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一直以來,網際網路大廠們在做好自身主營業務的同時,其邊界也在不斷擴張。在經過多年發展,大廠們的觸手已經伸到了很多領域,然而對於大廠們來說,即便有錢有資本,也並不是每項業務都能夠往美好的方向發展,其中失敗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每每有軟體關停,必將激發輿論的聲音,有叫好、有遺憾、有不捨。而對於大廠們來說,其業務叫停也是多次考量下的結果。造成如今之局面,絕不可能是短期問題的積壓,與其說它們關停是被大廠們放棄,倒不如說是時代拋棄了它們。

高開低走的騰訊微博

去年9月,騰訊微博官方釋出了一則公告:“由於業務調整,騰訊微博將於2020年9月28日晚23時59分停止服務和運營,屆時您將無法登入。”在微博大戰中煎熬了整整10年後,騰訊微博終於不再掙扎,從容離開。

現在的微博已經成為了輿論場,這意味著巨大的流量。作為新浪微博僅剩的對手,騰訊微博也是有過高光時刻的,甚至在2011和2012年使用者數量一度超過新浪微博。然而月滿則虧,沒有突出自身優勢的產品註定走向失敗,騰訊微博的關停也有跡可循。

首先,自身定位搖擺不定。從一開始騰訊微博的定位便偏向社交產品,而新浪微博更貼近於媒體社群。原本各有突出,不相上下,但在後來的競爭中,騰訊微博卻放棄了這一定位,轉而和新浪爭搶大V入駐。不但失去了原本熟人社交的特點,又在大V爭奪戰中落後一步,從此一步退、步步退。

對於騰訊微博來說,雖然對手很是強大,但其失敗的最大原因仍是自身的問題。一味地去追逐流量,落後之後便停滯不前,沒有跟得上時代的發展,才導致了最終失敗的結果。

錯失良機的蝦米音樂

而和騰訊微博有著很相似歷程的,是蝦米音樂。

作為老牌音樂軟體,蝦米音樂憑藉著一些小眾音樂和別具一格的推薦機制,一度超過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風光無兩。在2013年被阿里巴巴收購之後,緊抱阿里大腿的蝦米音樂本可以扶搖而上,但如今卻落得慘淡收場。

1月5日,蝦米音樂釋出公告,稱其將於2月5日0時關停播放器業務。蝦米的關停引發大量關注,而蝦米關停的原因與其戰略佈局有很大的關係。

因而,蝦米音樂重返小眾並沒有引起太大反響,其整體業務也在阿里音樂後來的運營整合中逐漸失去話語權,從而一路走向衰敗。

其次,長期主義需要積澱。想要做起來一個問答類產品,優質問答內容需要原始積累、社群氛圍需要長期構建、平臺設施需要不斷最佳化,每一個“必須”都是建立一個問答平臺不可或缺的東西,而這都需要有足夠時間去沉澱。

網際網路大廠為何紛紛做減法?

不論是作為網際網路大廠的防禦性還是延伸性產品,一旦失去了其最突出的競爭力,最終被放棄也是情有可原。網際網路時代不為情懷買單,沒有價值的產品不值得去強行挽救,所以對於大廠們來說,做減法是很必要的。

其一,大廠也需及時止損。對大廠們來說,無論是因何原因,在這個產品已經無法挽救時,強行挽救才是致命的。在市場瞬息萬變的今天,任何不利於企業發展的因素,都應早做調整,減少人力、財力的投入,及時止損才是上策。

其二,革故才能鼎新。摒棄舊的才能迎接更好的,網際網路大廠也不例外,無論是將之前投入的資源去開展新業務,亦或是將之前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重新出發,都不失為好辦法。網際網路平臺只有不斷完善、推陳出新才能始終走在時代的前端。

網際網路的發展本來就是客觀、理性的,只有不斷去適應新環境,做出改變和突破才是實現“長期主義”的正解。因此,在網際網路平臺運營的過程中更需要有創新和求變意識。

再者,戰略目光要放長遠。無論是網際網路巨頭還是初創企業,都應當將目光放長遠,不要過於計較當下的得失,建立一定的抗壓能力。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強勁的對手和各式各樣的危機,但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將會有所收穫。

未來,難免會有某些平臺黯然離場,但同樣也會有更多新的平臺投入運營,網際網路大廠們也正在坦然接受一切逝去的東西,在精簡中不斷前行。而它們的進步推動時代的發展,也將造福更多的消費者們。

4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詳解青少年機器人程式設計之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