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網際網路電商平臺將目光轉移到了菜市場攤販身上,我國的網際網路巨頭更是親自出馬舉起了鐮刀對準了該領域。逐漸壟斷了蔬菜社群團購,這也引起了網友的大量不滿,然而這並沒有阻止越來越多的企業在該領域的大規模投入。我們熟知的阿里騰訊快手目前也在積極的籌備中。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傳統的菜市場很有可能面臨著消失的風險,網友更是對此評價,這都是網際網路商業熟悉的套路。
生鮮電商發展
事實上在網上買菜也並不是是什麼新鮮事,大多數民眾因為沒有在網上買菜這一消費習慣。所以該行業並沒有在初期得到有效的發展。伴隨著12年褚橙的火爆,不少人的目光看向了生鮮電商行業。
相關平臺創始人表示這一手段,能夠用很低的成本獲取到新顧客。成本的大規模降低也給該行業帶來了新發展和新機遇,在未來十年內該領域的發展前景是十分可觀的。然而網友卻並不買賬要知道買菜並不是等下網際網路使用者的難點,這只是資本主義聯合起來吹出去的新風潮。由此看來這些企業想要得到更好發展,還是要將目光聚焦到國人目前面臨的真正問題上。
網際網路巨頭競爭激烈
此次賣菜生意逐步被壟斷,引起大量網友不滿的主要原因在於,消費者在這樣的企業競爭的鐮刀之下將會成為被割的韭菜,該行業也將迎來新一輪的壟斷。回望網際網路商業近10年來的發展,各企業之間相互競爭,相互淘汰主導地位換了又換。就比如此前的共享單車打車等等,平臺之間的競爭可以說是十分激烈。而美團可以說是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中的最大贏家,要知道美團的業務擴充套件是從送外賣逐漸演變到出行旅遊等一系列服務領域,甚至還搶佔了阿里旗下等多個業務。
拼多多透過近年來的營銷。勢頭也是十分猛烈,雖然只經歷了短短几年的時間,卻逐漸佔據了京東所在的重要地位,就連阿里都深感無力。
短影片的興起又讓我們的生活掀起了一股新的熱潮,抖音快手的出現再一次讓網際網路行業重新洗牌,這一獨特的發展路徑也可以看出其背後的野心。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行業地震,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們為了顛覆自身的可能性,重新回到重要地位紛紛將目光聚集到了賣菜行業。
據瞭解,阿里和騰訊在各領域的投資十分的廣泛,在生鮮電商領域也是早在19年就有所涉及。伴隨著2020年的到來,他們在該領域的投資也逐漸加快。十薈團在過去兩年內拿到的最高融資金額僅僅只有1億人民幣,然而在20年卻拿到了近4輪的融資,其投資方都是像阿里這樣的大咖企業,其金額高達2億美元。
拼多多一向以低價的團購作為銷售商品的主要渠道,透過對農民的增收也將會進一步開啟其業務發展。面對這些重要巨頭企業的蠢蠢欲動,京東滴滴等企業也想搭上這一趟順風車搶佔這一領域的市場,雖然自身並不一定佔據優勢,但是跨界跟風是少不了的。再這樣的情況下,多數不想出門的人都可以透過這些軟體來購買生鮮,那到時候菜市場是不是都得關門了?
(參考訊息網: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