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LTC即L2C,這是從線索到現金的企業運營管理思想,公司之所以要推行這個流程,是因為這幾年的高速發展時發現了很多問題,在諮詢和學習過很多知名企業以後,發現這個流程可能會對企業的發展啟動積極的推動作用,並且華為也在重用這一流程。

LTC主要是以企業的營銷和研發兩大運營核心為主線,貫穿企業運營全部流程,深度融合了移動互聯、SaaS技術、大資料與企業運營智慧,旨在打造一個從市場、線索、銷售、研發、專案、交付、現金到服務的閉環平臺型生態運營系統。

其實在這個試行啟動會之前,公司為此做了一年多的準備,從調研、建立模型、重複調研、最佳化模型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從各個業務口抽調人手協助搭建這個流程的模型,但在試行啟動會上,不同部門的代表人們依然出現了不同的觀點。

不同部門的代表們站在不同的角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所付出的能最大程度地獲得對應的利益或者好處,但由於立場不同,大家考慮問題的角度完全不一樣,會議的目的在於如何先把新流程推動下去,而受到的阻礙就是每個涉及方都希望自己的變動是最小的,或者說都不希望原有的制度、工作範圍被打破。

畢竟人的天性是趨利避害的,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不斷嘗試和接受新事物,但改變自己,接受不同,提升自我才是適應社會和職場的生存之道。

合作越來越困難,也越來越重要。志同道合不是常態,對於真正重要的事情而言,與不認可、不喜歡、不信任的人進行合作是不容迴避的選項,在職場中,同事可能是潛在的“敵人”,因為升職加薪時,你的競爭對手就是他們。在行業中,你的競爭對手們,有時可以成為“朋友”,因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但無論哪種環境,你要做的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可能與相關方達成合作,解決問題。

最近看到一本書,叫做《如何與利益不同的人合作》(哪怕是敵人也是可以團結的)。這本書的作者是亞當·卡亨,Reos Partners公司董事,他致力於幫助人們在極其重要且棘手的問題上達成合作。曾在南非種族和解、哥倫比亞內戰等國際事件中,並且成功幫助對立的雙方達成合作,是享譽世界的國際合作專家。

我們身處一個複雜時代,這個時代大資料已經覆蓋了人們的生活、資訊過載充斥著人們的周圍,不確定性讓人們處於焦躁之中。如何更好地與家人相處,如何在職場順利晉升,如何代表公司獲取更大的利益,如何讓自己的價值得到提升。

在看似沒有合作空間的時候,如何打破僵局呢?當你身處事件旋渦中的時候,是否有辦法讓事情得到完美解決?《如何與利益不同的人合作》的作者亞當·卡亨提出了一種新的合作方式,那是一種堅持底線、拓展合作空間的新型合作方式——伸展合作。

伸開合作的出現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如果我們想要做成一些事情,我們就需要越來越多的合作,為了能夠在複雜、充滿衝突和不受控的情況下進行合作,我們就需要學會伸開。

下面就介紹一下伸展合作的三個基本轉變:

1、第一階段:擁抱衝突和聯絡,使用力量和愛的驅動力

力量是自我實現的驅動力,表現是堅持;愛是重新統一的驅動力,表現是參與。

上週參加公司組織的營銷精英培訓,40個人分為5個小組,採用分組式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老師要求我們閱讀案例,然後根據題目做出選擇。

我們小組閱讀完題目後,大家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把自己的觀點分享出來,並說出自己的依據。我在閱讀完後,先向大家詢問意見,聽取了大家的想法後,我堅決地堅持自己的觀點(其他人與我的觀點不一致)。根據文章我找出了很多正面依據,同時根據多年的經驗,發現了隱藏的線索,儘管團隊中還有其他意見,但我還是說服了團隊成員採納我的意見。

在各團隊分享完結論後,老師揭曉了答案,我們團隊是全場唯一提供了正確答案的。

我想要堅持自己的結論,那麼除了強勢堅持以後,還需要相關的證據來支撐,而這些證據不是硬邦邦的文字,而是讓參與者能夠說出他們的想法,而後分析破解。

人與人之間有一種很重要的情感傳遞,那就是——同理心。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我們需要降低別人的決策難度,同時也要降低自己的選擇難度。

2、第二階段:在實驗中摸索出前進的道路

腳下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路自然就有了!

想要有所突破,必然需要有人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很多時候我們不願意行動,是因為我們自己把自己框定在“無法成功”“害怕失敗”這樣的圈圈裡,你不做,永遠不知道自己可能會做的多麼好。

就像公司想要推行新流程,會遇到很多阻礙,但不能因為有阻礙就放棄推行新流程。那麼這個時候要怎麼辦呢?

首先要行動起來,把當前的方案推動起來,按照既定的計劃做起來,遇到問題解決問題,關注流程試行的先行者,讓這些人從思想上、行動上積極配合,當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組織者要積極響應,協助解決,這樣試行者的壓力會變小,對試行自然就不會那麼抗拒。

即便每個試行者抱著的目的不同,但組織者應當關注大目標,向著大目標的方向努力。這個過程中溝通和傾聽就顯得尤為重要,組織者要學著使用對話和自然呈現的方式溝通,這樣才會帶來新的可能性,也就是說這個過程中,組織者與試行者要進行開放的交談,多傾聽,多理解,這樣才能帶動試行者繼續走下去。

3、第三階段:加入遊戲,從置身事外到全身心投入

你是想要做觀眾,還是讓自己全身心投入,去引導事情發展呢?

上班遲到,歸因為“今天堵車了”;

沒有完成工作,歸因為“同事沒有及時完成,拖累我了”;

考試不好,歸因為“我腦子笨,學不會”;

總之,出現錯誤的都是別人,自己是沒有錯的,所以改變現狀也應該是別人改變。我們為什麼不願意正視自己的問題,為什麼總是把錯誤推給別人呢?我們總是想著讓別人改變就好,可是別人改變了,別人變得優秀了,你還是那個原地踏步的人。

當你轉換的身份,從旁觀者到參與者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願意去操心,願意與別人分享觀點,願意接納新的思維、新的知識,願意改變自己,這才是自我提升的開始。

《如何與利益不同的人合作》告訴我們:伸展合作要求我們改變自己根深蒂固的行為,儘管我們可能因此感到陌生甚至不舒服,但這種方式可以讓我們與不同的人們、利益團體甚至是敵人展開合作。

合作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難,當你學會並使用伸展合作時,會發現其實很多事情不一定會按照既定計劃行走,更多的時候是在不同利益、關係和合作中尋找一種平衡、一種大家能一起走下去的道路。

未來是不確定的,是複雜的,而我們必須要改變自己去適應不斷髮展和變化的時代,學會更多的技能才能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更強大,改變是艱難的,但改變才是我們為數不多的出路。

9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北大法學院副院長薛軍“為騰訊辯護”背後:任職中心接受贊助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