對雲計算業務態度複雜、搖擺,一方面,進入雲計算,意味著將與運營商客戶、合作伙伴產生直接競爭;另一方面,雲計算生意和華為某些硬體生意左右手互博。
2017 年,隨著雲計算已成 IT 行業公認的發展趨勢,華為雲也開始駛入快車道。這一年,雲 BU 升級為一級部門,華為加大對雲計算的資源傾斜。2020 年年初,雲 BU 再次升級成為第四大 BG。
但是,華為雲已經錯失先發優勢,以及競爭對手較少的發展紅利期。
Gartner 資料顯示,全球雲計算 IaaS+PaaS 市場,3A 格局穩固,亞馬遜 AWS 佔據 45% 市場份額,微軟 Azure、阿里雲共同瓜分了 27% 的市場份額。公有云市場呈現馬太效應、規模效應,強者恆強。
2017 年,華為內部曾有「三年幹掉阿里,躋身世界雲五強」的目標,如今三年已過去,達成這一目標恐怕還需時日。此外,雲市場也從 IaaS+PaaS 層面的競爭,上升到軟體、生態能力的比拼。
任正非也強調,華為雲要構建應用的大生態,沒有應用華為雲可能死掉。
再者,與終端業務不同,雲計算屬於重資產投入,很難在極短時間內盈利。亞馬遜 AWS 實現盈利用了將近十年時間。2021 年 2 月初,阿里巴巴公佈 2021 財年 Q3 財報(即 2020 年 Q4),阿里雲利潤首次轉正,為 2400 萬元。相比之下,排名全球第四的谷歌,2020 年全年虧損 56.07 億美元,虧損幅度較 2018、2019 年逐年擴大。
餘承東曾在清華演講時說過,「定位決定地位,眼界決定境界」,華為雲有定位、有眼界,卻暫時沒有獲得一定市場地位。未來,華為雲如能突圍將對手機、汽車業務產生 1+1 大於 2 的功效,如果做得不好恐怕又將成為華為一塊不賺錢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