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舟電腦起訴京東拖欠三億多元貨款的事件,正在持續發酵,2月25日,在京東商城的神舟電腦京東自營旗艦店上,所有商品已全部下架,同時在京東商城搜尋神舟電腦京東自營旗艦店已經不顯示任何相關內容。這也意味著神舟電腦京東自營旗艦店已經關閉,目前,仍無法確定是京東方面還是神舟方面關閉這一店鋪。
同時,神舟在蘇寧自營旗艦店上,在進行著一場滿2000減200的促銷活動,對於神舟這一利潤率極低的品牌來說,其促銷力度已經是相當的大了,京東店關閉,蘇寧店促銷,這不由讓人覺得,神舟與京東已徹底撕破臉,改投蘇寧。
這種情況,大有可能發生,其實,無論是神舟還是京東,這都是一場輸不起的官司。作為神舟而言,這幾年電腦市場的低迷,已經讓神舟這種追求價效比,利潤率較低的電腦企業舉步維艱,億元的欠款,有可能導致企業資金鍊的徹底斷裂。而作為京東,這場官司不止是標的億元的“小官司”,在其高達900億元的應付賬款中,相信有不少於神舟類似的應付款。這樣,京東一旦敗訴,甚至與神舟達成和解,都會造成示範效應,讓眾多的供貨商紛紛找京東要賬。同時,還會極大提高後期京東舉辦的各種促銷和活動時,從供貨商身上收取返點的難度。這一系列雪崩效應的發生,對於京東同樣是致命的。
那麼,京東與神舟的之間的官司,誰將獲得最後的勝利呢?雖然在輿論上,幾乎是一邊倒的支援神舟,但小編覺得,從現有資料來看,神舟方面至少存在兩大問題,這讓其列印官司的難度極大。
首先,這場官司的起因,在於神舟訴京東強行將其產品降價促銷,事前承諾神舟無需承擔任何費用,但事後卻要求神舟付1559萬元的返點。這件事聽起來是很讓人氣憤,關鍵是證據呢?至少從神舟近期公佈的資料上,我們找不到相應的證據。而這種承諾即便存在,一般來說,也不會以公函的方式體現,更多的是以電話,微信等方式存在,這樣,即便神舟手上有一定的證據,也很容易因證據不夠充分等原因而不被採信。
其次,從神舟公佈的資料來看,神舟此次向京東討要的是1.06億元欠款,而在神舟訴京東的宣告中,訴訟標的卻是3.38億。這其中的兩億多元差額是怎麼回事,如果像外界傳說的那樣,神舟在訴訟的標的中,已經包含了前些年已經給付京東的返點金額,神舟想通過此次訴訟,一併拿回。那神舟就錯的離譜了,畢竟在長期支付返點且未提出異議的情況下,法庭會很自然的認為,神舟早已知道並接受京東的這套規則,而給付的返點,也是京東正常的銷售費用。因此,此次事件只是以往規則的延續,這樣,要打贏官司就更難了。
其實,此次神舟訴京東的焦點,只是那1559元的返點該不該支付的問題,就連神舟公佈的京東公函上也已明確表明,在神舟支付京東1559萬元返點之後,京東就可以按賬期結算貨款。在這種情況下,神舟盲目的擴大訴訟金額,其實對自己是不利的。
不過,市場的變化總令人猝不及防,正當我們準備將上述文字釋出時,神舟微博又釋出新的宣告。神舟宣告表示,此次與京東只是商業糾紛,不存在違背商業道德的行為,並譴責了網上的一些失時報道。這不由讓我們糾結,咱原本只是想讓神舟冷靜面對官司的,沒想到神舟比咱還冷靜。咱只是覺得壓了一筆鉅款,利潤率較低的神舟生存不易的,沒想到神舟自己雲淡風輕。咱只是順著神舟之前的宣告來尋找資料和分析的,也不知神舟會不會把我們當做惡意破壞者。好吧,也許,神舟與京東的磋商已順利進行,咱就祝神舟早日收回欠款。也不枉神舟之前發的那些叫冤叫屈的微博了。
在一次猝不及防,神舟又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決定開發自己的神舟商場,看來,神舟與京東之間的恩恩怨怨並沒有那麼快結束,而已經關閉的神舟電腦京東自營旗艦店在短時間內也無法恢復。同時,蘇寧在筆記本銷售上,也難敵京東。問題是,自有的商城真的那麼好經營嗎?尤其是在主流電商已基本將市場瓜分完畢。一個不太強勢的品牌,一個資金有限的供應商,一個產品端略顯薄弱和單一的平臺,其生存空間是相當有限的。這還望神舟三思。當小米,華為這些品牌和產品線較之神舟強大N倍的廠商,在擁有自有商場的同時,其主要銷量依舊要依靠京東等電商時,自有平臺,又能夠幫神舟帶多少貨呢?