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你將瞭解到:· 商業生態論是否已過時?· 樂視崩塌是在重畫生態圖嗎?· 無樂視,不法拉第!· 賈躍亭的未來已來了嗎?
ONE:商業生態和生態化反應驚險的顛覆遊戲為了順暢地往下說,先讓我們搞懂兩個名詞"商業生態系統"、"生態化反"。
我們知道,在地球上生物的繁衍生息需要一定的空間、物質和能量,並構成有系統的生物鏈,在這個系統中,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物質、生物與能量、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維持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這就是生態系統,簡稱ECO。自然科學的生態系統被引用到商業上,就誕生了商業生態系統。
美國學者詹姆斯·穆爾最早提出了商業生態系統的概念。穆爾認為,商業生態系統是由組織和個人所組成的經濟聯合體,其成員包括核心企業、消費者、市場中介、供應商、風險承擔者和競爭者等,共同構成了價值鏈,彼此形成共生關係。到網際網路時代後,科爾尼公司合夥人凱·恩格爾認為,生態系統中的需求識別、資源組合以及價值變現的速度和準確性遠高於之前的傳統的價值鏈體系,因此更能適應當今劇烈變化的商業市場環境。
在一個相對封閉的(有形或無形)商業情景空間內,若干不同要素及垂直分支,組成的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閉環體系,就構成了商業生態系統,生態系統視角下的商業行為,不是單一的某一類、某一種產品或服務的組織,更多的是在一定範圍內的系統化關聯與整合,這種關聯整合或是自然形成的或是人為撮合的,各要素在這個系統內產生可持續化的生態迴圈。
賈躍亭當初設計的生態體系,是以客戶為中心,以樂視品牌為載體,圍繞客戶極致體驗而展開。打造了一個"開放的生態閉環"。"平臺+內容+終端+應用"四層架構閉環垂直整合、涵蓋七大子生態。
生態化反是什麼?一開始接觸這個詞,也很懵,趕緊去查新華詞典,結果詞典上並沒有"化反",最後這才意識到是賈總的獨創。這個"化反"指的是"化學反應",研究商業竟然扯到化學上去了,真的挺能忽悠人。
當初賈躍亭勾畫的生態化反是,生態系統產生聚變化學反應,產生超能量、重構價值鏈、誕生新物種。七大子生態協同化反,是樂視生態的核心價值觀。在賈總來看,化反就是在各子生態、各業務部門之間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就像自然生態系統一樣,能和諧地進行生態迴圈和配合,自然進化、演化出各種新物種、新業務,配合新使用者價值,讓生態系統不斷充實壯大且健康長久。
生態化反應在某領域往往會顛覆傳統老大,比如,當時就一個樂視體育差點讓很多電視臺體育頻道沒法做了。但是,這裡提醒樂忠於研究商業策略的朋友,生態化反也可能起到反作用,也就是各垂直體系的管理能力及橫向協同能力,以及化反產生的能量大於可調配資源的能力,搞不好會起到負面的化學反應,只是矇眼狂奔,最終粉身碎骨,這就比較糟糕。
TWO:樂視崩塌是在重畫生態圓盤?無樂視,不法拉第那麼,這個樂視生態怎麼就"崩塌"了呢?簡單地說兩點:
在經營方面,樂視生態發展的錯誤,是"貪婪"二字。一個好的生態圈就像滾雪球,它會又快、又大,最後雪球超出當時"滾動"的能力。這與"生態閉環的開放"、"追求使用者極致體驗"這些理念的極端化有關。反觀阿里,先是阿里巴巴、幾年後催生淘寶網、後來又催生支付寶、然後是菜鳥和天貓、最後是其它擴充套件,阿里生態的成長過程,從服務到平臺,從平臺再到生態,這是一條漫長的成長邏輯。其它的小米、京東等等也是類似。當然,這幾家生態沒有一家的成長是順利的,過程都很磕磕絆絆,甚至還想跳樓。
定位方面,把樂視汽車與樂視手機一樣作為樂視生態環的硬體之一去看待,最後沒想到"汽車"這個硬體要誕生,是一個"超級吸金無底洞"。把樂視關聯的所有資金去填補這個無底洞都不行。恰恰當時,"天時"也不給力,資金迴圈崩潰,無法再矇眼狂奔了。難怪後來蔚來汽車創始人、造車新勢力李斌說,造電動汽車至少要200億起步。
當然,任何一個企業,只要讓一個企業管理專家過去轉一圈,都能挑出一些問題,完美的企業根本不存在。
其實賈躍亭是成功過的,在2007年就把他創辦的西伯爾聯合通訊送到新加坡主機板上市;2010年把樂視網送到創業板上市,充當科技股龍頭。這就是成功,很成功。當然,把一個千億市值的公司搞崩,股民欲哭無淚,也是賈躍亭,別人沒那能耐,也沒那魄力,把一個千億市值公司搞崩真的也很難。
在旁人看樂視網崩塌、幾百億的負債,驚天動地的很嚇人,但,對賈總來說,這是重新畫他那個大生態圓盤的過程。只不過這個大圓盤一改,生態圈上關聯的人影響很大、傷害很大。
但話又說回來了,正常情況下,你拿著錢去找馬斯克,說要佔點他公司的股份,你覺著可能嗎?如果FF搞成,債權關聯人都已成為股東,那自然會獲益匪淺。再者,在大A退市的無良心企業,有哪一個天天嚷嚷著要給受損的股民補償呢?
樂視生態沒了,新物種誕生了。重大轉變在法拉第未來身上出現了:由圍繞網際網路思維、平臺經濟的整合型生態化反,變為圍繞電動超級汽車、打造核心技術的產品型生態化反。法拉第未來公司介紹上寫明:"我們是一家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高階汽車公司"。這個轉變似乎是離成功近了一步?
THERE:預見汽車革命是老賈瞎蒙的嗎?能否做好是個謎賈躍亭無數次說過"站在未來看未來",2015、2016年當時是什麼,是網際網路、無線網路、人工智慧,不久的未來是什麼?答案是拯救人類生存的新能源。
前不久有兩篇文章很吸引人眼球,一個是"恆大一輛車沒交付,一躍成為中國第二大汽車公司",另一個是"2020年造車新勢力在資本市場上演魔幻現實,在美股一路狂奔"。這足以說明新能源汽車的巨大吸引力。
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潛力全球暫先不說,就以我國來說兩點:
第一,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止2020年,全國汽車保有量為2.8億輛,其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492萬輛,新能源汽車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400萬輛,佔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32%,新能源汽車增量連續三年超過100萬輛,呈持續高速增長趨勢。另據統計局資訊,2020年全國居民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為37.1輛。
上述資訊我們可以看到:一是汽車保有量基數較大,到2020年底汽車保有量基本與美國持平,並列全球第一汽車消費大國;二是全國居民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增長空間仍然很大。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無疑汽車消費是一個重要抓手。
第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明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2020年12月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碳中和,汽車行業的碳減排至關重要。
那麼假設就算汽車保有量不增加,當然也不太可能,促進汽車消費是擴內需的抓手之一啊,2.8億輛全部換成新能源汽車,那將是多麼大的市場啊,更何況這個市場再進一步壯大的空間更大。
FF之所以叫法拉第未來,而不叫法拉第,就是站在未來看未來。賈躍亭7、8年前判斷了未來(也就是現在)歷史性機遇,他看到了更大的蛋糕,這個蛋糕的強大吸引力,近30萬億超大規模潛力的市場使他不顧一切的撲過去,哪怕把樂視碰個粉碎。一路磕磕絆絆,多次停擺又多次復甦,一直堅持到現在而且仍然沒成功。
有人說,論造汽車,你能競爭過誰?特斯拉?蔚來?又或豐田?還是比亞迪?生態化反,一個正向作用就是顛覆傳統行業,傳統領袖被取代。今天的智慧手機頭部不是諾基亞、愛立信,今天的移動支付頭部也不是銀行們,今天的電動汽車頭部也不是寶馬賓士凱迪拉克。什麼原因呢?輝煌於專注、死亡於專注,專注在自己的領域,自己革自己的命實在太難。
汽車革命,給了馬斯克一個機會,同樣造車新勢力三劍客蔚來、小鵬、理想的股價也在狂飆,倒不如也如給老賈一個機會,跨產業鏈價值重構,加上他的生態化反,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