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這原本是祖宗們給我們留下的訓誡,但在現在的資本市場,總有一些商業巨頭持強凌弱,不遵守最基本的商業規則,不理會最根本的誠信理念。

近日神舟公開在微博釋出對京東拖欠3.383億元貨款拖欠的訴訟,如果不是被逼上絕路,這種基本無法掙脫的供應商與電商平臺關係,誰也不希望就此終結。

被欠錢的滋味絕對不好受,但對方作為國內數碼3C銷售龍頭,神舟或許從2018年開始就選擇忍一時風平浪靜的思路。沒想到,退一步可能會含恨而終。是的,在疫情之下,換成中小企業的話,在3億多元現金流承壓的狀態之下肯定無法支撐。

京東也曾經公開回復:“這是合約問題。”

一份沒有公章的聲明發出來,簡直就是挑戰這個供應商神舟電腦的最後底線。他們曝出,“計算時,京東卻要求神舟支付1559萬餘元作為返利”,但這些返利的前提,居然是“京東未經神舟許可,強行將產品降價銷售,嚴重擾亂神舟市場……”。

商家原本打算吞進肚子,賠錢賺吆喝,結果卻是近乎對資金鍊毀滅性一樣的鉅額拖款。

產品搜尋降權、不讓參加任何活動、缺貨產品不予訂貨、全線產品下架、不予結算貨款,京東對神舟電腦使出了新時代的五大酷刑,一句“含淚控訴”看得出神舟電腦的無奈,他們已經不敢計較品牌的形象,只想得到京東的“寬容”儘快放款。

是的,就算是2020年,欠錢的依然都是大爺!

誰大誰惡誰正確。

筆者剛剛發現,神舟電腦自營商品乃至神舟電腦京東自營店均被京東下架。明明是被拖欠款項的一方,現在反而變成了加害者那樣,被欠債方“懲罰”了。誰大誰惡誰正確?寡頭的環境之下,這可能真就變成了真理。

如果這只是個例……

個人十分希望這次京東拖欠神舟電腦鉅額貨款的事件只是個例,而非冰山一角。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沒有誰願意承受如此的資金壓力,福斯更不會願意看到中國科技企業要去承受這樣的打擊。神舟這次扛起的大旗是否孤軍作戰,筆者不敢去猜測,假如這並非個例,恐怕國內商業生態將會變得異常混亂。

但我堅信,正義永遠不會缺席。希望京東能夠拿出誠意解決本次問題,也希望神舟電腦能挺過來。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谷歌下狠手,去年封殺華為手機,今年封殺小米雷軍的獵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