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作者| 鹹魚魚

千禧年後的第三個十年開啟,移動網際網路也迎來了它的紅海週期。

但長久以來,音訊這個賽道一直是低調的,甚至從未在真正意義上被推上過風口。而在這個低調的賽道上,蜻蜓FM跑了十年,也是這個賽道唯一一家走到了十年關口的企業。

前十年,豆瓣FM、考拉FM、多聽FM等相繼倒下,荔枝FM轉型為荔枝專注搞語音直播,只有蜻蜓FM和喜馬拉雅FM兩家鏖戰到現在。

如今,伴隨著蜻蜓十年的開啟,網際網路音訊賽道也進入了一個階段性時刻。

十年來,網路音訊行業亦步亦趨,從FM1.0的收音機時代一路奔湧,跨過網際網路收聽、移動收聽時代,如今,正站在新時代的大門前。

此刻,對於音訊領域的玩家來說,一方面要做最適合聽的節目,為音訊專屬打造內容;另一方面,再往前一步,就踏入了整個網際網路下半場都心之所向的物聯網時代。

01

不走出版的老路,摒棄銷量焦慮

音訊領域的新十年,以蜻蜓丟下一枚小炸彈開啟。

2月5日,蜻蜓FM宣佈推出「會員全站暢聽」,這預示著,即日起,所有蜻蜓FM會員皆可以免費收聽全站內容,無需進行二次付費。

為什麼這樣說?其實,只要順著蜻蜓「會員全站暢聽」這個動作往上回溯,就能發現很多被忽視的細節,而這些細節足以影響未來十年,中文網際網路音訊行業的走向。

眾所周知,音訊領域的競爭這兩年雖然打得火熱,但風光有限,影響力也有限。

當然,這個有限,並不是指整個行業的前景,而是當下的形態。原因很簡單,提到音訊,你會想到什麼?第一個詞,肯定是知識付費。

羅振宇做「得到」,把這個水攪渾了,「付費+單點」等模式就逐漸佔據了統治地位,以至於整個行業都陷入了「銷量焦慮」。但實際上,得到的玩法和傳統出版業的玩法沒什麼兩樣。而且這會造成一個現象,即,音訊行業內容做得很好,商業上的投產比也很高,但從使用者覆蓋和大眾普及度上看,卻遠遠比不上影片內容。

換句話說,音訊行業如果只顧當下,很容易把業務做成一門關起門來賺錢的生意。長此以往,只會把整個音訊行業的盤子越做越窄。

很顯然,這個行業已經到了不破不立的時候,大浪淘沙已經刷掉一批,而潮水究竟會不會載著剩下的漁船駛向正確的航道也還是未知。

所以,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蜻蜓FM試探性地丟出「會員全站暢聽」這枚小炸彈,其意圖無非是想乘上內容這個逆週期的大船逆流而上。從歷史發展來看,時間和機遇總是站在使用者這邊。真·會員模式的開啟,能否帶來更多優質音訊內容,能否讓音訊節目和主播本身都進一步滲透和出圈,都可以期待一下。

從這些層面來看,蜻蜓讓渡使用者的一小步,其實是整個音訊行業走向大眾的一大步。

02

未來十年與蜻蜓FM的三大戰略

當然,在走向大眾的路上,不可能光靠「會員全站暢聽」這一個動作。蜻蜓們站在了一個新的轉折點上,而他們所面臨的,是一場必然的硬仗。

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去看時代浪潮裡,蜻蜓FM們下定了怎樣的決心,又拿出了什麼樣的章程?

首先是內容層面的。在第八屆中國網路視聽大會上,蜻蜓FM副總裁陳強,曾介紹過蜻蜓對於FM4.0時代的一些目標,其中首要提到的,就是「Audio First」這個概念。

在他看來,音訊行業要想實現大眾層面的內容破圈,首先應該打造Audio First。此前,音訊行業更多是做有聲書,以及翻錄爆款綜藝影片,但音訊這個產業要想發展的話,必須得走出自身的爆款。所以,平臺們要脫離原有舒適區,鍛鍊打造「Audio First」的能力。

其次,是模式上的創新。毫無疑問,音訊行業當前最大的問題還是滲透率,而作為平臺,應該明白的是,這是一個音訊場景再進化、使用者習慣再培育的過程。

針對此,蜻蜓FM提出要為使用者打造「第25小時」,並透過場景化的服務幫助使用者省出時間。雖然碎片時間仍然是音訊的核心場景,但不可否認的是,整個音訊市場其實還有著很可觀的時長增量和增勢。「第25小時」的打造,就是在幫助音訊行業突破自身固有的模式天花板。

最後,在「Audio First」和「第25小時」外,蜻蜓FM還總結了長音訊最終、以及最理想的訴求:一人一條流。

在蜻蜓FM副總裁陳強看來,一人一條音訊流,這個是能夠打破音訊專輯的牆,當每個使用者都擁有一條屬於自己的音訊流時,無論是在通勤還是健身、洗漱,他都能透過各類裝置聽到自己想聽的內容。

他還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如果我們要去春熙路,那麼在路上的時候,就可以接入到一個音訊流當中,這可以產生更多的互動,甚至更多的內容再生產。再比如去太古裡,還沒有到的時候,透過音訊端可以為我們介紹太古裡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

很顯然,「一人一條音訊流」這個概念的提出,觸及了音訊產業最根本的內容形態。一直以來,我們都簡單粗暴地把音訊內容向有聲書和知識付費集中,甚至從沒有想過,當音訊內容慢慢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後,也可以像此前的圖文種草社群一樣,基於強大的互動性和內容池,幫助使用者進行消費決策。

似乎,從4G上線開啟影片時代之後,音訊內容就一直尷尬地站在文字與影片之間。甚至還有人由衷地發問:音訊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事實上,無論是從純內容消費的視角來看,還是從商業側的邏輯閉環來看,音訊都是一門好生意。畢竟,當影片佔據大量使用者精力與休閒場景時,音訊所覆蓋的碎片場景也同樣可觀。並且,從內容角度而言,反而是音訊內容更具連貫性。

當然,與潛力並行,行業侷限性也很明顯。目前來看,音訊的使用者滲透率與整個網際網路大盤比起來,還是太低,甚至可以說,音訊行業至今仍未找到一個有效的、長線的增長法則。

入局者很焦慮,圍觀群眾也操了不少心,尤其是在大洋彼岸Spotify,以及新秀Clubhouse的襯托下,中文網際網路的音訊行業,太需要打雞血了。

如今,伴隨著蜻蜓FM所提出的「audio first、一人一條流、打造第25小時」這三個思考,音訊行業或許可以找到一個更有效的話語體系。

當然,這也意味著,長音訊行業在經歷了漫長的十年纏鬥後,即將要迎來最激烈的一戰。誰能率先跑出,誰就能在未來十年裡掌握話語權。

03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再次吃螃蟹

從藍海到紅海,再從紅海中挖掘新的藍海。

在移動網際網路的無限競爭中,我們經歷了無數熱點泡沫化的歷程,而在這一路起起伏伏裡,我們也確確實實地見證了很多大的變革。

對於音訊行業而言,當下也值變革之際,如今走到的,恰是FM戰爭上半場的尾聲,在不遠處,基於5G和物聯網背景,還有一場入口級的廝殺。而蜻蜓FM為了以更好的姿態踏入戰局,不惜顛覆最基礎的內容形態,嘗試以全新邏輯再出發,這種跑耐力的情況,並不多見。

回望過去十年裡的創業史,蜻蜓FM是音訊行業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靠著早期的先發優勢,蜻蜓積累了第一批千萬級使用者。

之後,又靠著PGC和PUGC內容,一步步在行業內做到頭部。到了2015年左右,蜻蜓FM則憑藉著在有聲讀物、財經、歷史以及脫口秀等內容方面的投入,完成了從初代電臺向線上音訊的轉身。而在最近幾年,蜻蜓FM則投入於對大IP的運作和內容豐富度打磨。

如今,第十年降臨,蜻蜓FM又站在了十字路口,是堅持原有路線不動搖,還是再做一次吃螃蟹的人?

很明顯,這一次的蜻蜓FM,又面臨著兩個選擇,一個是繼續前十年的路子——把優質的音訊放在計量收費牆背後。另一個,是拋掉枷鎖與既往正規化,迴歸內容本真,去幫助人們找到他們關心的音訊故事。

當下,蜻蜓FM選擇了後者。這無疑是一條更艱難的路,但艱難自有艱難的意義。

當音訊平臺的商業變現效率普遍走入中性增長時代,還能有什麼更好的方法來提升音訊的持久價值呢?蜻蜓FM用「audio first、一人一條流、打造第25小時」這三個思考,給出了回答。

FM下半場的鐘聲已經響起,而蜻蜓,也將要,且必須再次振翅了。

16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Kevin專欄 | 對話式商務與聊天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