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人工智慧:指低於人類智慧,僅能解決單一問題,且尚未形成知識體系與自我、創新意識的人工智慧發展階段,現階段全球人工智慧發展水平處於弱人工智慧階段。
V2I:汽車-基礎設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車輛與路障、道路、交通燈等設施之間的通訊。
V2V:車車網(Vehicle to Vehicle),不同車輛間的資訊互通。
V2X:車與外界資訊交換(Vehicle to Everything),車對周圍的移動交通控制系統實現的資訊互動技術,X可指代車輛、紅綠燈等交通設施,也可是雲端資料庫,該系統透過整合全球定位系統(GPS)導航技術、車對車交流技術、無線通訊及遠端感應技術等多種技術實現資訊融合共享,可用於指導車輛路線規劃、規避障礙物等。
ITS:智慧交通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指將先進資訊科技、資料通訊技術、電子控制技術、自動控制理論、運籌學、人工智慧以及計算機處理技術等技術有效整合運用於地面交通管理體系,進而建立起的大範圍、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交通管理系統。
AI: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透過計算機來模擬人的某些思維過程和智慧行為(如學習、推理、思考、規劃等)的技術,主要包括計算機實現智慧的原理、製造類似於人腦智慧的計算機,使計算機實現更高層次的應用。
OS: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是管理和控制硬體與軟體資源的計算機程式,任何其他軟體都必須在作業系統的支援下才能執行。
DSRC:專用短程通訊技術(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智慧運輸系統領域中專門用於機動車輛在高速公路等收費點實現不停車自動收費等目標的技術。
LTE-V2X:無線資訊互動技術,可實現車和其他一切實體之間資訊互動,從而獲取實時路況、道路資訊、行人資訊等一系列交通訊息,提高駕駛安全性和交通效率。
C-V2X:Cellular V2X,以蜂窩通訊技術為基礎的V2X。
智慧感測器:具有資訊自動化處理功能的感測器。智慧感測器具備採集、處理、交換資訊的能力,是感測器整合化與微處理機相結合的產物。
OBU:車載單元(On board Unit),採用DSRC技術,與RSU路側單元進行通訊的微波裝置。
RSU:路側單元(Road Side Unit),安裝在路側,採用DSRC技術,與車載單元OBU進行通訊,實現車輛身份識別,電子扣分的裝置。
全棧:掌握多種技能,並能利用多種技能獨立完成產品的主體。
自動駕駛分級L1-L5:美國汽車工程協會和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共同推出的自動駕駛等級標準。L0指由人全權駕駛的無自動化汽車,可輔助警告和保護系統,L1指提供方向盤或加減速輔助功能的駕駛支援汽車,L2指部分自動化汽車,L3指有條件自動化汽車,L4指高度自動化汽車,L5指完全自動化汽車。其中,L1-L3處於ADAS階段,L4處於ADAS+V2X階段,L5處於完全自動駕駛階段。
毫米波雷達:一種使用天線發射波長1-10mm、頻率24-300GHz的毫米波作為放射波的雷達感測器。毫米波雷達透過處理目標反射訊號獲取汽車與其他物體相對距離、相對速度、角度及運動方向等物理環境資訊。
鐳射雷達:透過分析發射及接收鐳射束的時間差計算障礙物距離的雷達感測器。
IMU:慣性感測組合(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是基於MEMS技術的慣性感測器組合,由加速度計和陀螺儀共同組成,基於加速度計和陀螺儀原理,測量功能全面,可測量空間多個方向的加速度和角速度。
泛在:指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的狀態,如“泛在網路”即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順暢地通訊的網路。
背景差法:是透過拍攝影象減去背景影象分離出影象中運動物體的影象提取技術。
幀差法:是將連續多幀的影象進行相減,減除相同固定不動的畫素而得到運動物體的影象提取技術。
紅外檢測:是透過檢測紅外波來感知車輛的技術,可分為主動檢測和被動檢測兩種形式。主動檢測以接收裝置檢測紅外輻射源的輻射變化,並透過對接收訊號進行處理與分析來判斷是否有車輛經過,被動檢測則透過檢測車輛本身發出的熱輻射來進行判別。
壓電效應:對壓電材料施加某一方向的荷載時,沿該方向的正負電荷會在材料兩端聚集形成正負極的極化效應,並會對透過的電訊號產生影響,透過檢測電流的變化可解析得到荷載的大小。
MEC:多接入邊緣計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是將雲計算平臺從移動核心網路內部遷移至移動接入網邊緣,並且透過多種網路接入,進行計算的方法。邊緣計算是在靠近物或資料來源頭的網路邊緣側,融合網路、計算、儲存、應用核心能力的分散式開放平臺,可就近提供邊緣智慧服務,滿足行業數字化在敏捷聯接、實時業務、資料最佳化、應用智慧、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
ECN:邊緣計算節點(Edge Computing Node),由基礎設施層、虛擬化層、邊緣虛擬服務構成的,提供匯流排協議適配、流式資料分析、時序資料庫、安全等通用服務,並按需整合特定的行業化應用服務。
差分訊號:是差分傳輸中分別位於訊號線和底線上的振幅相同、相位相反的訊號。
CP:內容提供商(Content Provider),指提供服務內容的供應商,內容包含文字、影象、音訊和影片等各種媒體資訊。
SP:服務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是移動網際網路服務內容、應用服務的直接提供者,常指電信增值業務提供商,負責根據使用者的要求開發和提供適合手機使用者使用的服務。
T-BOX:遠端資訊處理器(Telematics BOX),是透過與後臺系統、手機APP通訊,實現手機APP車輛資訊顯示與控制的車聯網配件。
中央安全智慧閘道器:整合通訊功能、控制功能、匯流排交換、域控制器管理功能的新型閘道器。
OBD:車載自診斷系統(On-Board Diagnostics),是透過發動機執行狀況監控汽車是否存在尾氣超標情況或者其他故障的警示系統。當系統出現故障時,故障燈或檢查發動機警告燈將亮起,同時動力總成控制模組將故障資訊存入儲存器,維修人員可根據故障碼迅速準確地確定故障的性質和部位。
HUD:抬頭顯示系統(Head Up Display ),以駕駛員為中心、盲操作、多功能儀表盤,將時速、導航等重要的行車資訊投影至駕駛員前面的風擋玻璃上,使駕駛員不低頭、不轉頭就能看到時速、導航等重要的駕駛資訊。
軟體虛擬化技術:採用高效能且整合化的硬體,將整塊硬體虛擬化成多個功能實體的技術,起到降低系統重量、成本以及操作的複雜度,保證系統安全的作用。
域控制器:最早是由以博世、大陸為首的Tier1為解決ECU瓶頸和汽車資訊保安問題而提出新型汽車控制器概念。
高精地圖:高精度、精細化定義的地圖,應用於自動駕駛領域,其資料包含靜態資料和動態資料兩個層級,可實時瞭解路況、交通事件及交通設施的更新。
PKI:公鑰基礎設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是包括硬體、軟體、人員、策略和規程的集合,用來實現基於公鑰密碼體制的金鑰和證書的產生、管理、儲存、分發和撤銷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